运西地委书记梁仞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63
颗粒名称: 运西地委书记梁仞千
分类号: K820
页数: 3
页码: 122-124
摘要: 梁仞千,原名梁于振,郛城县洪王庄人。1912年生,家庭较为富裕,少年入学读书。1933年山东省第六中学毕业,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193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济南一中党支部书记和中共济南市委委员,负责领导学生运动。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梁仞千

内容

梁仞千,原名梁于振,郛城县洪王庄人。1912年生,家庭较为富裕,少年入学读书。1933年山东省第六中学(现菏泽一中)毕业,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193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济南一中党支部书记和中共济南市委委员,负责领导学生运动。梁仞千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浪潮中,组织领导学生罢课,声援各地的抗日活功,并注重发展党员,培养出一批革命干部。
  1937年“7・7”事变后,梁仞千受党的指使回到家乡郓城县,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他8月初到家,就以洪王庄为中心,四处联络,组织革命力量。到同年10月,就先后发展党员和民先队员四五十人。周围的村庄赵楼、周庄、张寨、徐桥、智垓、潘渡,黄堆集等地,都建立了党的支部和小组。1938年1月中共鲁西特委决定,成立郓城、巨野、郓城、菏泽四县边区中心县委,梁仞千任县委书记。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抗日武装,县委首先举办了两期“鲁西抗日自卫团”训练班。生活困难,梁仞千就动员父亲拿出自家的5000斤高梁给训练班的同志做口粮。大家吃的全是窝窝头,群众称之为“窝窝队”。因为遭到国民党郓城县县长王念根和五区区长谢修理的阻挠破坏,县委决定停办第三期训练班,转入地下活动。梁仞千组织了游击队,利用各种关系搞到了部分枪支弹药,武装自己。没有饭吃,梁仞千就说服父亲卖掉80亩地,支援游击队。梁仞千的父亲梁秀松先生在儿子的影响下,从同情支援革命,到亲自参加革命工作。在梁仞千同志的领导下,四县边区中心县委的武装力量,很快发展到150多人。这时,梁仞千同志的工作日益加重,发展党员、组织武装、改造联庄会、争取流亡学生等等,都要亲自抓。他的身体日益消瘦,肺病日益加重,但是他却忘我地为党工作着。
  1939年3月,我115师东进支队在陈光代师长和罗荣桓政委率须下,挺进郓西北。梁仞千立即去师部联系,汇报当地情况。师首长根据县委的要求,决定把杨勇同志率领的686团留在鲁西,配合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创造鲁西地区抗日根据地。于1939年3月15日,全歼盘踞在秤西北樊坝的的日伪军一个团,活捉团长刘玉胜,俘敌500余人。自此我党我军威震鲁西。
  1939年4月,郓城中心县委改为运西地委,梁仞千同志为地委书记。鲁西抗日自卫团改称鲁西工作团,梁仞千同志任团长。在梁仞千同志领导下,郓城、郓南、菏泽、鄄城、巨野县委相继成立。八路军运西支队发展到八九个连队。编入杨勇同志领导的独立旅二团。运西地区的党组织和武装力量空前壮大。
  1939年8月1日,日军32师团400余人,自汶上进犯梁山。我运西军民在115师首长的指挥下,全歼了这股敌人。接着,我军又在泰西取得了陆房战斗胜利。这两次颇有影响的战斗,大大提高了我军的威望。梁仞千同志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使运西的党政军民各种组织和团体蓬勃发展起来。
  1939年8月成立了运西专员公署,杨勇旅长兼专员,梁仞千同志任秘书长。
  1939年9月,郓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梁仞千同志被 选为第一任县长。郓城六区的代表又推举梁秀松先生为区 长。儿子当县长,父亲当区长,一时被传为佳话。
  1939年12月,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郓城反动县长张培 修和五区区长谢修理对我运西人民大下毒手,先后逮捕杀害 了我郓城县委民运部长张秀之和梁仞千的父亲梁秀松同志。 我运西军民在杨勇和梁仞千同志指挥下,开展了强大的抗日 反叛斗争,歼灭了肖垓、赵楼一带的敌伪张培修部和鄄城石 友三部一个团,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运西抗日反叛 斗争的胜利,使运西、鲁西北、鲁西南等抗日根据地连成一 片,抗战形势迅速发展。
  1940年春,梁仞千同志作为山东党的代表,去延安参加 党的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经过8个月的时间,行 程数千 里,渡黄河,跨铁路,穿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线,于11月到达 延安。由于“七大”延期召开,梁仞千被分到马列主义学院 学习,随后调到中央研究院工作。梁仞千同志日日夜夜为党 为人民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又患伤寒病,治疗无效,于 1941年9月病逝,时年8岁。中央研究院为其 立碑纪 念。 1972年迁葬于原籍郵城县烈士陵园。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广德
责任者
梁仞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