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抚州地区” 相关
共 1421 条 17 / 95
241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242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抚州地区的各级小学堂思想教育以“明伦理,爱国家”为首务,以“忠君、尊孔”为依归,目的在“养成国民忠国家、重圣教之心”。
243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1942年,教育部颁发《小学训育标准》,各校根据训育细则和“起居规律与社交礼仪”,对学生进行公民训练和三民主义教育。此后,小学训育要求未变。
244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2000年,地区教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规定》,提出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245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清末到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思想品德教育组织
246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规模不大的小学堂,由正教习担任,规模较大的小学堂,则另设监学或舍监负责。
247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抗战胜利后,各县建有童子军总团部,各中心国民学校建有童子军分团部,团以下分2中队或3中队,中队以下分2小队或3小队,每周施以2小时训练。小学童子军的建制,一直延续到1949年初。
248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少先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少先队员、先进少先队组织和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自80年代以来,地区教育局、团地委经常召开全区少先队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优秀辅导员、优秀少先队员、先进中队和小队。
249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方法
250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各级小学堂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修身课、读经讲经课和教师的严厉管束来进行
251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国民学校、中心国民学校还普遍举办家庭教育班,开展儿童教育指导。各校在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同活动,培养师生感情,注意因人施教,注重积极训导,禁止体罚学生。
252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重视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253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的发展
254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请清末到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美育、卫生
255
体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体育课程设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