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安溪县” 相关
共 4826 条 62 / 322
91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的蔬菜种植采用育苗和栽菜两种方法,以有性繁殖为主。农民根据不同季节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的蔬菜品种。在施肥方面,以农家肥为主,同时施用化肥。针对病虫害,采用人工捕杀或自制土农药进行防治。
91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水利电力事业发展迅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水利资源,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完善的灌溉发电系统。同时,该县注重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电力建设,电力供应覆盖全县,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91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
91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不同历史时期修建了多座蓄水工程,以供灌溉农田。明洪武年间修筑的塘有永安里的上塘、可塘、陈塘,长泰里的周塘、苏塘、上洋塘、黄潭塘,依仁里的杨柳塘、洋塘,新溪里的黄新塘、洪塘,龙兴里的源口堵垄洋塘等。清乾隆年间修筑了永安里的坛...
92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古代引水工程主要包括陂和圳,明嘉靖年间修建了19处陂和圳,灌溉面积达到2.54万亩。清乾隆年间又兴修了20余处陂和圳。民国时期继续兴建引水工程,灌溉面积达到7.52万亩。解放后,安溪县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新建和扩建了大量引水工程...
92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提水工程在安溪古代应用较多,主要有戽举、戽斗、吊乌、水车、水筒车等。现代提水工程包括水轮泵、电力与动力提水机械,其中水轮泵在60年代开始兴起。此外,还有喷灌和地下管灌等灌溉形式。
92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1978年开始饮水工程,以群众自筹资金为主,国家拨款扶持,科学规划设计,已兴建一批符合饮用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工程。全县已建的饮用自来水工程中,分散式山泉自来水占60%,集中式山泉自来水占20%,机井白来水占10%。至1990...
92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电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水力资源、电站、电网、用电。
92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电资源蕴藏量30万千瓦,年电量26亿千瓦时,定点可开发装机18万千瓦,年电量7亿千瓦时。境内河流分属晋江西溪及九龙江北溪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36705千瓦,潜力还很大。
92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1952年建立了第一座火电厂,随后在1956年建立了最早的水力发电站。至1990年,全县有30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6705千瓦。主要电站包括村内水库二级电厂、电冶厂电站和剑斗电厂。
92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70年代前只有自发自供的电站,1971年开始形成区域电网。1979年,安溪县供电所成立并设立调度室,开始建设35千伏变电站。随后,湖头、尚卿、村内水库二级电厂等35千伏变电站相继建成,形成了外安溪电网。1986年,剑斗35...
92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的工业用电和农业用电在解放后逐渐发展起来。工业用电主要来自冶炼、机械、化工、建材等机械化生产的厂家,而农业用电主要用于农田排灌、植保、水产养殖、茶叶制作和农副产品加工。随着电力生产的发展,农业方面的用电亦日益增加。
92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电力和水利方面建立了专业管理机构。水利方面,县水利水电局负责水利工作,下辖村内水库管理处、澳江渠管理处、三英渠管理站等单位。县电力公司负责电力管理,下辖剑斗电厂、枷楠电厂、村内水库二级电厂等。在水利管理方面,实行工程管理、...
92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建立了专业管理机构,包括县水利水电局和县电力公司,负责水利水电工作。县水利水电局下辖管理单位和乡镇水利水电工作站,县电力公司下辖发电厂和变电站。1990年,县水利水电局有人员45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21人,技术员1...
93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水利工程管理实行分级管理组织,有专业与兼职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工程岁修、用水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都有相应的措施。水费征收标准由政府统一规定,综合经营包括淡水养鱼、农副产品加工、农林茶果生产、水力发电等项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