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567条
析出资源
2179条
图表
387条

检索条件

与 “地方史志” 相关
共 2567 条 73 / 172
1081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年间,县设征收局、烟酒局征税,并在城镇门口、关卡地段设厘卡(税卡)。民国初,县政府设经征处,有办事员10余人,在重要集镇设经征分处,人员2~3人。28年,县又设“特种营业税派驻所”,征收烟、酒税及花捐。32年,设直接税局南丰查征所,属...
1082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年间,县设征收局、烟酒局征税,并在城镇门口、关卡地段设厘卡(税卡)。民国初,县政府设经征处,有办事员10余人,在重要集镇设经征分处,人员2~3人。32年,设直接税局南丰查征所,属南城分局管辖,主征所得税、货物税、印花税、营业税、契税等...
1083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洪武二十四年,全县有田地山塘3328顷35亩5分,官田征米6460石7斗4升3勺,民田征米17817石6斗9升5合5勺,还有农桑丝征收152斤14两5钱。弘治十四年,除官田减为征米4454石外,其余与永乐十年相同。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
1084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宋绍兴八年,南丰各项工商税总额是:钞1931锭280文,钱19316文。明正德年间,南丰征收金额:船业,折银114.5 两。脚耗,折银8.6两。所有税课,均维持皇室和各级官署的耗费。民国时期,工商税统作“国税”征收,由县经征处办理,南丰县主...
1085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唐宪宗时南丰民间有专营或兼营银钱保管业务的柜、庄。还有合兑票券取款的“飞钱”机构——钱庄、钱号、钱局。清咸丰三年,清政府发行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在市面流通,于是就有票号、票庄。宣统二年,南丰邮局成立,办理存款、放款、汇兑、划拨等金融往来业务,...
1086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唐宪宗时南丰民间有专营或兼营银钱保管业务的柜、庄。还有合兑票券取款的“飞钱”机构——钱庄、钱号、钱局。清咸丰三年,清政府发行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在市面流通,于是就有票号、票庄。宣统二年,南丰邮局成立,办理存款、放款、汇兑、划拨等金融往来业务,...
1087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的货币从三国至隋,南丰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是铜币五铢钱。清朝,城乡主要流通方孔钱、铜元、银两、银元4种货币。宣统二年后,每枚银元重7钱2分,含纯银6成。22年,禁用银两,改两为元,收支交易以银本位的“元”为基本单位,折合率约为纯银7钱2...
1088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朝,城乡主要流通方孔钱、铜元、银两、银元4种货币。宣统二年后,每枚银元重7钱2分,含纯银6成。22年,禁用银两,改两为元,收支交易以银本位的“元”为基本单位,折合率约为纯银7钱2分。“两”改“元”后,南丰流通国民政府发行的镍质辅币,面额为...
1089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人民币为建国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唯一的统一货币。当时在南丰流通的人民币面额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等12种。1984年,南丰各业务银行现金投放90...
1090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3年裕民银行南丰办事处在农村成立农村合作社预备社,贷款6382元给农民购买耕牛农具。35年9月,南丰县乡镇合作社为25个,股金31.17万元;专营合作社43个,股金131.45万元;县联社2个,社员28人,股金22.86万元,开展互助...
1091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3年裕民银行南丰办事处在农村成立农村合作社预备社,贷款6382元给农民购买耕牛农具。35年9月,南丰县乡镇合作社为25个,股金31.17万元;专营合作社43个,股金131.45万元;县联社2个,社员28人,股金22.86万元,开展互助...
1092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私人钱庄兼为商人提供贷款。民国23年,江西裕民银行南丰办事处曾开办信用和抵押两种形式的商业贷款,以货物抵押为主。建国后,1949~1952年,人民银行运用信贷杠杆作用,一方面支持国营商业、供销社,另一方面扶持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发...
1093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以来,基建投资一直是财政拨款,建设单位无使用。80年代后国家投资逐步改为建设银行贷款。1979年贷出4万元,1980年贷出14万元,1981年贷出22.3万元,1982年贷出37.4万元,1983年贷出85.5万元,1984年贷出130...
1094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币制混乱,现金无法管理。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首先统一币制,强化现金管理,主要内容是:核定各单位库存备用金限额,超过的现金必须存入银行;现金支出的范围限于对个人的支付,如工资、差旅费、小宗农副产品收购及零星开支;单位间往来,除30...
1095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币制混乱,现金无法管理。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首先统一币制,强化现金管理,主要内容是:核定各单位库存备用金限额,超过的现金必须存入银行;现金支出的范围限于对个人的支付,如工资、差旅费、小宗农副产品收购及零星开支;单位间往来,除30...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