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周恩来” 相关
共 39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在县南,距县城10公里。1933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黄狮渡大捷后,直属部队进入左坊一带驻防。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以后龚为驻地,司令部驻后龚龚氏宗祠,政治部驻王家仓下。朱德总司令住在村南靠近竹山的一间民房里,...
2
崇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崇岭在县中,距县城12公里,海拔399.3米,层峦叠,时有云雾缠绕,旁有一峰为招云峰。旧志载,登高远眺南昌,西山俨然可见。
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两次解放黎川。作为联系中央苏区和闽北苏区间之纽带的闽赣根据地的中心地带,黎川在当时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2年冬至1933年春,红军总部曾设在黎川,12月30日,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誓师大会在...
4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关于粉碎第四次“围剿”的电报,选自《周恩来选集》上卷第63页,是他关于中央苏区粉碎第四次“围剿”九份电报中的一份。) 甲.中央局命令攻南丰,我们部署意见: (一)乘敌第八师有两团欠一营在新丰街、一营在里塔圩之时,我以一部兵力袭击新丰,以主力...
5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苏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群众组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6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中共在乐安的早期活动、中共乐安招携汗上小组、中共乐安大金竹支部、中共乐安县委员会(1930.2—1930.12)、中共乐安县临时委员会(1931.4—1931.7)、中共乐安县委员会(第二次重建,1931.7—1931.9)等。
7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1932年6月,国民党军集结六十三万兵力,向苏区根据地实行所谓第四次“围剿”。
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现存古迹众多,分布面广。广昌县出土的中生代白垩纪恐龙化石,被央视新闻联播称为“广昌恐龙——中华之最”。临川、乐安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有31处,商周时期遗址在域内各县区均有发现,出土文物众多。人类的文化遗迹不仅出现在陶器、铜器和铁器上,在...
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人历来富有创新精神。宋代中期,李觏就曾大胆提出“言利”“言欲”的合理性,反对虚伪道学。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变法图新,成为11世纪中国杰出的政治改革家。陆九渊突破朱熹僵化的“格物”理论,创立肯定人...
1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是一块浸染过无数革命英烈鲜血的红土地,勤劳勇敢的抚州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段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时期,抚州境内发生许许多多革命斗争故事,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视死如归的革命志士,全区知其姓名的烈士就有9...
1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32年,主力红军在抚州境内进行大规模战役战斗。是年8月8日至22日,周恩来、朱德率红一方面军主动出击,在“乐安、宜黄战役”中,歼敌5000余人。10月16日至11月3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在建黎泰战役中,歼敌1个团,击溃敌2个团。
1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棠阴镇位于宜黄县东部的宜水中游,距县城14千米。2011年,镇内有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400余户、6000人口;全镇土地总面积179.5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人口1.86万人。该镇因古代有久负盛名的夏布经济文化和...
1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人率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3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起义取得胜利后,部队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马上撤离南昌,转战广东。
1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32年8月7日,红一方面军在兴国县竹坝召开军事会议,分析当前形势,认为国民党军主力摆在赣江以西,如红军渡过赣江寻找战机,必将陷于不利境地,而赣江以东国民党军兵力较薄弱,乐安、宜黄地区仅有1个师。会议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消灭靠近苏区又...
1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经过建黎泰战役后,红军一举攻占黎川及福建建宁、泰宁、邵武、光泽等广大地区,士气大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决定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大战果。1932年11月16日,红一方面军发起金溪、资溪战役。朱德、周恩来率领红军分别从黎川、邵武、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