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党的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93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党的建设
分类号: D225.63
页数: 5
摘要: 内容包括:中共在乐安的早期活动、中共乐安招携汗上小组、中共乐安大金竹支部、中共乐安县委员会(1930.2—1930.12)、中共乐安县临时委员会(1931.4—1931.7)、中共乐安县委员会(第二次重建,1931.7—1931.9)等。
关键词: 党的建设 苏区 苏维埃政府

内容

第一章党的建设第一节中共在乐安的早期活动 1926年12月,中共江西省地方执行委员会赣东特派员钟赤心,以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赣东特派员的公开身份,来到乐安与张禅林等取得联系后,首先改组了被右派所控制的国民党乐安县党部。改由中共党员张书锡任常务委员,曾友颜、谭伦明、易道明、何德辉等为执监委员,组成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合作的国民党乐安县党部。
  1927—1928年,在张书锡、曾友颜等中共党员秘密活动下,本县西南各地的群众思想觉悟日益提高。由赣西党组织派来本县指导革命的领导人钟赤心、袁振亚等批准,首先在池头、上罗建立起秘密的“农协组织”,迅速扩展到罗田、罗陂、湖坪等地,从秘密到公开地相继建立起“农民协会”的群众组织,为创建县、区、乡苏维埃政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中共乐安招携汗上小组 1927年12月,中共赣西特委特派员袁振亚(又名佐龙,化名于访文),来到本县招携汗上村,与中共党员谭伦明取得联系,就本县的革命活动作了具体指示。谭伦明便在家乡的学校开设了夜校班作掩护,吸收贫苦青年农民、手工业者来夜校学习。通过学习,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有七八名农民提出入党要求。1928年2月由袁振亚先后批准了雷济民、谭棠灿、李本元、谭九篁、符正生、谭明春、雷老万等7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招携汗上村建立了中共乐安招携汗上小组,属中共吉安县委领导,谭伦明为党小组组长。
  第三节中共乐安大金竹支部 1927年下半年,永丰党组织派聂克中等负责永丰的石马和乐安的大金竹、招携一带,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0月,聂克中来到本县大金竹,以做夏布生意为掩护,结识了张英、廖丕文等人,在大金竹小学隐居下来。随后,赣西特委又派聂克中、吴鲁观、吴立仁等相继来大金竹进行革命活动。12月,张英、廖丕文在聂、吴等人的指导下,在大金竹小学开办了“农民夜校班”吸收了20多名出身贫苦、思想进步的青年农民参加学习,秘密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以启发其思想觉悟。
  1928年3月,经聂克中等人介绍,张英、张方说、张昌怡、廖丕文、唐继盛、廖维城等6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党小组,廖丕文任党小组组长。6月张方说等又介绍张昌苞、张老兰、张继皮三人入党。同月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乐安县大金竹支部,选举了张英为支部书记。属中共吉安县委。
  第四节中共乐安县委员会(1930.2—1930.12) 从1928年本县中共乐安大金竹支部成立后,党的组织发展很快。同年春,由靖卫团起义军官和积极分子30余人,成立了中共乐安特别支部,隶属中共吉安县委。6月,又建立了中共乐安特别区委员会,亦属中共吉安县委所辖。
  1930年1月29日(农历除夕),中共乐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招携青里召开,会议遭到乐安县“靖卫队”的袭扰而休会。2月1日转移到坪头村继续举行,出席代表60余人。会议由邱珏主持,上级党组织派马木彬、刘月二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政治报告。大会决定,在已经建立农协的地区,迅速建立起红色政权,创建地方武装,实行分配土地,发展红色根据地。大会选举邱珏、李贻谋、邱雄、张保远、张英、廖丕文、邱兰英(女)为县委执行委员。邱珏为县委书记,邱雄为组织部长,张保远为宣传部长,邱兰英为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正式成立了中共乐安县委员会。
  第五节中共乐安县临时委员会(1931.4—1931.7) 1930年12月,中央苏区开始肃反运动,“赣东办事处”和“十二军办事处”先后迁来乐安后,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反革命分子胡竹笙、李勇资、金兰英等人,借反“AB团”为名,搞肃反扩大化,屠杀大批苏区革命干部和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乐安事件”,致使本县各级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遭到严重的破坏。
  1931年4月,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在了解事件真相后,及时派出了一批领导骨干,随同乐安县委、县苏干部,从宁都来到本县招携。组建了中共乐安县临时委员会,先后隶属中共赣西南特区委东路分委和赣西特委,驻地设招携汗上村。先后由陈洪时、钟礼元、余甲生代理县委书记。
  在临时县委的领导下,经半个月的紧张工作,采取坚决迅速的措施,清算了反革命分子制造“乐安事件”的罪行。党的组织得到恢复,重建了中共竹溪,善和、望仙三个区委及所属14个乡党支部。同时成立地方武装党支部5个(独立团3个,保卫队、红色警卫连各1个)。全县拥有20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350余人。
  第六节中共乐安县委员会(第二次重建,1931.7—1931.9) 1931年7月中旬,中共乐安临时县委在招携诚伯谭公祠秘密召开了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有100余人,大会选举了余甲生为县委书记,吕金华为县委副书记,刘克庄为组织部长,陈文珍为宣传部长,王娇之为妇委书记,重建了中共乐安县委员会。先后隶属中共赣东特委和苏区中共宁都中心县委,驻地设招携塅上村。
  下属党的组织: 南一区委(后改为竹溪区委,1930.3—1932.8):先后管辖竹溪、龙溪、观亭、徐庄、坪溪、雷溪等乡党支部,书记陈美生。
  南二区委(后改为善和区委,1930.3—1932.8):先后管辖中村、许汤、参陂、上洋、水口、高屋、坊塘、流坑等乡党支部,书记刘济民。
  东区区委(后改为望仙区委,1930.5—1932.8):先后管辖望仙、东炉、肖坊、山湾、招携、青里、湛元、南村、前团、稠溪、茅冈、弩坪、舟坊等乡党支部,书记廖丕文。
  严塘区委(后改为金竹区委,1931.11—1932.8):先后管辖严塘、茶园、金竹、火嵊、下堡、齐阳、茶坪等乡党支部,书记邓洪生。
  万崇区委(1932.5—1932.8):先后管辖万崇、丰林、池头、塅上、盐丰、吴元、罗田、罗陂、水口、坪背、桐山等乡党支部,书记曾守模。
  水南区委(1932.7—1932.8):先后管辖水南、莲河、麻坑、流坑(原属善和)、南安、西务、牛田等乡党支部,书记曾发越。
  招携区委(1932.5—1932.8):先后管辖招携、青里、湛元(以上由东区划出)、坝上、严塘(原属严塘区)等乡党支部,书记刘克庄。
  增田区委(1932.8月成立):管辖舟坊(原属东区)、增田、王沙、小池、带陂等乡党支部,书记吕金华。
  第七节中共乐安中心县委 1932年8月,苏区中央局和中共江西省委为加强边区、新区的领导,选派了一批党性强、有经验的党员负责干部组成“崇(仁)、宜(黄)、乐(安)工作团”,于8月下旬来到乐安招携,建立了中共乐安中心县委。陈洪时任中心县委书记,刘克庄任组织部长,廖平三为宣传部长,邱慧玉为妇委书记。中共乐安中心县委隶属中共江西省委。县委驻地在招携汗上,先后并迁至南村、望仙等地。
  中心县委下辖乐安、宜黄、崇仁苏区,控制南城、丰城、新干、临川4县游击区。本县苏区受中心县委直接领导,没有另设乐安县委。
  为巩固和扩大苏区,派出了水南、南村两个工作团。9月成立了水南区委会和区苏维埃政府。兰凤辉任区委书记,张元顺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同时成立了望仙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梁克训任区委书记。
  在8月间,红一方面军攻克乐安后,派出了20余人的工作团,由团长吕金华率领,在增田区建立了舟坊、带陂、王沙、小池4个乡苏维埃政府并建立了增田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吕金华任区委书记。
  9月,中心县委和红22军政治部联合制订了《新发展区域工作大纲》,对开辟和发展新区工作,指明了方向。
  10月,中共江西省委派胡嘉宾来乐安接替陈洪时任中心县委书记。由于苏区的扩大,中心县委由招携迁往南村,随即开辟谷岗苏区。11月,派出高武根等6人组织了一个白区工作团和江西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谢唯俊率领的独立第五师及万太独立团等武装部队进驻谷岗,立即在谷岗、欧坊、板岭、东家岭、汤山一带发动群众打土豪,组织农民协会,成立了谷岗、欧坊等乡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了中共崇仁县工作委员会,以高武根为工委书记。
  1933年7月下旬,中共乐安中心县委根据省委指示,在望仙“曾氏国俊公祠”召开乐(安)、宜(黄)、崇(仁)三县党代表大会。出席代表70多人,省委派代表张光来(一说钟光)主持会议。主要议题是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改选苏维埃,开展查田、肃反运动和职工工会工作,会议还批判了原中共乐安中心县委书记胡嘉宾、副书记吴礼明、宣传部长廖平三等,在所谓“反江西罗明路线”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动摇”,并宣布撤销了胡、吴、廖三人的领导职务,改组了中共乐安中心县委。李福槐任中心县委书记,戴家兴为副书记,李先吉为组织部长,刘克庄为宣传部长,萧鹤鸣为妇委书记,总务科长为颜恢先。
  1934年春,中心县委增设了白区工作部和党务委员会两个工作机构: 白区工作部部长李赤生(新干县人),党务委员会主席李先吉。
  中心县委下属党组织: 一、中共宜黄县委员会(1932.9—1934.6),先后下辖:新丰、东陂、东港、干溪、神岗、吴村、南团、蛟湖、党口、黄陂、五都、麻坑、南源、河口、金竹等区委和区工作委员会。
  中共金竹区委(1933.8—1934.12),原名严杭区,属乐安,驻地金竹。1933年8月划归宜黄县管辖,1935年起划回乐安管辖,现属乐安县谷岗乡。书记尹添才。
  二、中共崇仁县(工)委(1932.12—1934),先后下辖谷岗、东山、凤岗、港下、东风等区委。
  中共谷岗区委(1932.12—1934),原属崇仁县,驻地谷岗。1950年4月划归乐安管辖,现属乐安县谷岗乡。书记周逢光。
  三、中心县委直属乐安各区委有:中共竹溪区委、中共善和区委、中共望仙区委、中共金竹区委、中共招携区委、中共万崇区委、中共水南区委、中共增田区委、中共太平区委、中共竹山区委、中共白石区工作委员会、中共戴坊(临时)区工作委员会。
  四、中共新干县委员会(1933.5—1934),下辖濂坑区(工)委(1933.5—1934)。1933年5月濂坑区委成立后,隶属新干县委。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王稼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