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宜黄棠阴 黄陂 山前 江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413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宜黄棠阴 黄陂 山前 江背
分类号: C912.8
页数: 3
页码: 196-198
摘要: 棠阴镇位于宜黄县东部的宜水中游,距县城14千米。2011年,镇内有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400余户、6000人口;全镇土地总面积179.5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人口1.86万人。该镇因古代有久负盛名的夏布经济文化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被命名为“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江西省首批环境优美乡镇”。
关键词: 棠阴 黄陂 山前 江背

内容

一、千年古镇——棠阴镇 棠阴镇位于宜黄县东部的宜水中游,距县城14千米。2011年,镇内有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400余户、6000人口;全镇土地总面积179.5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人口1.86万人。该镇因古代有久负盛名的夏布经济文化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被命名为“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江西省首批环境优美乡镇”。
   棠阴镇始建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有着近千年的建镇历史。明清时期,棠阴以广种芝麻、盛产夏布而闻名省内外,是江西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由于棠阴镇地处宜水河畔,地势平坦,河水到此流速平缓,清澈见底,河床东西两岸全为鹅卵石浅水滩,坦荡如砥,是漂白夏布的最佳场所,经棠阴镇一带河水漂浸出的夏布色泽光亮,洁白柔软,远近各地制造的夏布都运至棠阴漂洗净白。每年端午节后,棠阴镇南北向8千米长的沿河两岸,夏布接踵覆盖,犹如地下银河,蔚为壮观。至明末清初,棠阴成为赣湘两省夏布生产和集散地之一,最高年产夏布40万匹。棠阴生产、漂洗的夏布,不但畅销国内南昌、九江、上海、天津等地,还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夏布经济的繁荣发展,棠阴逐渐成为交通发达、商贸兴旺的通商集镇。至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棠阴镇成为拥有常住户3.6万户、12万人的大集镇,呈现出“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方圆数里,豪宅群落”的兴旺景象,有“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棠阴镇在发展经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古建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大部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保存完好,一批古建筑物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红色名镇——黄陂镇 黄陂镇位于宜黄县西南部,西接乐安县,南毗宁都县,镇政府驻地黄陂村距县城34千米。2011年,全镇总面积275.3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积26万亩,耕地面积3.1万亩;总人口23190人,其中农业人口21015人;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0个村民小组。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的故乡。1998年,震惊国内外的野生华南虎伤人致死事件就发生在该镇丰产村吴城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陂是中央苏区范围,是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著名的“黄陂战役”就发生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刘伯承、彭德怀、罗荣桓、聂荣臻等多次带领中央红军在黄陂镇从事革命活动。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黄陂人民为开辟和巩固苏区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黄陂圩集历史久远,久负盛名。圩集日为农历二、五、八,每逢圩日,方圆数十里的居民前往黄陂赶墟,一般四五千人,多时过万人。商品经济的繁荣,使黄陂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黄陂镇拥有长2千米、宽15米的水泥街道和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农贸市场,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乔灌林木绿荫成行。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黄陂镇的经济、社会取得巨大进步,形成以特色种养业、特色加工业、水电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并举,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建制镇。全镇拥有民营企业20多家,这里出产的“红妹子”豆腐乳被评为江西省名小吃和抚州市“六宝”之一,产品畅销省内外。此外,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的第四次反“围剿”纪念馆主体工程建成。1995年,黄陂镇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三、“竹海之村”——山前村 二都镇山前村地处宜黄、崇仁、乐安三县交界的大王山东麓,2011年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427户,1787人。该村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全村有山林面积5.6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万亩,毛竹是该村的优势林种。登上大王山麓,放眼眺望,连绵数十里、面积数万亩的竹林郁郁葱葱,极为壮观,因而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竹海之村”。步入该村竹海林中,举目四望,硕竹密密林立,竹叶遮天蔽日,空气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山前村是个靠发展毛竹实现富裕的先进典型。改革开放后,该村村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依靠科学开发、经营毛竹强村富民。全村通过实施砍杂清山,全垦抚育、竹腔(蔸)施肥、毛竹号字、勾捎等先进技术,建设丰产高效毛竹林面积2万亩,年产商品竹80余万根。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其中85%来自毛竹收入。全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户户通广播、电视、电话,家家有存款,成为名闻遐迩的富裕村。该村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支部”“全市先进村委会”等50多项荣誉。
   四、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背村 东陂镇江背村位于宜黄县南部,距县城52千米,是个四面环山、地处偏僻的山村。2011年,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1159人,土地总面积20平方千米,山林面积1.2万亩,耕地面积1323亩。
   宜黄县江背村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苏区范围,著名的第四次反围剿“东陂战役”的主战场就在这一带。江背这个经受战火洗礼的红色山村,过去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落后,属于省级贫困村。
   2008年,江背村被列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扶贫村,时任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尚勇亲自挂点帮扶该村。在省纪委、省监察厅及有关部门的合力支持下,通过3年多的开发建设,该村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林业。根据江背村四面环山,适宜发展生态林业的实际,采取造改结合、封育并举的措施,分别营建3000亩丰产毛竹林基地和600亩油茶林及2000亩杉、松木林,并建立300亩花卉苗木培育基地,既建绿色银行,又优化生态环境。二是统筹规划打造生态新村。依据江背村的地形地貌特点,按照“六改四普及”的要求,采取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指导农民将原来的破旧土危房拆除,新建整体排列有序、空间错落有致、外观时尚气派、内部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宜人、生活卫生方便的新村。家家安装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户户修建达标化粪池,村村通硬质水泥路,并对村庄进行了绿化、美化,昔日的破旧山村变成村庄容貌整洁,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自然和谐的欣欣向荣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普及科技树立文明新风。村里多方筹资近1000万元建立集科普教育、读书阅览、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科技信息中心和村中心小学及农民健身休闲运动广场,购置全套电化教育设施和各类文体健身设施,通过开办农民夜校,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开展电化教育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普及法律和文化科技知识教育,使全村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民主决策、依法办事、崇尚科学、倡导文明蔚然成风。
   如今的江背村,四周青山叠翠,秀水环流;村庄楼房成排,绿树成荫;村里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全省绿色生态村庄”。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乾隆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刘伯承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罗荣桓
相关人物
聂荣臻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乐安县
相关地名
宁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