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溪)资(溪)战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1840
颗粒名称: 三、金(溪)资(溪)战役
分类号: E29
页数: 2
页码: 1057-1058
摘要: 经过建黎泰战役后,红军一举攻占黎川及福建建宁、泰宁、邵武、光泽等广大地区,士气大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决定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大战果。1932年11月16日,红一方面军发起金溪、资溪战役。朱德、周恩来率领红军分别从黎川、邵武、光泽等地出发,向北挺进,准备先发制人,以进攻战略制止国民党军新的“围剿”。红1军团先行,从黎川出发。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3军团为红一方面军总预备队,尾随前进。
关键词: 金溪 资溪 战役

内容

经过建黎泰战役后,红军一举攻占黎川及福建建宁、泰宁、邵武、光泽等广大地区,士气大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决定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大战果。
   1932年11月16日,红一方面军发起金溪、资溪战役。朱德、周恩来率领红军分别从黎川、邵武、光泽等地出发,向北挺进,准备先发制人,以进攻战略制止国民党军新的“围剿”。红1军团先行,从黎川出发。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3军团为红一方面军总预备队,尾随前进。
   11月17日清晨,林彪、聂荣臻率领红1军团赶到资溪城边,守敌周浑元第5师1个团刚从睡梦中醒来,来不及迎战就被红1军团击溃,红军顺利占领资溪县城。接着,朱德、周恩来命令彭德怀尽快占领金溪县城。11月19日,红3军团挺进金溪城郊,守敌措手不及,只好把县城拱手让给红军。
   国民党军连失两城,遂紧急调整部署,速派许克祥、孙连仲率第24、第27师分别从南城、抚州出发,企图合击红军于金溪。同时令第2路军、第4路军、第8路军、第9路军迅速向闽赣边区“进剿”红军。
   11月21日,许克祥率第24师1个团进至南城东北渭水桥一带,未及安营扎寨就被红3军团打得溃不成军。彭德怀正准备乘胜追击,不料传来国民党军各路援兵将至的消息,许克祥第24师两个团由南丰赶到渭水桥,第27师也由抚州进至浒湾,加上当地孙连仲部6个团已重兵集结。红军若是继续恋战必将陷入僵局。于是,彭德怀令各部回师黎川。红军在渭水桥与浒湾地区的作战都未能取得预期胜利。
   随即,蒋介石将驻扎在赣江流域吉安、吉水、永丰地区的陈诚所部3个师调至抚河流域,连同原先驻扎在该地区的军队总共9个师,组成抚河方面的“进剿”军,企图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朱德、周恩来乘国民党军调整部署之际,率红一方面军再度北进。1932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黎川举行阅兵誓师大会,红军官兵士气高涨。1933年1月2日,红1军团、红3军团、红5军团3万余人分别从兴国、黎川、资溪等地出发,进入金溪县境。4日至5日红3军团、红22军在红1军团、5军团配合下,向黄狮渡发起进攻。黄狮渡是扼控金溪、资溪、南城3县的要塞。进攻前,红军已侦察到黄狮渡敌军除周士达第13旅两个团外,还有从金溪赶来增援的独立第3团。敌军在阵地前后挖掘8000多米长的战壕,派有重兵把守,只有阵地两侧防守薄弱。
   朱德、周恩来当机立断,以主力攻击敌防守薄弱的阵地两侧。1月5日下午2时,红3师以两个团迂回敌左翼侧向黄狮渡攻击,红2师也以两个团向庙山攻击。经激战,红3师夺取了国民党军大部分阵地,逼近其前沿支撑点。尔后在红22军和红7军协同下,攻占敌左侧全部阵地,攻击敌右翼部队也夺取制高点。傍晚,红军对黄狮渡残敌发起攻击,一举将其全部歼灭,俘旅长周士达以下官兵1000余人。红31师则击溃敌一部,占领金溪。
   黄狮渡战斗和金溪战斗的胜利,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严重威胁着抚州守军的安全。但国民党军以1个旅的损失,发现了红军主力,错误判断红军主力在黄狮渡、珀玕一带。
   1月6日,国民党军重新部署兵力,以第27师之一旅加强抚州城防;令第8师坚守南丰;第24师固守南城,监视黄狮渡;调周至柔第14师、吴奇伟第90师及孙连仲第27师共14个团兵力集结于金溪浒湾,分别向金溪、黄狮渡进攻,截击红军,企图围歼红军主力于浒湾东南地区。
   1月7日,红军获悉敌第27师、第90师沿浒湾至金溪大道向枫山铺进攻;第14师沿浒湾、茅店从北面、西面向黄狮渡一带夹击;驻南城守军也以1个师的兵力向东北出击,进行策应,妄图歼灭红军主力。朱德、周恩来沉着应对,以红1军团、红3军团和红22军、红31师为右纵队,以红5军团为左纵队,分别迎击由浒湾东进和南进之敌。
   1月8日凌晨,红1军团、红3军团在金溪县城北门外誓师,朱德、彭德怀作战前动员,随后分数路纵队出发,拂晓前赶在国民党军前面抵达崇麓、黄坊、城上一线。红5军团副总指挥兼15军军长赵博生率红15军和红38师、红39师从金溪开往黄狮渡以西之彭家渡、徐元一线,阻击周至柔第14师,保护北面主力红军安全。
   1月8日9时半,红1军团在枫山铺附近与孙连仲、吴奇伟各1个旅共6个团兵力遭遇,遂在公路两侧展开激战。敌抢先占领公路北侧制高点——崇岭,并出动8架飞机和大炮助战,向红军阵地狂轰滥炸。红军几次进攻未能奏效,部队伤亡较大。关键时刻,周恩来亲临阵地号召红军战士誓死奋战;彭德怀来到10团2连阵地组织冲锋。林彪、聂荣臻也赶到前沿阵地直接指挥战斗。红军指挥员身先士卒,战士们英勇战斗,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敌军渐渐不支,号称“铁军”的吴奇伟师终于放弃阵地向浒湾方向溃退。
   周至柔第14师由琅琚经丁坊村、彭家渡、后车向黄狮渡推进。8日11时,第14师向红15军第135团阵地发起猛攻,两次被红军击溃,失败后又纠集两个团兵力分两路再次扑来。赵博生亲临阵地前沿指挥,把部队部署在几个制高点上,以交叉火力给敌以沉重打击。但国民党军后续部队源源而上,冲进红135团阵地。警卫员劝赵博生离开阵地,但他毫不退缩,带领红军官兵与敌展开肉搏。战斗中赵博生被一块弹片击中要害,英勇牺牲。红1军团、红3军团击溃北线敌6个团后,迅速增援红15军,拿下崇岭主峰。
   下午1时,坐镇浒湾的吴奇伟为挽回败局,由浒湾增兵两个团,在长岗埠、枣树一带会合溃退的残兵,据守大仙岭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准备反扑。
   红1军团、红3军团决定乘胜在大仙岭一带采取围歼战术,将战斗部队分作4路,向大仙岭守敌进攻。下午3时总攻开始,激战一小时,国民党军开始全线溃退。红3师协同红22军向彭家渡穷追猛打。南面的周至柔获悉第27师、第90师已西逃抚州,遂率部乘夜向南城逃窜。红22军沿抚河东岸向国民党残兵猛烈追击,至9日凌晨一直追到抚州城对岸方才停止。浒湾战斗取得全面胜利。
   金溪、资溪战役历时两个月,红军先后击溃国民党军3个师,其中歼灭1个旅又1个团,俘虏4000余人,缴枪4000余支。虽重创国民党军,但未能达到以进攻战略制止国民党军“围剿”的预期目的,反而消耗和疲惫自己,还失去杰出将领赵博生。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彪
相关人物
聂荣臻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许克祥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孙连仲
相关人物
吴奇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黎川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
金溪
相关地名
资溪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