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南安县” 相关
共 35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和台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地理接壤、语言通行、习俗相似、血缘关系紧密,这些因素使得闽台关系愈发牢固。台湾同胞中80%的祖籍在福建,福建还有大量军政人员前往台湾。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纪检信访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信访接待、来信来访的受理和处理等方面。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财税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帑息是指把公款贷放给商人所得的利息收入,主要用于地方政府部门的办公经费和公共事业经费。在元代福建地区,政府经营高利贷,向犹太商人贷款取得厚利。清代福建各官衙也通过放债生息获取收入,用于盐业和商业等方面。此外,清末福建地区的帑息收入...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乡村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发展历程,包括地域特色、建筑结构、发展进程、农村建房热潮以及政府引导和规划等方面。文章详细描述了福建乡村民居的建筑类型、建设情况和发展变化,展现了乡村建设的历史演进和规划引导。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福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情况,包括道路与桥梁建设、供水设施、电力设施、邮电通信设施、村镇排水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改善情况。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民国时期,乡村生产建筑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社开始建设生产厂场,但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乡镇企业兴起,各类工副业生产工场、厂房和仓库等生产建筑大量兴建。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农村房屋建设管理机构在1979年至1990年间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包括农村房屋建设管理机构的组织设置、机构调整和人员配备等信息。文章指出了各级管理机构的建立和人员配备情况,以及在管理机构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南安县官桥镇、建阳县麻沙镇、闽清县湖头村(大队)和长乐县营前镇海星渔村的规划简介,包括位置、规划性质、人口规模、道路系统规划、工业和仓库用地布局、居住用地规划、商业街及市场规划、公共建筑规划、绿化用地规划等内容。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的演变。1954年6月,在福州召开全省第一届供销、消费合作社代表会,代替社员代表大会。1956年10月,省供销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确定了社员代表大会为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侨乡体育组织在民国时期开始出现,泉州和南安等地建立了体育协会或体育会,宗旨明确、机构健全、联系广泛。同时,一些旅外侨胞在故乡成立体育基金会和俱乐部或训练中心,支持家乡体育事业。
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侨乡体育设施丰富,有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赞助,场地建设面积大,标准场馆多,乡(镇)有可供省以上高水平篮球比赛的场所。
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侨乡体育竞赛丰富多彩,常在节日期间举办,能够独资举办全国性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其中“侨光杯”和“郑成功杯”等国际篮球邀请赛联系广泛,弘扬了乡土情谊。
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侨乡与海外体育交往历史悠久,早期将武术传到海外,后期将篮球等近代体育项目引进国内。闽南华侨将欧美及菲律宾先进篮球技术传进国内,对国内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运动项目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足球、篮球、排球、手球。
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举重、自行车、摔跤、拳击、击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