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733条
析出资源
299条
图表
78条
事件
286条
地名
11条
专题
50条
作品
8条
实物
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卓尼县志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
甘南旅游指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检索条件
与 “卓尼县” 相关
共 733 条
7
/
49
91
第三节 人口密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
境内人口密度原无精确统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每平方公里平均约为2人。到1970年每平方公里平均约为11人,1980年每平方公里平均为14.29人。1990年全县每平方公里平均16人,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柳林镇,每平方公里达...
92
第二章人口变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居住在县境内的主要有藏、汉、土、回、蒙等民族。是经过漫长历史的频繁迁徙而形成的。 在县境内的洮河两岸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辛甸文化、寺洼文化和土著文化等遗存。这充分说明,在四、五千年以前,卓尼...
93
第一节 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0年,
卓尼县
出生率17.34‰,死亡率7.40‰,自然增长率10.00‰。1974年以前,全县人口属高岀生,高增长阶段。1975年后,由于认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得到逐步控制,岀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
94
第二节 人口迁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居住在县境内的主要有藏、汉、土、回、蒙等民族。是经过漫长历史的频繁迁徙而形成的。在县境内的洮河两岸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辛甸文化、寺洼文化和土著文化等遗存。
95
第三节 姓氏变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回、蒙、土等民族杂居的多民族地区,因之姓氏变迁亦很复杂。卓尼最早的先民为羌人。周代称与华夏人发生关系的羌人为姜姓。《后汉书》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这就说明当时居住于境内之羌人大多姓姜。
96
第三章 人口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
境内民族定居历史久远,人口数量较多的民族有4个,即藏族、汉族、土族、回族。又陆续迁入蒙古族、满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和黎族,形成以藏族为主体的10个民族的杂居地区。
97
第一节 民族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
境内民族定居历史久远,人口数量较多的民族有4个,即藏族、汉族、土族、回族。又陆续迁入蒙古族、满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和黎族,形成以藏族为主体的10个民族的杂居地区。
98
第二节 性别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卓尼县
男女性别比例趋于平衡,但在不同年龄组,男女的性别比例有所不同,低年龄组男高于女,高年龄组则女高于男。性别比例全县大体为101,最高的1983年为103.70,最低的1962年为81.65。
99
第三节 年龄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国际上通常依据少年儿童系数、老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及年龄中位数,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卓尼县
人口从0岁至55岁,比例男性大于女性,而从56岁以后,女性人口超过了男性人口,年龄越大,比例越高。这种现象符合年龄构成的规律。
100
第四节 家庭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家庭结构的变动,对人口再生产有极大的影响。一般地说,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大小,同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大小是成正比例的。家庭的结构和规模,受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制约。
101
第五节 知识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逐步落实下,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逐渐增多。全县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多,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逐年减少。
102
第六节 职业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职业是根据个人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作用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变化,职业分类有了新的发展,一些新的职业逐步取代了旧的单一型职业。1957年全县共有人口85740人(不包括国家职工),从事农业生产的60347...
103
第四章 人口普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对
卓尼县
人口分布进行了调査,共査出全县有总户数10681户,总人口85389人,其中男39300人,女46089人,少数民族68418人。
104
第五章 计划生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
于1973年正式开始了计划生育工作,当时全县总人口为63182人,有育龄妇女14269人,采取节育措施626例,结扎3例,人流72例,放环53例,药具490例。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按1973年自然增长率推算...
10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4年3月30日,成立了
卓尼县
计划生育委员会,有主任委员1人,委员6人,办公室设在文卫科。1973年3月,成立了
卓尼县
革命委员会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有正、副组长各1人,成员4人,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