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刘永生” 相关
共 48 条 1 / 4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内共设有闽粤边区特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闽赣省委员会、闽东特别委员会和闽中特别委员会。闽粤边区特委成立于1934年,负责闽南、粤东边区的游击战争。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底,领导闽西地区的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闽赣省委...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闽粤赣边区成立临时委员会,后改称工作委员会,再成立正式的边区党委,领导各县市的党组织和人民武装。1949年8月,边区纵队与人民解放军会师,解放了广大地区。8月底,先后共解放、接管了27个县、市。9月14日,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批准,...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委员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会师时建立的委员会、省党代表会议选举的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等。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8月,福建省委机关设立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等机构。此后,随着形势与任务的变化,省委工作机构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撤并。1968年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省委工作机构被全部撤销。1971年恢复省委后,逐渐恢复和增设了各类工作机构。...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9月,福建省委在省直机关建立党组,负责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党组被撤销,之后重新建立。至1994年底,共有114个党组和57个党委。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该文记录了福建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党组织在福建地区的抗日斗争和建立抗日武装的过程。重点描述了福建各地党组织的建立、演变和斗争情况,以及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活动的打压和反共事件的发生。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在1938年至1945年期间,福建国民党当局采取积极反共政策,对共产党组织和武装进行打压和清剿。共产党在闽西、闽南地区面临巨大困境,许多干部被捕、杀害,基点村遭到破坏。然而,共产党在顽军的进攻面前保持了抵抗,并采取了隐蔽生产、武装...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浙赣边区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党组织在福建地区的抗日斗争和建立抗日武装的过程。重点描述了福建各地党组织的建立、演变和斗争情况,以及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活动的打压和反共事件的发生。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粤赣边区1945年至1949年间的党的工作和武装斗争发展历程,演绎了该地区党的工作方针、指示实施情况,以及人民武装在国民党进攻下的斗争历程和取得的胜利。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解放军对国民党政权进行反攻,解放了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闽浙赣边区和闽粤赣边区。在战斗中,解放军与游击队密切配合,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最终彻底解放了福建省。
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在广东省大埔县成立,统辖5个支队和3个直属团,兵力约8000余人。边纵在华南分局和边区党委的领导下,向国民党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解放大片土地,兵力扩大到1万多人。随后,闽粤赣边区人民武装...
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1966年起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该运动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旨在揪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运动中,学生和造反派批斗了一些权威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称他们为“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运动逐渐升级,导致福建省政府...
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严重的社会混乱和经济损失。在该省进行整顿的过程中,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涉,整顿工作遭受严重干扰,冤假错案未能全部平反。然而,在中央的支持下,福建省继续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在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一些成绩...
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共产党的国共合作和对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情况,其中包含第一次国共合作、支持十九路军抗日反蒋、第二次国共合作、策动起义等。
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党史工作的历史和发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福建省党组织就重视总结党的历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