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闽粤赣边区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03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闽粤赣边区委员会
分类号: D564
页数: 2
页码: 2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粤赣边区成立临时委员会,后改称工作委员会,再成立正式的边区党委,领导各县市的党组织和人民武装。1949年8月,边区纵队与人民解放军会师,解放了广大地区。8月底,先后共解放、接管了27个县、市。9月14日,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批准,闽粤赣边区党委宣告撤销。
关键词: 福建省 委员会 解放战争

内容

1945年11月,根据党中央指示,闽粤边区成立临时委员会,统一领导边区下属各级党的组织。临委实行特派员制,特派员魏金水,副特派员朱曼平、范元辉。1946年1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决定撤销闽粤边临委,成立闽粤边工作委员会,书记魏金水,常委魏金水、王维、朱曼平,委员除前3人外,还有张昭娣、刘永生、范元辉、张全福、罗炳钦、林映雪,边工委下辖闽西、闽南、梅埔、闽西南边4个地委。1947年1月,边工委改由中共香港分局领导。5月,根据香港分局决定,闽粤边工委改为闽粤赣边区工作委员会,书记魏金水,常委魏金水、王维、朱曼平、刘永生、范元辉,执委除前5人外,还有卢叨、张全福、张昭娣、林映雪、陈文平。1948年8月,闽粤赣边区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在广东大埔召开,正式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香港分局领导的潮汕地委和下辖党组织也划归闽粤赣边区党委领导,并增设韩东地委。1949年1月,在全国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正式成立。党组织的工作人员和人民武装队伍逐步发展到3万多人,其中党员2300人,游击根据地纵横数百公里、人口约180万。
  1949年5月下旬,在边区党委领导下,纵队主力解放了粤东大片地区。接着转向闽西,促使国民党专员李汉冲和练惕生、傅柏翠等率部起义,地方保安部队及军政人员纷纷投诚。8月,边区纵队与人民解放军四野、三野部队会师,配合南下大军,乘胜解放了粤东、闽西、闽南等广大地区,到8月底,先后共解放、接管了27个县、市,其中有的建立了人民民主政府。边区党委所属的党组织共有闽西、闽南、梅州、潮汕、韩江5个地委,永定、龙岩、上杭、永(定)(平)和(南)靖、武平、连城,(上)杭武(平)蒸(岭)梅(县)、平和、诏安、南靖、(南)靖(平)和(漳)浦、泉(州)厦(门)、安溪、永春、漳平、安(溪)南(安)同(安)、泉州、厦门、梅(县)(大)埔丰(顺)边、梅(县)兴(宁)丰(顺)(五)华边、梅(县)兴(宁)平(远)蕉(岭)边、梅县、蕉岭、(大)埔永(定)梅(县)、大埔、兴宁、平远、寻乌、惠(来)潮(阳)、小北山、普宁、南阳山、惠(来)陆(丰)南(山)边、潮(安)澄(海)饶(平)丰(顺)、潮安、澄海、饶平、潮(安)饶(平)丰(顺)边、汕头、惠来、潮阳、潮(安)揭(阳)丰(顺)边、揭阳、揭(阳)陆(丰)(五)华边、丰顺、丰(顺)(五)华兴(宁)边、饶(平)(平)和(大)埔、饶(平)(大)埔丰(顺)等县(市)委或工委。
  9月14日,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批准,闽粤赣边区党委宣告撤销,原所辖的闽西、闽南地委划归福建省委领导,粤东、赣南地区党组织分别划归广东省委和江西省委领导。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地方组织从1926~1990年,64年间的建立、发展、演变历程,重点记载中共福建省委员会领导机关的组织沿革、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魏金水
相关人物
朱曼平
相关人物
范元辉
相关人物
王维
相关人物
张昭娣
相关人物
刘永生
相关人物
张全福
相关人物
罗炳钦
相关人物
林映雪
相关人物
梅埔
相关人物
卢叨
相关人物
陈文平
相关人物
韩东
相关人物
专员
相关人物
李汉冲
相关人物
练惕生
相关人物
傅柏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共中央南方局
相关机构
广东省委
相关机构
江西省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