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傅柏翠” 相关
共 33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闽粤赣边区成立临时委员会,后改称工作委员会,再成立正式的边区党委,领导各县市的党组织和人民武装。1949年8月,边区纵队与人民解放军会师,解放了广大地区。8月底,先后共解放、接管了27个县、市。9月14日,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批准,...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1927年福建地区中共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情况。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福建党组织积极整顿和恢复,扩大党的组织力量,开展工农群众运动。同时,南昌起义军进入福建,福建党组织积极配合他们的行动,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协...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28年,中共在福建的龙岩、平和、上杭、永定和崇安等地发生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武装暴动,旨在反抗国民党统治。这些暴动涉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由中共党组织领导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最终多数暴动仍以失败告终。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西是中国福建省西部的地区名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福建省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地区。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四军在闽西的行动和建设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以及抵抗国民党军队围剿的斗争历程。红军通过游击战争和军事行动,逐渐夺取了龙岩、永定、上杭、长汀等地...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协助当地党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发展武装斗争,成立苏维埃政府,形成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经历了多次斗争和团结,党组织逐渐统一,革命势力蓬勃发展。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西南、闽北、闽东、闽粤边和闽中等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在长征后坚持游击战争,建立了一系列游击根据地,开展了反“清剿”斗争,恢复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他们通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配合地方工作,获取了人民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同时,他们也...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张鼎丞在红军长征前后的行动及闽西游击战争的发展,这段历史展现了党的领导和游击队的艰苦努力,以及与国民党的斗争。在政策及战术方面的调整,以及与当地人民的合作,检验了共产党的灵活性和组织能力。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解放军对国民党政权进行反攻,解放了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闽浙赣边区和闽粤赣边区。在战斗中,解放军与游击队密切配合,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最终彻底解放了福建省。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在广东省大埔县成立,统辖5个支队和3个直属团,兵力约8000余人。边纵在华南分局和边区党委的领导下,向国民党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解放大片土地,兵力扩大到1万多人。随后,闽粤赣边区人民武装...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共产党的国共合作和对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情况,其中包含第一次国共合作、支持十九路军抗日反蒋、第二次国共合作、策动起义等。
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政策,以及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党外人士的安排情况。
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主党派是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福建省有8个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包括民革、民盟、农工党、民建、致公党、台盟、九三学社和民进。
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8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福建省政协的组成和职权,包括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省政协每届任期5年。
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协商委员会条例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规定,福建省政协设有省协商委员会和省政协两个工作机构。省协商委员会内设政法、财经、文教、学习等委员会。省政协的工作机构包括专门委员会和其他工作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由常务委...
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历届在闽全国政协委员名录,包括各届委员的党派、职务等信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