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党外人士安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18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党外人士安排
分类号: D262.12
页数: 7
页码: 346-35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政策,以及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党外人士的安排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共产党 统战工作

内容

共产党员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作为国家临时大法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统一战线聚集了各界代表人物,对各界党外人士在全面了解、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条件和需要进行安排,使各界党外人士各得其所,在各个岗位上发挥作用,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省委的领导下,省内党外人士安排工作,基本上适应党在各个时期统战任务的需要,调动各方面统战对象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路线服务。
  一、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及省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机构。省人大代表的提名,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联合协商提名作为主要方式,再将代表候选人名单分别提到各代表小组讨论鉴别后,正式投票选举。
  1954年8月,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结果,全省人大代表283名,其中,党外人士代表占72名。会议选举出席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8名,除中央分配选举的6名外,省内12名。12名代表中,党外人士2名。
  1955年2月,福建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选举产生福建省第一届人民委员会,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委员34名,其中,党外人士15名。
  1959年1~2月召开的福建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共有代表294名,其中,党外人士75名。会议选举产生福建省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委员34名,其中,党外人士14名。这次会议选举出席全国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8名,除中央分配选举的7名外,省内代表11名,其中党外人士2名。
  1964年9月,召开福建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共有代表411名,其中,党外人士122人。会议选举产生福建省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33名,其中,党外人士16名。这次会议选举出席全国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4名,除中央提名选举的19名外,省内代表35名,其中党外人士17名。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统一战线工作遭受了灾难性的破坏,不少民主党派的领导入、知识分子和各界爱国人士被诬为“牛鬼蛇神”,“反动权威”惨遭迫害。这10年中,只在1975年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福建省代表中只安排1名党外人士。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初期,党外人士安排工作开始恢复。但由于“左”的思潮仍未肃清,表现在人事安排上,中共党员比例偏高,工农兵和革命干部比例过大,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归侨的比例偏少。
  1977年12月至1978年1月,召开福建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1016名,其中党外人士306名。会议选举产生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委员99名,党外人士占7名。这次会议选举出席全国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73名,除中央分配选举的7名外,省内66名,其中党外人士11名。
  1979年12月18日至23日,福建省召开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撤销省革命委员会,恢复省人民政府,设立省人大常委会机构。根据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关于设立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进一步调整好领导班子的意见》中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非党同志一般的应占三分之一左右,副主任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非党同志”的精神,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产生的省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50名常委中,党外人士10名。14名副主任中,党外人士2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恢复和发扬了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统战对象得到比较充分的安排。出于改革开放与和平统一祖国的需要,1979年起,在人大、政协组织中开始安排港、澳同胞,是全国最早安排港、澳委员的省份。
  1983年4月,召开福建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577名,党外人士占221名。会议选举产生省六届人大常委会常委44名,党外人士占12名。常委会8名副主任中,党外人士3名。这次会议选举出席全国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70名,除中央分配选举的7名外,省内63名,其中党外人士25名。
  1988年1月,召开福建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568名,党外人士占180名。会议选举产生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常委40名,党外人士占13名。常委会8名副主任中,党外人士4名,这次会议选举出席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70名,除中央分配选举的7名外,省内63名,其中党外人士20名。
  (二)市、县级
  1954年,在普选的基础上,各市、县相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时安排民主人士的意见》,及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关于县、市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时安排民主人士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补充意见》精神,各市、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都注意了党外人士安排,在政府局、科级负责人中,各市、县也都安排了非中共党员干部。
  1956年,福建省市、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共中央批转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直辖市、市辖区、县、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人物安排的意见》精神,市、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和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党外人士安排增多,面更广泛。据53个县、市的统计,人民代表中民主人士占11.8%。据37个县的统计,共安排260个民主人士为县、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占委员总数的31.4%。
  1958年2月26日,省委发出《关于第三届市、县人民代表大会人事安排的通知》,根据中共中央有关精神和各市、县不同情况,对党外人士中民主人士和非党的劳动人民代表人物所占的比例,提出具体数字。据统计,65个市、县人民代表总数13329名,其中党外人士4000名;人民委员会委员1392名,其中党外人士475名。
  1981年,全省县级人大代表26114名,党外人士代表占35.9%,有41个县的党外人士代表占代表总数的50%以上。
  1984年,全省县级人大代表25350名,其中党外人士11104名。常委1326名,其中党外人士415名。人大正、副主任433名,其中党外人士82名。
  1986年,全省市(地)级人大代表2684名,其中党外人士1044名;常委158名,其中党外人士51名;正、副主任33名,其中党外人士13名。
  1988年,全省县级人大代表22931名,其中党外人士8610名;常委1519名,其中党外人士369名;正、副主任438名,其中党外人士81名。
  二、政协会议
  (一)全国及省级
  人民政协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各党派、各界代表人物团结合作、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
  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福建省有2位党外人士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中1人并被选为常务委员。1951年10月,增补1人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1年12月,福建省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人民政府、各地区、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代表和特邀代表519人,其中,党外人士代表90人。会议选举产生了福建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协商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代表人物53人组成,其中,党外人士33人;4名副主席中,有党外人士3名。
  1954年12月,福建省推荐产生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1名,其中党外人士5名。1956年1月,增补1名党外人士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1月,政协福建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根据中央统战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精神,政协福建省第一届委员会设中共、民革、民盟、农工党、民建福州市委员会、共青团、工会联合会、农民协会、妇联、青联、合作社、工商联、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医药卫生、体育协会、对外和平团体、回族、华侨、宗教、特别邀请人士等22个界别,共有委员174人。其中,党外人士90人。会议选举产生政协福建省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46名,其中党外人士29名。4名副主席中,有党外人士3名。
  1956年,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为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1956年4月,政协福建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增补3名党外人士为副主席,增补6人为常委。
  1959年1月至2月,政协福建省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出委员306人,其中党外人士210人。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委共67名,其中党外人士49名。9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5名。
  1959年4月,福建省推荐产生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5名,其中党外人士8名。
  1962年12月22日,政协福建省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增选1名党外人士为副主席。
  1964年9月,政协福建省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出委员326人,党外人士206人;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委共66名,其中党外人士41名。9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6名。
  1964年11月,福建省推荐产生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20名,其中党外人士9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协工作基本瘫痪。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政协工作逐渐恢复。
  1977年12月至1978年1月,政协福建省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政协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会议选出委员492名,其中党外人士246名。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共91名,其中党外人士47名。11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5名。
  1978年2月,福建省推荐产生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33名,其中党外人士19名。
  1979年12月,政协福建省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增补1名党外人士为副主席,增补23名党外人士为常委。
  1980年8月,增补1名党外人士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2年3月10日,政协福建省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增补3名党外人士为常委。
  1983年4月,政协福建省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人事安排坚持“公道正派、光明磊落、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方针,力求做到统筹安排,人尽其才。福建省华侨多、台胞多、去台人员家属多,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因此,在名额分配上,华侨、港澳同胞、台胞以及各民主党派的名额都有适当增加。特别是科技、文教、医务界的知识分子增加幅度较大。这次会议选举产生553名委员,党外人士346名。114名常委中,党外人士74名。11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6名。
  同月,福建省推荐产生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37名,其中,党外人士23名。1986年增补1名党外人士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1月,政协福建省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共设置29个界别,比上届增设九三学社和中国民主促进会两个党派界别,港澳委员也从上届特邀界中划出,成为一个界别。增设的3个界别共增加委员11名。民主党派、宗教、少数民族的委员人数也比上届有所增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经济成分发生变化,个体劳动者协会已经建立,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也开始逐步建立联谊组织,原有的省供销社和手工业联合社两个界划已经无法包容多种经济成分;同时,财政、金融、外贸、政法以及其他一些管理部门在改革开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此,六届政协撤销了供销社和手工业联合社两个界别,将农民界扩大为农业界,农业委员人数从第五届的10名增加到15名,还新安排一些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代表人物。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科学界人士的作用,科学界委员人数也从第五届的7名增至18名。教育界委员的结构也作了适当调整,增加了电视大学、职业大学、中专、职业中学的委员。中、小学教师的委员在教育界和其他界别共有31人,比重也比较大。为了发挥福建省侨胞多和港澳同胞多的优势,华侨委员从原有的25名增至30名(其中国外华侨4名),新增加3名港澳同胞委员,同时还邀请中国银行、中信实业公司驻港澳的负责人(福建籍)为特邀委员。六届一次会议共选出委员562名,其中党外人士355名;常委120名,其中党外人士79名。11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6名。
  1988年3月,福建省推荐产生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38名,其中,党外人士27名。
  1989年4月14日,政协福建省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增选2名党外人士为常委。
  (二)市、县级
  1951年12月至1955年1月,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期间,全省4个市、65个县成立协商机关。1955年1月至1966年8月,根据政协章程规定,全省有5个市、28个县(约占全省市县三分之一)成立了政协组织。各级政协委员2791名,根据中央关于党外人士在市、县政协组织中所占比例的规定,党外人士约占三分之二。
  1981年,全省市、县政协委员4931名,其中党外人士3179名。
  1984年,全省县(区)政协委员5972名,党外人士3982名;常委1546名,其中党外人士960名;政协正、副主席433名,其中党外人士227名。
  1986年,全省市(地)级政协委员1610名,党外人士1045名;常委315名,党外人士201名;政协正、副主席45名,党外人士26名。
  1987年,全省县(区)政协委员7543名,其中党外人士4798名;常委1559名,其中党外人士1013名;政协正、副主席403名,其中党外人士213名。
  1988年,全省县(区)政协委员9808名,其中党外人士6216名;常委2000名,其中党外人士1302名;政协正、副主席463名,其中党外人士243名。
  三、政府
  举荐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的领导职务,是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省、市领导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省安排一批党外人士担任政权机构的主要领导。1954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各省市必须配备党外厅、局长,厅局长正、副职中,非党员的比例一般以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左右为宜”的精神,又先后在省直有关厅、局、委安排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
  1.副省长
  1951年12月25日,福建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陈绍宽、丁超五为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
  1956年3月5日,福建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尤扬祖为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
  1979年12月,福建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郭瑞人、黄长溪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2.副厅(局)长、副市长
  从1950年至1956年,安排14人担任正、副厅级领导职务,安排8人担任政府专员或副市长职务。
  从1958年至1962年,安排3人担任副厅长、副市长职务。
  1980年至1990年,安排11人担任副厅(局)长、副市长职务。
  (二)县(市、区)级领导职务
  1957年,全省安排23个县、市党外副县、市长29名。占全省66个县、市的34.8%。
  1963年,全省安排14个县、市党外副县、市长15名。占全省65个县、市的25.1%。
  1981年,全省(缺厦门、建阳地区)安排党外副县、市长50名。
  1984年,全省安排44个县(区)党外副县(区)长44名。占全省73个县(区)的60.3%,
  1988年,全省安排26个县(区)副县(区)长26名。占全省80个县(区)的32.5%。
  四、文史馆
  1952年11月,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知,筹备设立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文史研究馆。省文史馆主要是安排社会上失业的知识分子,包括前清举人,北洋军阀政府官吏,国民党政府县长以上官吏,各市、县有名望的琴棋书画老艺人等。省文史研究馆1953年1月正式开馆,首任馆长由清末翰林出身的陈培锟担任,副馆长为傅柏翠、翁敬棠,聘馆员32人。
  1956年9月副馆长翁敬棠病故,增加马宁为副馆长。
  1964年1月,馆长陈培锟去世,不久傅柏翠继任馆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史馆干部或下放或调离,馆务活动停止。
  1980年,恢复省文史研究馆,复馆后首批聘任馆员10人。
  1952~1990年,经省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及各地(市)、县(区)统战部推荐,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史馆共聘任馆员374人(含名誉馆员、撰述员),他们中多数系省内有一定声望的文人耆宿,其中有清末进士、秀才,大专院校的教授、讲师,长期从事中等教育的校长,原国民党官员及军界人士,享有盛名的作家和诗人,长期从事法律、新闻工作的知名人士,归侨,以及从事戏剧、音乐、书画篆刻、文物鉴定等工作的人士。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文史馆的主要宗旨是敬老崇文,基本任务是为馆员提供必堆要的工作条件,照顾好馆员的生活,支持和组织馆员从事文史研究。
  省文史馆建馆后,馆员根据亲身经历、亲见亲闻,先后撰写大量文史资料,其中不少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馆员编写或创作的各种作品,发表在各级报刊或在广播、电视上播出或参加展出的数以千计。馆部在“文化大革命”前,曾创办《小鸣》、《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通讯》等刊物,为馆员发表作品提供园地。复馆后,馆员们根据各自专长,参加社会各类文艺团体研究创作活动,举办个人或数人书画篆刻联展,开展怀旅思亲诗会等活动,为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出贡献。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地方组织从1926~1990年,64年间的建立、发展、演变历程,重点记载中共福建省委员会领导机关的组织沿革、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陈绍宽
相关人物
丁超五
相关人物
尤扬祖
相关人物
郭瑞人
相关人物
黄长溪
相关人物
陈培锟
相关人物
傅柏翠
相关人物
翁敬棠
相关人物
马宁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崇文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