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上海市” 相关
共 17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是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后宁波的国民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它涵盖了同盟会宁波支部的成立,国民党宁波市党部的筹建和活动情况,以及国共合作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鄞县县党部的组织情况,并列举了民国时期多届党部选举产生的执委、常委、书记长等领导人。
2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宁波市的甬剧、京剧、越剧、甬昆、杭剧和木偶剧等不同剧种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3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概述了宁波地方曲艺的几个曲种,包括四明南词、宁波走书、宁波评话、四明宣卷、唱新闻和小热昏。这些曲种在宁波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每个曲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文化特色。
4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概述了不同时期宁波地区的音乐曲种、表演形式和音乐人物。
5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宁波海曙区摄影发展历史和现状,概述了20世纪20年代至今摄影在宁波的发展情况,包括照相馆的兴起、艺术摄影的出现以及商业摄影的繁荣。文章还提到了宁波摄影家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的成就。
6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概述了宁波市不同时期青年文工团、越剧团和甬剧团的创建和重组过程,并介绍了它们的演出剧目和演员情况。其中包括越剧团的创作和演出的越剧新戏以及甬剧团的剧目和重要作品《典妻》。同时提到了团体在全国和国际上的影响和获奖情况。
7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关于宁波市艺术教育学校和培训班的发展历史的概述。介绍了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的创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术教育传统的延续。还提到了宁波市越剧培训班、戏曲训练班、甬剧艺术培训班等学校的建立,以及宁波市儿童艺术培训学校、宁波市京剧学校、宁波...
8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藕池村的形成时间应不超过两百年,村内家族规模普遍不大。藕池头最早的姓氏是洪、张、孙、包等,其他姓氏是后来迁移而来的。大屋张家据说源自布政张家潭。包家可能来源于隔壁的包家。孙家的来源不详。板桥的俞氏可能是来自古林镇北的桂林俞氏。姜苏...
9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藕池头、板桥和姜苏是藕池村的三个地区。在藕池头,有包杏芳、张瑞庆、孙德荣等人,他们有不同的土地和财产。在板桥,有张阿存、张如生等人,他们在种田和贩牛方面有一定的经营。在姜苏,大多数人是中农,他们没有地主和富农,以务农为主。此外,女...
10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的是藕池村的人在民国时期纷纷外出到上海、宁波及村周边经商或打工。一些人去上海做生意,如俞信昌、江岳庆、江岳章等。另一些人则在宁波本地做小生意,如姜德英、张如生、江时生等。他们通过经商或打工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状况。
11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藕池村在1949年成立了农会与村长,并分配了领导职位。在1951年进行的土地改革中,对村民进行了成分划分和土地重新分配。土地改革后,农会的权力逐渐淡化。此外,还提到了个别人的婚姻变化与土地改革相关。
12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1965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及在此期间出现的并队、农村文宣队、知青下乡等情况,并通过几位当事人的回忆,描述了当时的生产队工作、土地平整、文化大革命等情景。
13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 类型: 正文
本节是关于洪根庆、薛金裕、包康乐和包湖光等人的个人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他们通过改革开放的机遇,努力工作和创业,逐渐过上好生活的经历。
14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 类型: 正文
本节回顾了过去藕池村生活中住房条件的艰苦和不足,房屋狭小、简陋,建房资金困难,需要凑钱来建造。同时描绘了交通条件的落后,道路以泥泞的土路和石板路为主,出行往往需要步行或乘船,交通不便利。文章还提到了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住房和交通...
15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描述了过去藕池村婚姻和生育政策的艰难情况,以及丧葬习俗的变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