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农耕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68
颗粒名称: 第五节/农耕生产
分类号: F323.3
页数: 5
页码: 19-23
摘要: 本节讲述了藕池头、板桥和姜苏是藕池村的三个地区。在藕池头,有包杏芳、张瑞庆、孙德荣等人,他们有不同的土地和财产。在板桥,有张阿存、张如生等人,他们在种田和贩牛方面有一定的经营。在姜苏,大多数人是中农,他们没有地主和富农,以务农为主。此外,女性织草帽是藕池村女人的传统行业。
关键词: 藕池村 农耕生产 种田

内容

一、藕池头
  包杏芳,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家中财产如下:自耕,大小业39.65亩,大业1.75亩,小业17.4亩,折合47.66亩。租入,大小业2.4亩,大业18.4亩,小业2.75亩,折合14.54亩。租出,大业20.8亩,折合12.48亩。楼房4间,平房5间,牛3头。土改时定为地主。包永德说:“我父亲烟都不抽的,非常俭省。钱借给人家,倒光了。后来,这些东西都没有了。”
  张瑞庆,人称张阿瑞,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家中的财产如下:自耕,大小业1.7亩,大业6亩,小业25.38亩,折合15亩。租入,大小业12亩,大业30.83亩,小业11.45亩,折合35亩。租出,大小业3.1亩,大业20.5亩,小业13.7亩,折合20.88亩。房屋,楼房3间,租出1间,小屋3间。牛2头,水车3部,车盘1只,犁1把,耙2把,锄5把,稻桶2只,箩58只,箪14只,蓑衣5件,风箱1只,肥桶3只,黄掸刀3把。土改时定为地主。
  孙德荣,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家中财产如下:大业29.6亩,折合11.84亩。租入,大小业6亩,大业32.5亩,小业2.9亩,折合26.66亩。租出,小业17.1亩,折合6.84亩,楼房3间,小屋2间,耕牛1头,及其他农具。土改时定为地主。
  孙尧定,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有自耕大小业25.9亩,大业30.6亩,折合38.14亩。租入,大小业6.4亩,大业30.6亩,折合27.76亩。租出,大业1.4亩,小业1.3亩,折合1.32亩。楼房2.5间,小屋5.5间,耕牛2头,及其他农具。
  徐阿珠,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有自耕大小业23.1亩,大业3.6亩,小业36.25亩,折合39.36亩。租入,大小业4.8亩,大业45.95亩,小业13.3亩,折合37.69亩。租出,大小业1.6亩。折合1.6亩,楼房2.5间,耕牛3头,土改时定为地主。
  张阿章,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有自耕大小业6.5亩,小业2.66亩,大业31.85亩,折合20.826庙。租入,大小业1.8亩,大业35.55庙,小业6.36亩,折合25.674亩。租出,大小业5.57亩,大业5.3亩,折合8.75亩。楼房3.5间,小屋1间,耕牛2头,及其他农具。土改时定为地主。
  马裕棠,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有自耕大小业田10亩,小业8.3亩,折合13.32亩。租出,大小业1.7亩,大业18.3亩,小业10亩,折合16.68亩。自置楼房2间,平房3间,小房3间,耕牛1头,其他农具1套。土改时定为富农。
  包裕芳,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有自耕大小业田20亩,小业24.4亩,折合29.76亩。租入,大小业14.7亩,大业27.1亩,小业2.7亩,折合32.04亩。租出,大业0.6亩,折合0.38亩。自置平房5间,小房1间,耕牛2头,其他农具1套。土改时定为富农。
  包文华说:“我爷爷(包裕芳)那时候算是大户人家。那时候,我爷爷的田最起码有五十亩,我爷爷都是种菜卖菜、种席草。菜种了,到黄古林市场去卖。我们藕池包家是农社一员,菜市价都知道,市场上有多少菜,价钱怎么样,报过来,如果菜多了就便宜了,如果菜少了就贵了。那时候去卖,我大爷爷和小爷爷两兄弟摇两只船,有时候是一起去的。以前种的是黄杨菜和生菜。春天就种席草,是本地蔺草,打席子用的,叫席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大爷爷被划为地主,因为他自己是不干活的,只在家里搓搓麻将。我们本来是要被划为地主的,但因我父亲自己是去干活的,就没有。我父亲有三兄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大伯自己种了田,收了米,在南门开米店,没有什么本钱。共和国成立前,他跑到上海去了。当时,我父亲还不到18岁,是未成年人,我叔叔才10多岁,更小。我爷爷已经没有什么用了,生病了,因此就把我父亲(包德云)划成了富农。”
  二、板桥
  姜岳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板桥的人多数都是种地的。那时候都是个人的地,土地是两种,一个是大田,一个是小田,小田的话我想给你种就种,不给你种就不给种;大田权利是没有的。当时有这种规定。比如说你是小田,每亩要交120斤,随时会增加的,稻谷收割了就给他每亩120斤。大田就少了,每亩50、60斤。后来这些人全都被打倒了,土地统一到人民政府手里了。
  “那时候板桥有地主两户(张阿存、张如生)、大佃农3户(俞阿祥、俞云孝、张德荣)。板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概有30户人家,村庄比较小,楼屋较多。张阿存家里有5个雇工,3只牛(1只水牛,2只黄牛),100亩田。他人还好,田多了也出租。水牛、黄牛都是耕地的,水牛天热了就不干活了,干活时,力气很大,速度很快。黄牛天热会给你干活,天冷也会给你干活。水牛很聪明,后生去弄它,它会用腿踢;你不弄它,它也不会来弄你。黄牛比较老实,水牛要看人的。”
  张阿存靠种田。姜岳祥说:“张阿存一直种田的,他种了很多田,大概有百来亩,他自己不种的。以前种田要有本钱的,牛、犁、耙,车水要用牛。1947年以后他开了一个店,但是生意不大好。日本人来了以后,炸弹扔下来,人家都跑光了,张如生就跑去把店买来了。”
  张阿存,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家中财产如下:自耕,大小业12.4亩,小业59.32亩,折合36.12亩。租入,大小业22.08亩,大业60.82亩,小业1.5亩,折合59.13亩。租出,大小业2.4亩,大业4.7亩,小业8.25亩,折合8.52亩。楼房4间,平房租出8间,小屋5间,耕牛3头。
  张如生,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家中财产如下:自耕,大小业35.52亩,大业3.23亩,小业6.7亩,折合40.14亩。租入,大小业1.3亩,大业6.7亩,折合5.32亩。租出,大小业26.4亩,大业5.4亩,小业16.85亩,折合36.38亩。平房9间,小屋1间,耕牛1头。
  板桥村的大佃农有三户:俞阿祥、俞云孝、张德荣。大佃农也算是勤劳的。姜岳祥说:“俞阿赉、俞云孝父子田种着,让两个年轻雇工做,农忙时节自己也种田。什么时候不下田了呢?以前田需要耘三次,第三次耘过以后没有草了。有空了,就开始做生意。老板自己是贩牛的,从黄岩把牛拉过来,在这儿再卖掉。这个牛老了,就得卖掉;如果不卖掉的话,冬天要冻死的。老牛卖掉,肯定要买新牛的,不买的话,明年田怎么种呢?他就是做这个贩牛生意的。”其家曾从外面请了三个人(临海人黄仙浦、板桥人孙金荣、礼嘉桥人徐爱玉)来帮忙种田。
  三、姜苏
  姜宝根说:“整个姜苏没有地主,没有大佃农,也没有富农,都是中农,有两亩田的,像姜梅扬这样的。田不多的,问别人租一点,或者有点钱了买两亩,就是中农了。”据姜锡岳说,父亲姜梅扬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有“大脚风”病,开始是给人做“五个月头”的,后来有钱了,买进了一两亩田。
  四、卖米
  包泉德说:“地种了以后,米除了自己吃,还会卖出去,卖给做生意的米店老板。有
  时候稻谷没有收上来,困难的人家就向米店老板拿,等新谷上来再还给他。谷要卖的,否则的话没有钱用。旁边有粮站——宁波望湖桥长济米厂;湖西那边也有一个米厂,要自己运过去。那时候要交公粮,收粮的人叫张桂芳,要交钞票,不是交粮。”
  五、帮佣
  包泉德说:“村里人关系还好,你也种田,我也种田。无地的人给别人做雇工,有地的自己种田。藕池头出去做生意的非常少,都是种田的。”张加昌说:“地主是根据地亩、财产、牛、棚一整套算出来的。像我姐夫包德云是大佃农,他自己一直做,雇了两个人帮忙。”
  张杏芳说:“我1942年生的,1947年我父亲去世时,我才5岁,也不怎么懂事的。两个姐姐出嫁了,我母亲在人家家里做佣人打工。我母亲在别人家里干活,就住在别人家里,一直到1949年,那时候我才9岁。我们地多人缺,地主多,地种不过来,给人家种。地主和富农,还有大佃户农,这三种多,上中农地就缺了,种的地很缺,就自己种,‘五个月头’的人工不用雇了。以前地主要雇工的,分为五个月、三个月两种。三个月是短工,收割好早稻,就把人给回掉了。五个月算是长工,最起码要等收割完晚稻,才可以不用做了。”
  六、女人织草帽
  织草帽是藕池村女人的传统行业,根据1950年藕池乡第四村户口清册,全村的女人均从事织帽行业。姜锡岳说:“我母亲十分能干,三天织一顶金丝草帽,可以买一袋米。我家的日常开支,主要靠母亲织帽赚来的钱。”可见,其收入直接维系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作用是十分大的。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包永德
相关人物
张瑞庆
相关人物
张阿瑞
相关人物
孙德荣
相关人物
孙尧定
相关人物
徐阿珠
相关人物
马裕棠
相关人物
包裕芳
相关人物
包文华
相关人物
包德云
相关人物
姜岳祥
相关人物
张阿存
相关人物
张如生
相关人物
俞阿祥
相关人物
俞云孝
相关人物
张德荣
相关人物
俞阿赉
相关人物
黄仙浦
相关人物
孙金荣
相关人物
徐爱玉
相关人物
姜苏
相关人物
姜宝根
相关人物
姜梅扬
相关人物
姜锡岳
相关人物
张桂芳
相关人物
包泉德
相关人物
张加昌
相关人物
张杏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
藕池乡
相关地名
第四村
相关地名
南门街道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板桥村
相关地名
湖西乡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