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住行舒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908
颗粒名称: 第二节/住行舒心
分类号: C913.3
页数: 4
页码: 217-220
摘要: 本节回顾了过去藕池村生活中住房条件的艰苦和不足,房屋狭小、简陋,建房资金困难,需要凑钱来建造。同时描绘了交通条件的落后,道路以泥泞的土路和石板路为主,出行往往需要步行或乘船,交通不便利。文章还提到了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住房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新房建设和道路建设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居住和出行更加方便。
关键词: 藕池村 农村住房 农村生活

内容

一、住房
  那时候的生活真的是很艰难。包康乐说:“结婚,住父亲的老房子。我们两间房子,一间他们住,一间我们住。结婚时乡下有闹房习俗的,我们这样不能吵的,楼上要塌下来的。以前你不能造房子的,造好了也给你推掉的。那怎么办呢,就用那个竹竿子弄弄。
  家里也没有什么东西的,人家10级劳力,我爸只有8级,他一直在生肺病,挑不动、做不大动,只能给8级。我爸喜欢喝酒,后来我生病了,也没有钱看医生买阿司匹林。我妈将我爸喝酒的饮具卖了一块钱,给我看医生去。如果不看医生,我当时都没有命了。真的是要珍惜现在,比起来不知道好多少倍了。像现在这样高楼大厦,水泥柏油路,真的没有想过。”
  周利英说:“讲起买房子也是挺罪过的,把孙家那间房子买过来,以前就100多块钱。上海人来了,三天工夫就要回去。当时借100多块钱没地方借,我老头问他妹妹去借,去了三个晚上。他妹妹家里人多,没有钱。口粮也是可以换钱的,把米卖了也是钱。我老头就说,你跟妹夫商量一下,借一袋谷子给我,三天工夫钱就要拿去的。她就去问她婆婆,她婆婆说:借米好借,讨米难讨。我老头坐了两个晚上下来,对方也没有来回一声,只好把我做媳妇时候稍微好一点的两件衣服去卖掉。上海人来了,他叫我把猪卖给他。后来这样拼拼凑凑,才买下来。以前买一个房子要160块。大概是二十七八岁买的,也即1971年、1972年。
  “以前借住在孙家,是国民的母亲,是他们外婆的上代,是许信法的房子卖掉,是他们家的亲戚。那个时候还是姜岳海当书记。那个房子才八尺,一张床放进去,人就得挤进挤出的。我们有三个人,怎么住呢?我老头白天干活,晚上挑砖,叫了两个姑丈来搭搭,用草巾泥土糊糊,住在里面,不下雨就好了。地上也没有水泥地,最多是石板。当时没有房子,都住在人家家的。我们造房子不是同一个时间造的,今年造一间,明天有点钱了,再弄一间。这样一间一间搭起来。我们自己造房子,挑砖头,抬石头,以前没有劳力的,他抬大一点的,我抬小一点的。以前是苦的,也没有地方买东西,也没有赚到什么钱的。房子在造,砖头、水泥横条,这些要花钱去买的,半夜三更的去买,很辛苦的。”
  王翠芳说:“我想是天地之别,我们是拍了照片的,以前的照片拍过,现在新房子分好了再拍一下,两个样子真的天地之差。一靠党的政策好,二靠老书记吴纪芳和村里的领导班子。藕池村如果没有改造,藕池村的小孩想买房子娶老婆是很困难的。现在被老书记一弄,现在娶老婆也可以了,卖掉房子有几十万,也可以做老板了。以前出租车不肯来,现在藕池谁不知道。老底子东门口还是我们藕池热闹,晚上的夜市多好,那条马路,503路公交车都不想来了,太难开了。我跑运输,东门口哪有这么热闹,马路哪有这么大。生活习惯方面,现在老百姓的素质好了,以前都是垃圾乱扔的,现在都放到垃圾桶去了。虽然我们藕池村垃圾分类还没有开始,但是总有意识了。像‘五水共治’,现在老百姓意识也很好了。”
  包康乐说:“小时候村里的面貌,印象当中,就是一楼二楼的老房子,弄堂里转来转去的,看不出来的,很挤,我们小孩子跑来跑去的。这和其他村里的老房子结构是一样的。最有印象的就是上学,那个学校叫新学堂,有两层,我们在这里读书,是80年代以后的房子,条件稍微好一点。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好了以后,搭建的就多了,给村里付一个10块钱、20块钱的土地费,一般情况下,是儿子要结婚了,大人们拼拼凑凑造一两间房子。如果没有结婚的话,这种现象不多的。因为我们从拆迁情况看得出来,毕竟是老房子多,新房子少。”
  二、出行
  张加昌说:“到礼嘉桥、板桥、布政,都是可以去的,到石碶、段塘都是石板路,更差的是黄泥路。走前面这条河,撑船可以到石碶去的。以前有五个河埠头,洪家、包家、张家、孙家、庙口。当时船也很少的,土改的时候,我才五六岁,就包家一条大船。”张龙才说:“我小时候,杨家路头就是坟滩。这里的路弯来弯去,生意做不来,不像现在正正方方。坟滩挑掉以后,这里种水稻了。后来路也做起来了,虽然很小。边上的屋子也是七歪八倒的。头一排房子,是我阿舅(虞迪厚)买过的地方,在杨家路头菜场后面。从那个时候开始好起来了,藕池新村开发,土地是我们的,造是他们造的,19000元一套,70平方。那个时候,1万块都拿不出来。”姜宝根说:“交通也不行,有点石板路已经很好了,石板路就算大路了,一般都是泥路的。到板桥就是走石板路,用石头铺出来的。过了一条河,对面就是詹家耷了。要走石桥到万井桥,之后路就多了。有一条近路,是一个木桥(树桥),木头搭起来的桥,危险是危险的。”赵宏海说:“那时候我们去开会,车钱都没有报销,几分钱都是自己出。那时候汽车很少的,大多数都是靠自己腿走,也没有车乘的。去布政开会,也是走。甚至,我们去天童开会,都要走过去。”张吉峰说:“当时没有菜场,都是吃自己家里种的菜,买肉都要去段塘,都是骑车去段塘的。最早的(藕池)小菜场,就是空心板搭起来了几个摊位,然后变得越来越大了。”
  1976年,筑机耕路。赵宏海说:“那时候都是石板路,我们开会到布政,晚上石板路走过去。现在外面那条马路很热闹,这条马路还是我当大队长的时候造的。别看现在客运中心、地铁这么热闹,以前都很冷清,没有人的。那时候去段塘,要走杨家路头,就是现在地铁的地方。那时候杨家路头只有二三户人家,是个小村,都姓杨,很小的。那时候石料装来,一袋一袋都是人挑来的。当时是布政公社组织的,因为没有通向城市的路,所以要造大路。一段一段地分开,每个大队分多少,是这样做出来的。现在都是国家做了,那时候没有路的。这条机耕路是1975—1976年间造的。造新家塘要造个桥,两边石头铺铺,上面石块铺铺,当桥板用。那时候水泥板有是有,但村里没有钱,买不起。”张富昌说:“我37岁(1976)去机电站的,那时候段塘到古林的路已经通了。造路大概是在1976年,我参与了筑路活动。那时候装石头,一车石头有几吨,我管着的,发票也要我开的。后来,村里一定要叫我回来,那时候去外面有补贴的,每天补贴一个工分。那时候我在生产队做电工,说电动机开不起来了,江根星也打电话来调过,但是公社不允许我去,他们说张富昌修路是公社革委会决定的。”结合赵、张两人的说法,初步可判断路是1976年完成的。
  1994年,筑君运路。吴安光说:“以前村里走进走出的交通不方便,都是泥路,买菜要到段塘去买。那时候平时也不太会去买菜,田里种的弄点吃吃。如果有亲戚来了,偶尔到段塘去买点菜,那要走三里路了,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要靠两条腿走的。我当书记时,有一条机耕路,也是一脚高一脚低的。到环城西路,有两三里路。这条君运路,一半是段塘吴家村的,一半是藕池的。我跟张世生书记、吴家村周书记商量,划一点地给他们,他把块角落地给我一点,就这样弄成的。这条南北向君运路打通以后,跟前面这条启运路接上了,藕池村出行的交通也方便了。”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包康乐
相关人物
周利英
相关人物
姜岳海
相关人物
王翠芳
相关人物
吴纪芳
相关人物
张加昌
相关人物
张龙才
相关人物
虞迪厚
相关人物
姜宝根
相关人物
赵宏海
相关人物
张吉峰
相关人物
张富昌
相关人物
江根星
相关人物
吴安光
相关人物
张世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
孙家镇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