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六村主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六村主姓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9
页码: 3-11
摘要: 本节讲述了藕池村的形成时间应不超过两百年,村内家族规模普遍不大。藕池头最早的姓氏是洪、张、孙、包等,其他姓氏是后来迁移而来的。大屋张家据说源自布政张家潭。包家可能来源于隔壁的包家。孙家的来源不详。板桥的俞氏可能是来自古林镇北的桂林俞氏。姜苏的姜姓是最主要的姓氏,其他姓氏后来移民而来。杨家路头有杨氏和孙氏两个姓氏。西头畈主要是徐姓,有徐氏祖堂。田头树下是一个以张姓为主的小自然村。
关键词: 藕池村 主姓 姓氏

内容

从有关信息来判断,藕池村的形成不会超过200年,因为村内家族规模普遍不大。从姓氏来说,藕池的洪氏可能最早,其次是张氏、包氏、孙氏、李氏等。姜苏的姜氏也比较早,板桥的俞氏与张氏也较早。田头树下主姓是张氏,西头畈主姓是徐氏。
  一、藕池头
  藕池头,最早只有四个姓氏——洪、张、孙、包,其他的姓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进来的。洪桂棠说:“按以前老底子的说法,张、洪两个姓是正式的藕池人。还有李家也是正式的。”洪小康说:“在藕池祖宗上面,存在的就有洪家,过去藕池是张、洪两姓,后来有了包家、李家、孙家。”
  1.洪家
  洪氏,来源不详。洪小康说:“过去藕池有洪家埠头,洪家埠头是我们洪家的。”洪桂棠说:“以前我们有堂沿,有七八户人家。洪友龄的辈分很大,我们要叫他公公,他是洪家的族长。”洪友龄(1885—1956)、盛秀英(1903—?)夫妇没有子女。洪友龄是材匠,即做棺材的木匠,是从事手工业的。
  洪家普遍比较穷。洪桂棠(1932—2018)说:“我自己从小就没有了父母,靠阿姐抚养大的,从小就在孙家、包家看牛,做了‘五个月头’(短工)。再大一点,就给人家干活。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翻身了,农民当家作主了,我也大了,分到了土地,后面也结婚了,小孩也生了。”
  2.大屋张家
  据张小康说,大屋张家来源于布政张家潭。庙会时,张家潭宗族会分东西给他们。这支张家,民国时期,围墙里有三户人家。主要是两户人家,一是张阿章,另一支是张瑞庆、张董庆兄弟,他们两支是堂兄弟关系。也就是说,是由一个太公发展而来的。
  张瑞庆长子是张嘉康。张嘉康妻子包月娥说:“我的公公也是种田的,我的老头子没有种,就放了一头牛。老头子脚摔伤了,不会干活,所以评了地主。会干活的话,地主不会及格(评上)了。田是没有几亩的。以前老头是放牛的,但是他贪玩,拿出5分钱,牛让别人去放,自己去打麻将了。我们结婚很热闹的,还要搭戏台,后来客人来了,在戏台上做操,老头说我来翻个跟斗,结果一不小心,脚摔伤了,拜堂了之后马上送医院。”
  张嘉康儿媳于春玲说:“我公公结婚是18岁,我婆婆是15岁(1947)。当初我爷爷那边是地主,我婆婆那边是富农。以前大屋里面都是张家的,后来分掉了。我们结婚就在墙门楼上,比穷人还穷,因为都分光了。我婆婆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像我婆婆。婆婆比较能干,以前挑便桶都是我婆婆来的。”
  3.张家
  有张桂芳家、张祖芳家、张阿芳家、张财芳家、张明芳家和张如芳家这六户人家。再往上追溯,应是由同一个祖先发展而来的。
  据张富昌的说法,张氏是从张家潭迁移而来的。从家族规模来看,迁移时间较早,至少在清代就已迁来。他们曾想与张家潭张氏联谱,但没有得到对方的同意。
  4.包家
  包氏可能来源于隔壁的包家,主要是三户人家。包祖绿是可考的最早祖先名,是包明生的父亲。包明生、包裕生、包信甫是堂兄弟关系。包明生有二子包杏芳、包裕芳。现存包氏是包明生儿子包杏芳、包裕芳及包信甫儿子包如惠的后裔。
  包康乐说:“包明生的父亲是包祖绿,连我父亲都不知道,仅我知道。包祖绿是有坟碑的。在拆大坟时,那时候是1958年吧,有个碑上有‘包祖绿’三个字,我就有了点印象。后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要扫‘四旧’,我们家里东西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破箱子,把破箱子拿去了,上面写着‘包祖绿’三个繁体字。我记得墓碑也写了‘包祖绿’,我就去对照了,字是一样的,我就知道了,他应该是包明生再上面一辈了,应该是高祖了。后来房子造好了以后,这块碑就没有了。包祖绿肯定是没有钱的,坟小小的。后来包明生生活好了一点,后面包杏芳什么都没有,到我父亲包泉德也是,那时候土地改革了。爷爷(包杏芳)身体不好,是‘大脚风’。天冷也要干活,爷爷的‘地主’都是硬生生干活干出来的,这个‘地主’多辛苦啊。”
  包泉德说:“我爷爷、爸爸都是种田的农民,有六十多亩田,田是从我爷爷手里传下来的,我爸爸又买了一点。家里的房子,有楼房两间、小屋四间,我们生活也很舒服。自己来不及干活的话,也叫人家帮忙做。家里的条件,在村里算好了。我小时候身体也不好,老是生病,加上有财产,交关(非常)快活,没有吃苦。后来就落魄了。”
  5.孙家
  孙家,来源不详。
  孙定根说:“我阿爸(孙阿友)一辈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孙家有两户人家,我阿爸还有个兄弟,就是孙尧定的父亲,他们是两兄弟。过去分家产时,没有儿子是不能分家产的。他没有办法,就托别人买了个儿子来。我伯母做主,就把我卖掉了,我6岁到孙家。到了孙家,分了家产,上代留下来的这些东西,大房小房就这么分掉了。我来的当年,阿爸死了,那边的阿爸老早没有了,尧定母亲还在,我是叫她嬷嬷的,我家妈妈和嬷嬷是俩妯娌,就分家了。共有五间楼房,当中是堂沿,每户两间,这样分的。堂沿是共同使用,过去有很多事情,是在堂沿做的。”
  二、板桥
  俞氏,据俞元根的说法,是来自古林镇北的桂林俞氏。吴升月说:“以前板桥地主有两个,住的都是老楼房,土地改革后分给老农民了。板桥有板桥、三间头、俞家、桥头、蔡家几个小地名。”
  板桥张氏,有几大来源。
  一是奉化张氏。据张忠祺说,传说有兄弟俩张文龙、张文虎迁移到板桥,居住下来。张文龙后代是张杏芳、张德荣、张阿毛、张庆玉、张良惠等。张文虎后代是张阿元的二子张哲生与张如生。据说,张文龙后代发达早,所以有自己的堂沿。张文虎后代发达晚,至1949年才逐步发迹,正要起堂沿时,被定为“地主”。
  二是从田头树下迁来的。
  三是从慈溪迁移来的,如张炳元、张志浩。
  四是从临海迁移的,如张文良。
  三、姜苏
  姜为主姓,其他姓为后来移民。因火灾,部分姜氏迁移板桥居住。
  姜岳祥说:“姓姜的老祖宗是从余姚迁来的。这位余姚人是善于做生意的,常常到处走动,走到这边的荒地,住了一个晚上,觉得这个位置很好,就搭了个棚子。这块地方是荒地,开荒后可以种田,别人不会说他的,政府也不会管的。他回家乡说,这个地方比较好,可以去看一看。这样,来开荒的就多起来了。最早是割完稻以后,用打出来的草盖棚子。后来一点一点富裕了,一点一点地起了房子,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成为一个新的村庄。”
  姜宝根说:“只知道我们姜苏上代是两兄弟,一个是老屋,一个是新屋。两兄弟可能有一些意见不合,不怎么走动,中间有一道墙。我们老屋建得早;新屋着火过,是后来又造起来的,所以它比较新,是后造的,它的屋就更好。我们老屋好也是很好的,四弄两明堂,不用走出去的,这样的弄堂是可以套的。这个屋的年数是老了点,我记得椽子还有一点塌下来,因为年份多了,我爸用树木顶着,力吃在树木上,椽子套在那里脱出来了。”
  姜岳祥说:“我们是新屋的,只有一个弄堂进出,别的地方不能出去的。房子就是这样一个门,周围都围着的。以前不流行开后门,为什么呢?因为贼非常多,开后门就怕有贼进来。我们都是从前门进的,这个弄堂就是这样团团围住的。新屋人多,人气最旺,他们有五兄弟。约有70户人家住在这里,房子有100多间,好好坏坏的都有。以前,姜苏总是着火,特别是新屋,几次着火。老人们说,姜苏不能造两层楼的,造了两层楼就会有火灾。传说是因为高过了旁边的殷浦庙。所以,姜苏是不起楼房的,都起平房,最多加一个小阁楼。”
  姜苏有树德堂,又有中堂。
  姜岳祥说:“我2岁(1934)时,大姜苏发生了史上最大的火灾,烧掉了100多间房。那是冬至的晚上,大家都关门睡觉了。只有我阿娘(奶奶)在,阿爷已经没了,我阿爸在外面打工。我阿娘一看不对劲,隔壁着火了,到每户人家去敲门,叫别人起来。等她敲完门,回到自己家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我阿娘一手领着阿哥,一手抱我,我哥哥那时候已经会走了。大家从弄堂口跑出来,100多间房子都倒掉了,烧了一夜。这一次火灾,没有死人,人都逃出来了,但东西都没有拿出来。这一次大火之后,姜苏村败下来了,人非常少了。
  “以前,国家是不管的。火灾以后,大家没有钱重新造房子,只好投亲靠友去了。有些是大人带着小孩到上海去了,还有到宁波城里去的,等于人都走散了。像我们,就到了板桥,租人家的房。有的人就一边要饭,一边走出去了。上次我遇到一个人,说起来也是姜苏人,着火以后,他跟阿娘讨饭到宁波城里,阿爸在上海做生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人都散掉了。老人在的话,因为祖宗在这里,总会回来看看,如正月初一来拜岁。如姜山的姜氏,子孙辈的人过年要来的。”
  姜善庭说:“当时着火时,我们开始不相信。因为此前强盗来过,也敲过类似的锣声。等火烧着时,我们才相信,但已经来不及了。阿姆用一条棉被裹着我,逃了出来,什么东西都来不及带。随后,我们到了板桥的外婆家居住下来。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外婆因为没有儿子,他们家就成了我们的家。”
  姜锡岳说:“新屋烧掉的地基,全是破瓦片,我小时候仍可以看到。生产队时期,浇成了生产队晒谷场。”姜宝根也说:“我小时,新屋的屋基地都是废墟。老派人是怎么说的呢,意思是那时候有个庙,房子起得比庙高了,就着火了。我们姜苏这个地方没有楼房,都是平房,最多小阁楼,放放杂物,不能住人的。意思是起楼房,起一回要烧一回的。后来到我们手里了,我爸分给我的只有一间小屋,楼上有是有,但不能住人。我一间房子住着也不够,就只能升高一点点,可以开个窗,住住人。因为老派人说,你房子起高了,要被火烧掉的,我也有点怕的。后来才逐步逐步地起楼房。”
  四、杨家路头
  杨家路头有杨氏与孙氏两姓。
  杨国成说:“我爷爷是在杨家路头,就是藕池新村那个牌楼的马路对面。从爷爷、父亲那时候搬过来的。”
  孙氏即孙德荣家族。包泉德说:“藕池另外一个村叫杨家路头,是一个小村,那个地方只有六七户人家,都是穷苦人家,孙德荣家里条件算最好。以前旧社会时老是被抢,吓死了,怎么办呢?他把房子拆了,就到藕池来了。孙德荣家里财产不多,田也不多,但是人缘差,常看不起人家,结果土改时被划成地主了。杨家路头刚好在大路旁边,强盗来得很多,所以搬进了村中。”
  五、西头畈
  畈,或作“板”误,见民国1936年鄞县地图。
  西头畈主要是徐姓,有徐氏祖堂。徐氏祖宗在塘西村,准确地说,应是像鉴桥自然村。
  徐定良说:“父亲(徐德芳)跟着我爷爷种田,种十几亩田。到我出生(1937),壮大了,种二十亩田。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分田了,就是自做户,没有进也没有出。我们是中农,自己种田的。”
  六、田头树下
  这是一个以张姓为主的小自然村,有百忍堂。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洪桂棠
相关人物
洪小康
相关人物
洪友龄
相关人物
盛秀英
相关人物
张小康
相关人物
于布政
相关人物
张家潭
相关人物
张阿章
相关人物
张瑞庆
相关人物
张董庆
相关人物
张嘉康
相关人物
包月娥
相关人物
于春玲
相关人物
张桂芳
相关人物
张祖芳
相关人物
张阿芳
相关人物
张财芳
相关人物
张明芳
相关人物
张如芳
相关人物
张富昌
相关人物
包明生
相关人物
包裕生
相关人物
包信甫
相关人物
包裕芳
相关人物
包杏芳
相关人物
包如惠
相关人物
包康乐
相关人物
包祖绿
相关人物
包泉德
相关人物
孙定根
相关人物
孙阿友
相关人物
孙尧定
相关人物
俞元根
相关人物
吴升月
相关人物
张忠祺
相关人物
张文龙
相关人物
张文虎
相关人物
张杏芳
相关人物
张德荣
相关人物
张阿毛
相关人物
张庆玉
相关人物
张良惠
相关人物
张阿元
相关人物
张哲生
相关人物
张如生
相关人物
张炳元
相关人物
张志浩
相关人物
张文良
相关人物
姜岳祥
相关人物
姜宝根
相关人物
姜苏村
相关人物
姜山
相关人物
姜善庭
相关人物
姜锡岳
相关人物
孙德荣
相关人物
徐定良
相关人物
徐德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
奉化区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
临海市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藕池新村
相关地名
塘西村
相关地名
鉴桥自然村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