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权归农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权归农会
分类号: D235.55
页数: 12
页码: 38-49
摘要: 本文讲述了藕池村在1949年成立了农会与村长,并分配了领导职位。在1951年进行的土地改革中,对村民进行了成分划分和土地重新分配。土地改革后,农会的权力逐渐淡化。此外,还提到了个别人的婚姻变化与土地改革相关。
关键词: 藕池村 农会 领导

内容

一、农会领导村务
  1949年6月,藕池村属布政乡。工作队指导成立村级领导,分为农会与村长。林阿冲为农会主任,姜岳海、张阿毛为副主任,蔡小囡为委员;苏仁甫为村长。姜岳祥说:“那时候我阿哥还在,林阿冲是正主任,阿哥是副主任,年纪还轻。还有张阿毛,他是第二个副主任。”1949年时,林阿冲28岁,姜岳海17岁,张阿毛27岁,蔡小囡40岁,苏仁甫35岁。可见,蔡小囡年龄最大,姜岳海最小。从结婚情况来看,蔡小囡、苏仁甫、张阿毛已结婚,而林阿冲、姜岳海尚未结婚。
  1950年下半年,藕池村土改。1951年4月,土改结束。林阿冲应是1951年4月左右免职的。徐定良说:“后来土改了,田分了,他(林阿冲)就落户了,就没有回去。他没有公心,只顾自己种田,结果入不了党,后来就被排除掉了。”据村档案资料,1952年时,林阿冲为民兵队长,也证明他已不再担任农会主任了。
  1951年下半年,任职七八个月的苏仁甫,因私自出售席草给他村而被撤职,赵大毛接任。吴祝庆说:“赵大毛村长也当过的,但没有当过几天。文化没有,怎么领导群众、推动工作呢?”当时赵大毛31岁,已婚。
  赵大毛之后,是张阿毛接任农会主任。据张阿毛本人填写的档案显示,1951年,张阿毛为农会主任。
  张阿毛至少做到1953年。下面这份材料,字相当漂亮,应是文书陈知远代写的,上面署名与盖章均是张阿毛,时间应在1952年。1953年以后,农会权力淡化。
  1953年,李阿凤为妇女主任。李阿凤是村中第一位妇女主任,但到底何时开始担任,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姜锡岳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即开始了。下面这份档案,可能是李阿凤本人填写的,也确实是在1951年。不过,1980年的档案,却写着28岁,即1956年当妇女主任。
  姜锡岳说:“李阿凤这个妇女主任在我们当地是真正地为人民服务的,这个党员在我们藕池村,在妇女中间讲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共产党员。她没有什么文化,一字不识。我10岁左右吧,经常看见她来走访,下雨天就拿把伞,不像现在的干部老是坐在办公室,那时候的干部都是靠两只脚跑出来的,了解村里的情况。我们土地改革,那时候是县里的一个干部王国华到我们藕池乡里来的,他们关系也是蛮好,她配合工作组做事情。这个人是最正宗的本地干部了,穷也最穷,思想也最好了,就是想着为人民服务,不管下雨天也好,晴天也好,都到处跑的。”
  说及姜岳海入党事,其弟姜岳祥说:“我阿哥是1953年入的党,那时候还是土改队在这里,他做介绍人。那时候他还到天童学习。他在村里当第一任村主任,当了六年。”
  二、土地改革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并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7月,政务院通过并公布了《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再一次确定,农民协会是农民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同时规定农民协会是农村中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
  说及土改事,徐定良说:“土改工作时,我才十二三岁。工作队有两个人,一个姓朱的是学生,是经过国家培训的。后来找对象找了一个‘地主’还是‘富农’的女儿,他职位上不去了,就到供销社当了办事员。另一个是姓常的,部队里来的,土改以后回部队去了。他们两个到村里,土改时,负责评成分,每天都在的。”
  张小康说得更为详细,称:“当时有一套计划,这个自然村怎么评‘地主’‘富农’‘大佃农’‘富裕中农’‘中农’‘下中农’‘吊死中农’‘贫农’‘雇工’,再其他。其他就是田也没有的。就这样一档一档分出来。上头土地改革的人来了,把村里的人都叫过去,成立农会,成立民兵队,把‘地富反坏’都管起来。农会成立以后,保长被控制起来,成了打倒对象,然后开始慢慢土地改革。
  “档次分好以后,一个自然村划到4个‘地主’,最多的有65亩田。这一个村庄只有20亩田,那20亩田也算你是地主,它是这样算的,不是一刀切的。我们藕池有40亩田以上算的地主,还要按他和儿子春季种田、夏收、秋收三季是否参加劳动来算,还要根据是不是放高利贷来判断。被称为‘地主’的,是要被打倒的,因为他们经常剥削人家。
  “第二种是‘富农’,田可能比‘地主’还要多几亩,但是父亲参加劳动,儿子也参加劳动,他们会雇一些人来干活。雇的人就是‘贫农’,是最苦的老百姓,上无瓦片下无土地的人,整年都在‘地主’家里,等于说长期被‘地主’剥削。和‘地主’比,‘富农’是三季最忙时雇人来,农闲了就自己做,这样剥削就少了一些。分得很细。
  “再下面是‘大佃农’了,‘大佃农’的地比‘地主’和‘富农’的少,但是种田的工具都有的,田也缺的,工具也少,但他们脑筋非常好,会放高利贷,把钱借出去。田里苦,放高利贷钱赚得多啊,这样的人也有一部分。也有将农业的工具租借给人家的,这些人称为‘大佃农’。
  “还有‘富裕中农’、‘中农’,地少,东西也有的,就是田少,三季也要雇人的,活来不及做,但是他雇的人是少量的,没有几个人,就雇两三个人做做,这样是属于‘富裕中农’。‘中农’是东西都有的,田也少的,就种点自己吃的,以前用的工具有是有的,虽算是老旧的,一般也能用得过去,不会问人家借,也可以过日子的。也有一部分,是要放高利贷的。再就是‘下中农’了。下面还有‘吊死中农’,分得非常细的。‘吊死中农’,田比中农多,但是工具都坏的,要种田了,都要问人家去借的,要去贷款,他就是田多。但是他经济条件跟人家去比,是比不上人家的。
  “最后是‘贫农’,‘贫农’是在地主家里做工的,上代留下来还有两亩田,我在‘地主’家里干活,这两亩田就带过去种,有时候要车水什么的,这些工具都是用‘地主’的,‘地主’再贴你一点钱。这样的人是‘贫农’。
  “这样划好以后,1951年初开始土地改革了,要‘地主’拿田出来,能肯吗?村里的恶霸弄死过人的,如果检举查实好了,7天以内,就枪毙了。公安局、乡公所的人当时都是到村里住着的。”
  下面是藕池村档案室中存放的1950年土改方案,也可以说这是藕池村最早的文字档案。这份档案用纸是宣纸,已经相当皱了,但质地好,字迹清楚,不得不佩服中国老祖宗发明的宣纸与毛笔的千年寿命。
  当时俞云孝是村文书,负责具体的划成分工作。张杏芳说:“他有点不好意思,把人家划成大佃户,自己当文书倒撇开了,于是把自己也划进去,成了大佃农。大佃农是地主、富农下一档,大佃农是不用‘改革’的。”儿子俞元根说:“其实家中才一间平房,还有一个共用的堂沿。”这样的理解和实际情况相比是有出入的。据1950年的土改档案,俞云孝有自耕地5.2亩,租入28.03亩,租出0.88亩,耕牛2只,农具一副,平屋小间2.5间。就这些条件来说,他确实是符合大佃农标准的。只是划成分的时候,没有想到后面会带来那么长远而巨大的影响。
  说及当时给人帮工的生活,姜岳祥说:“我小时候在村里一开始是给地主(大户人家)放牛,13岁开始放牛,一直到当兵,都是吃人家的饭。土地改革以后,板桥中农俞利康有30亩田,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让我帮助,我就一直帮到当兵前。1954年帮好,我就说不帮了,要去当兵了。土地我有分的,我家里人很多,我父亲那时候还能做,母亲管家里。还有阿哥,阿哥总是去开会,开会的日子很多,有空就来帮忙。我弟弟那时候还小。那时候自己分了十多亩田,我们这里土地特别多,一个人可以分2.74亩田。分了以后,村里还有很多地,那就给富农种,因为富农有牛有犁、有耙。我们地分了以后,也没有牛,只有一把锄头,犁、耙都没有的。我不种,我阿爸种,我阿哥开完会回来帮忙。我当兵去了,也不用种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16岁。我放牛的地方在隔壁村,一边看牛,一边做活。在别人的地方打工,后来就不打了,回到自己的地方。那时候还没有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1951年,1951年分好土地以后,我家里人很多,我在板桥的俞利康家里打工,一直到1955年2月才不做了。那时候帮人家做5个月,可以拿185斤谷。那时候钱比较难赚。”
  张富昌说:“土地改革,我们到地主家里搬财产,地主态度好得很,坐在门口说:你拿那么多东西,别摔倒了。她嘴巴说话,眼泪在流,毕竟屋要分掉,田要分掉,牛也分掉,全部要分掉,只有一张床可以留,土地全部分给贫下中农。”这段话比较有意思,将地主的无奈与强装笑脸,刻画得十分细致。
  被划为“地主”的包泉德说:“那时候家里财产都没收了。不过,共产党也不会让我们饿死,分给我三间房,因为我家人多,我妈妈、爸爸、老婆、三岁的女儿、刚刚出生的儿子,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一个姐姐当时已经出嫁了,有9个人,苦是比较苦。每人分给你2亩7分地,贫下中农分两亩四分,地主分多一点。我们9个人,共24亩3分地。问题是,我们家里一个劳动力都没有,我爸爸不去种,我又不会种,我老婆也不太会种,有两个小孩,女儿才3岁,儿子刚刚出生,家里有两个妹妹,弟弟也只有16岁,那24亩3分地叫什么人去种呢?但是你不做也要做。后来爸爸妈妈死掉了,那时候我只得学会耕地,一切从零开始,种田也学会了,24亩3分地,都得我自己来做,那时候雇工也不行,只得慢慢挨过来。年数多了,结果我身体也锻炼好了。”
  佃农陈存夫说:“土地改革就是分田屋,你有房子的话就不能分了。我分到了,分了一间屋,我之前住的地主房子就分给我了,是上海一个地主(老板)的,姓王,他在上海开店,不回来。房子我们住着,一年要交给他200斤谷,住了很多年。200斤谷交给老板的亲戚,这里他有亲戚在的,住在礼嘉桥,他亲戚会来拿。因为我住着的,所以就分给我了,如果没有住的话,也分不到。贫下中农有一些都分不到,房子没有的话也分不到。藕池地主多,房子多,能分到的人多一点。搬到藕池以后,租房住。房子差一点,100斤谷一年;房子好一点,200斤谷一年。房东姓张,张家没有老公。因为没有老公了,所以也属于中农,那时候叫中农地主。还有大佃农,大佃农是自己劳动。地有三十多亩,自己劳动叫大佃农,如果自己不劳动的,就叫地主。”
  佃农张杏芳说:“房子就是这个老房子,年纪不到,你也分不到东西的,要16岁以上算大人,才可以分东西。我那时候10岁都不到,怎么分啊,分不了。我和我母亲两个人分到一亩多点的田,也种不来,是姐夫来帮忙,他们也是‘五个月头’,种种田是没问题的。”
  周利英转述丈夫叶金康早年的土改故事说:“礼嘉桥那边人家改革了,东西分来很多,别的东西不拿,他(叶金康)就背了两爿晒垫,他想着可以用来晒晒谷。他背了两爿晒垫,重又重死了,从礼嘉桥背到藕池。那个晒垫是晒谷的,长长的。他们捕鱼人不知道,他想以后田分进来了,谷子晒到哪里去呢,那时候还没有这种水泥地,他就想背两爿晒垫来给我。他母亲也总是在讲,真是傻,这么远背两爿晒垫,背得大汗淋漓。他也是老实人,捕鱼人要分到田了,很高兴。”
  新旧政权的变化,也影响了个别人的婚姻。张金菊说:“那时候贫下中农没有屋,土改后每个人分了一间屋,好坏不管,分到算数。老头(林阿冲)最早是外地人,给别人做‘五个月头’,土改时分了他一间楼屋。我找对象,我阿婶跟我妈妈说:对象给她找找,你自己苦没办法,让她轻松一点。我们自己一亩三分田在的,你自己又不会做,这样工钱也不用拿了,叫女婿种了。”
  这份表格,将当时村中的阶级成分写得清清楚楚。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阿冲
相关人物
姜岳海
相关人物
张阿毛
相关人物
蔡小囡
相关人物
苏仁甫
相关人物
姜岳祥
相关人物
徐定良
相关人物
赵大毛
相关人物
吴祝庆
相关人物
陈知远
相关人物
盖章均
相关人物
李阿凤
相关人物
姜锡岳
相关人物
王国华
相关人物
张小康
相关人物
俞云孝
相关人物
张杏芳
相关人物
俞元根
相关人物
俞利康
相关人物
张富昌
相关人物
包泉德
相关人物
陈存夫
相关人物
周利英
相关人物
叶金康
相关人物
张金菊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