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73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戏剧
分类号: J825
页数: 8
页码: 1483-1490
摘要: 本节介绍了宁波市的甬剧、京剧、越剧、甬昆、杭剧和木偶剧等不同剧种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关键词: 戏剧 文化事业 海曙区

内容

甬剧
  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源于清乾隆末年民间小调。道光年间(1821—1850)出现专业性“串客”班。后“串客”改成“宁波滩簧”,又改称“四明文戏”、“改良甬剧”。1950年始,正式定名为“甬剧”。主要演出剧目有《天打张继宝》、《三县并审》、《两兄弟》、《亮眼哥》、《半把剪刀》、《典妻》等。著名演员有傅彩霞、徐凤仙、贺显民、金玉兰、黄君卿、徐秋霞、曹定英、杨柳汀、王锦文等(详见本节专记“甬剧”)。
  京剧
  京剧系传入宁波的外地剧种之一。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京班大四喜自天津来甬演出,著名武生王桂卿等献艺于城隍庙戏台,引起轰动。此后,大春台、大连升、大吉升、新大吉升等戏班和名演员小达子、于菊纪等先后来甬演出,红遍甬城。民国初年,城区有老大鸿寿、宋翔记、老翔记等京班10余家。民国5年(1916),仅从上海、杭州、嘉兴等地来甬演出的京班就达11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荀慧生、盖叫天、麒麟童、周信芳、金少山等相继来甬登台,名重一时。抗战期间,甬上京班大都自行解散,仅剩下老大鸿寿、合记大连升、韩记大连升3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韩记大连升已名存实亡。1950年3月,老大鸿寿改称同心京剧团,1951年与合记大连升合并,组成市合心京剧团。1956年合心京剧团改名宁波市京剧团,上演传统剧目,排演现代戏,新编历史剧。1957年,由筱毛豹主演的新编历史剧《枪挑小梁王》获市首届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1968年8月,剧团调入浙江京剧团。1970年为演出“样板戏”,成立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招收部分学员组成京剧队,先后演出《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杜鹃山》等,还排演现代京剧《杨开慧》。1974年,京剧队又改名宁波市京剧团,1979年撤销,改为市越剧团。
  地、市合并前,境内另有一京剧表演团体“五九”京剧训练班,于1970年5月成立,曾演出《红灯记》、《龙江颂》、《杜鹃山》、《红色娘子军》和《苗岭风雷》等。1976年京训班学员毕业,改称宁波地区京剧团,排演连台戏《宏碧缘》、现代戏《四明传奇》等。1980年参加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韩燕明获演员一等奖,另一人获演员二等奖。1983年地市合并后,改称宁波京剧团,1987年3月撤销,此后境内无专业京剧表演团体。
  越剧
  前身称“小歌班”,俗称“的笃班”。民国4年(1915),越剧创始人之一马潮水等组建的“的笃班”男班首次进城区演出。16年(1927)以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为首的越剧科班进入城区,在国货商场演出,境内始有女子越剧。21年(1932),群英舞台、新凤舞台等女班在境内甬江大戏院、天然舞台等戏院演出。24年(1935),以名演员赵瑞花为首的瑞云舞台戏班以中南大戏院为固定演出场所,连演4年之久。是年夏,以筱丹桂为首的高升舞台戏班正式打出“越剧”牌子,先后在大光明戏院、天然舞台连续演出《少女出世》、《丁郎认母》、《双山救驾》等连台布景戏,轰动甬城。筱后在上海成为越剧明星。随后,“越剧皇后”姚水娟和施银花、屠杏花等名演员相继率班在境内各戏院献艺。抗战时期,女子越剧戏班编演抗战爱国剧目《梁红玉抗金》、《团结壮丁》等。32年(1943),名演员徐玉兰等首次采用文学剧本演戏,在天然舞台上演《黄金与美人》、《弃官迎亲记》、《女钦差》等,久演不衰。35年(1946)初,毛佩卿在天然舞台组班献艺,接连排演《新董小宛》、《筱丹桂自杀记》、《国破山河在》、《明月重圆夜》、《鹤顶红》等新编剧目,走红甬上。宁波越剧不断得以改革和创新,逐渐由路头戏向有文学剧本方向发展。1949年8月,毛佩卿与搭档汪秀贞合作,成立宁波解放后第一家越剧团——佩卿剧团,上演《鹊桥相会》、《林冲夜奔》。之后又推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戏《白毛女》、《闯王进京》、《信陵公子》等。1950年起,城区民营专业越剧团由佩卿剧团1个发展到“雪芬”、“兰春”、“灵江”、“大喜”、“新艺”等12个,其中大部分剧团均设在境内,并在天然舞台、人民剧院、民光电影院、大世界戏院、仓桥戏院、平桥戏院、新甬戏院等剧院轮流演出。同年,境内成立的还有镇海越剧团和学唱越剧的宁波青年文工团。1952年4月,佩卿剧团与新艺剧团合并,成立佩卿姐妹越剧团。1956年初,佩卿姐妹越剧团改为全民所有制,定名为宁波越剧团。1959年,宁波专区越剧团在辖区内成立。1979年9月,辖区成立市镇明越剧团。
  甬昆
  源于昆曲。清乾隆年间(1736—1795),姑苏“正昆”传入宁波.在糅合地方剧种特色和徽戏文武俱全长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特色,故又称宁波昆剧。咸丰年间(1851—1861),甬昆戏班发展至10余家,著名的有顾凤卿创办的老宝凤等。光绪年间(1875—1908)增至20余家,其中犹以老凤台、老绪元、老三绣、老景荣、大庆丰5家著称,被并誉为“五公座”。宁波城乡逢时过节,以能请到甬昆“五公座”为光彩。咸丰至光绪年间,城区有昆曲演员100余人,上演剧目分为传统昆曲、调腔、新戏三部分,著名剧目有《龙门阵》、《玉麒麟》、《狮子岭》等。因昆曲的笛子、调腔锣鼓、做工、话音等皆具特色,清丽高雅,学唱昆曲者日众。民国元年(1912)夏,甬昆班“四明文吉祥”赴沪献演《玉簪记·琴挑》、《钗钏记·大审》、《鸣凤记·斩杨》等剧目,连演数月不衰。8年(1919)后,新编排的武戏增多,常演剧目有《割发代首》等10余出。后因重武轻唱,单求场面火爆,布景绮丽,致使原昆曲唱功日益退化,渐失观众。12年(1923)仅存戏班7家。22年(1933)悉数散班,甬昆在甬从此消亡。
  杭剧
  杭州传入宁波的剧种之一,又名武林歌剧。民国24年(1935)春,杭州春秋社在城区新街大光明戏院公演杭剧时装戏《玲玉香消记》、传统戏《双贵图》等。翌年,在杭剧、甬剧、越剧、京剧、话剧等戏班中招募演员,组建杭班浙东歌剧社、善庆歌剧社,宁波始有自己的杭剧班社。因演出时各唱各腔,故又名“歌剧”。1951年,为求自身发展,扩大演出阵容,原杭剧各班社合并改成胜利歌剧团,团部设在英烈街,以兰江剧院、新甬剧场(天妃宫)为主要演出场所,大世界剧场、天然舞台也经常有演出。1956年改称胜利杭剧团,同年易名宁波杭剧团,当时主要演员有叶桂春(兼团长,老生)、俞少泉(老生)、任君玉(老生)、刘悲笑(小花脸)、夏莉峰(小生)、胡秀娥(小旦)、洪姣娣(花旦)、倪月娥(老旦)等。1956年招收一批青年演员,有柯武松(小生)、徐立娣(花旦)、章武春(小生)、徐玲娣(花旦)。剧团以演老生武功戏、武侠连台机关布景戏为特色,主要剧目有《封神榜》、《平阳传》、《果报录》、《十五贯》、《四进士》、《郭子仪》、《狄青平西》、《七侠五义》。1957年《顾鼎臣》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剧本二等奖,2人获演员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1965年由于剧种缺少个性特色,与市越剧团合组市越剧实验剧团。
  木偶剧
  境内短暂存在的一个剧种。1962年12月,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省木偶剧团分出部分演员支援宁波,成立市木偶剧团。团部设于药行街,并以民乐剧场、大世界剧场为主要演出场所。主要剧目有《追鱼》、《白蛇传》、《哪吒闹海》、《柳毅传书》、《盘夫索夫》、《半夜鸡叫》、《南海长城》、《红珊瑚》、《春到草原》等。木偶戏演出时唱腔以越剧、瓯剧为主,擅演神话剧。木偶剧团常赴杭州、金华、嘉兴、湖州及上海等地演出。1967年停演,1970年撤销,演员改行转业,部分调入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专记
  甬剧
  甬剧的发展历史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清乾隆后期(1780年前后),在田头山歌、“唱新闻”基础上,吸收马灯调、四明南词、犁铧文书等民间曲调,并受苏州滩簧影响,逐步形成“串客”。“串客”一词,是当时宁波市民对农村一些业余说唱者的雅称,其最早演唱的活动范围主要是乡镇、农村。“串客”纯属业余“坐唱”形式,常受邀参加春节“马灯班”及庙会等场合演出,后受“甬昆”、“徽戏”、“乱弹”等剧种影响,始有较原始的表演和简单的伴奏,从曲艺逐渐演变为小戏。道光十年(1830)后,少数“串客”脱离“马灯班”,单独组班,农闲时节作营业性演出。其时演唱的节目有《陆瑞林掏疯藤》、《阿增算命》、《还披风》等,同时还学唱一些社会流行的时调小曲如《荡湖船》等。
  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灾荒和战乱使农村百业凋敝,半专业“串客”难以维持生计,开始成立专业性“串客班”。“串客班”登上舞台最早的地方是宁波西乡辛庄藕缆桥。咸丰十年(1860)前后,进入宁波市区的各“串客班”纷纷演出于茶馆、旅馆、饭店、妓院、赌场。剧目也由半专业时期的40余出,增至72出。内容除揭露封建统治者腐朽生活、抨击封建礼教外,尚有贺喜讨吉利的彩头戏、安神的五通戏,以及趣味性较强的娱乐戏等。
  光绪六年(1880),上海茶馆老板马德芳等见宁波“串客”戏受人欢迎,便邀“串客”艺人邬拾(宁波方言读“尺”)来、杜通尧、黄阿元、李阿集等去沪演出。邬拾来率职业的“串客班”在上海南市区法租界“凤凰台”首演走红,其他班子也相继进入上海茶馆、地场,最多时达20余家。当时上海已有“申曲本滩”(即后来沪剧)、“常锡滩簧”(即后来的锡剧)等新形成的“滩簧”戏,大都采用“起平落”的曲式,与宁波的“串客”唱腔结构基本一致。因此,“串客”艺人追随潮流,将“串客”改称“宁波滩簧”。民国12年(1923),“宁波滩簧”改称“四明文戏”。
  20世纪30年代,尽管“四明文戏”影响很大,一些戏班还组织到杭州、汉口、天津等地巡回演出,但因缺少新编剧目,无法与其他剧种竞争,日趋衰微。为挽救危局,艺人们进行探索。民国26年(1937)初,将原为对子戏的《双落发》改编成可演4小时的大戏,尝试初获成功,成为“改良甬剧”的发端。27年(1938),“宁波滩簧”在艺人大会串中,始称“改良甬剧”。翌年,集中上海各班子主要演员组成剧团,正式以“改良甬剧”名义,在“中南饭店”剧场上演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引起轰动。随后又排演分幕时装大戏(即西装旗袍戏)《空谷兰》、《少奶奶的扇子》等,在已配用舞台布景和灯光的同时,扩大乐队,改革唱腔。此后10余年间,上演西装旗袍戏、清装戏《啼笑姻缘》、《姐妹花》、《金生弟》、《三县并审》等四五百出,首至汉口、天津、南京、厦门等地演出。32—38年(1943—1949),宁波彩霞甬剧团在宁波大世界戏院演出,挂头牌傅彩霞,主要演员还有王宝生、张德元、筱白眼、陈凤英、项翠英、张莉莉等。除演“串客”时期的72出小戏外,还演出《二百十天》、《一本万利》、《万里长城》等剧目142出。但终难挽救衰落,观众日减。
  1949年7月,在上海演出的金玉兰回家乡宁波,与沈桂椿、王文斌的“滩簧”戏班合作,组成宁波解放后第一个职业甬剧团“合作甬剧团”,并在郡庙剧场(民乐剧场前身)上演根据同名歌剧移植的《白毛女》。1950年正式定名为甬剧。5月,徐凤仙、贺显民与沈桂椿、王文斌等合作,成立凤仙甬剧团(宁波甬剧团前身)。剧团以徐凤仙、贺显民、金玉兰、黄君卿为核心,主要演员还有徐秋霞、孙荣芳、沈桂椿、王文斌、张德元等。建团不久,即进行甬剧改革,突破了“宁波滩簧”时期只演生活小戏的局限,创作演出了《上海四小姐》、《多情的少爷》、《牌位成亲》等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同时挖掘整理甬剧大量原有的优美曲调,丰富唱腔,培养新中国第一批甬剧青年演员,如黄再生、余盛春、汪莉萍、汪莉珍等。1952年11月,凤仙甬剧团改为“宁波甬剧团”,演出《罗汉钱》、《田螺姑娘》。1954年首次上演由胡小孩编剧的现代戏《两兄弟》,并先后参加省戏曲会演和华东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得一等奖。《两兄弟》演出的成功,标志着“新甬剧”开始形成第一个创作和演出高峰。演出区域扩大到余姚、上虞、新昌、嵊县、绍兴、杭州、嘉兴、湖州、金华、丽水、象山、三门、天台、临海及上海松江等地。1956—1964年,甬剧团创作和移植改编现代戏60余出,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红岩》、《夺印》、《亮眼哥》、《红珊瑚》、《金沙江畔》、《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培养了郭兴根、全碧水、裘祖荫、俞清根、包赛桃、徐雯霞、陈蔓兮等第二代青年演员,形成宁波“新甬剧”发展第二个高峰。1958年10月,上海数家甬剧团合并为上海堇风甬剧团,上演传统戏《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等,并灌制唱片。1964年4月,市戏曲训练班甬剧班学员毕业,成立甬剧青年队,演出传统戏《双玉蝉》,移植上演现代戏《刘胡兰》、《芦荡火种》、《山乡风云》、《红色娘子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甬剧迅猛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甬剧演员,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甬剧作者和作品,如从写甬剧剧本开始而成为著名剧作家的胡小孩和他创作的《两兄弟》、《亮眼哥》,谢枋的《传家宝》、《姜喜喜》,李捷的《家务事》、《两妯娌》,筱小民(苏立声)的《朝外货》、《心事》,以及宁波“新甬剧”最早的剧作者陈白枫和他的《牌位成亲》、《枪毙袁世伟》等。这些作品使甬剧现代戏创作达到新的高峰。
  “文化大革命”开始,宁波甬剧团和甬剧青年队解散。1972年在市文宣队成立“文工团”,后改为甬剧小分队。主要演员有徐秋霞、全碧水、郭兴根、沈申儿、范亚琴、郎友增等。新招的学员有石松雪、杨佳玲、王坚、沃幸康、陈安俐、张海丽等。先后移植上演了《一副保险带》、《红哨兵》、《鱼水亭》、《海岛女民兵》、《艳阳天》等现代戏。
  1976年,重建“宁波市甬剧团”,金玉兰、陈月琴、王文斌等一批主要演员先后归队。1978年又调回在宁波地区越剧团工作的原甬剧青年队主要演员曹定英等一大批甬剧演员。1977—1981年,先后演出现代戏《何陈庄》、《枫叶红了的时候》、《泪血樱花》、《少奶奶的扇子》、《返魂香》、《茶花女》、《魂断蓝桥》、《魂牵万里月》等,并重新上演《亮眼哥》、《雷雨》、《日出》、《半把剪刀》、《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啼笑姻缘》等甬剧优秀剧目,以及由胡小孩、谢枋、天方3人合作编剧的新编古装剧《三篙恨》。甬剧发展又进入繁荣时期。剧团培养了第三代演员曹定英、杨柳汀、卓胜祖、王利棠、应礼德、钟爱凤、郑顺琴等人,在此同时,第四代演员石松雪、杨佳玲、王坚、沃幸康、陈安俐、张海丽等亦相继成长。曹定英、杨柳汀和石松雪等先后成为甬剧骨干。1980年由曹定英、杨柳汀主演的《泪血樱花》选场参加省专业剧团青年演员会演,曹定英获一等奖,杨柳汀获二等奖。曹定英还在此前出席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是年创办甬剧艺术培训班,由袁孝熊、沈瑞龙负责,共招收男女演员30名,除聘请金玉兰、徐秋霞、黄君卿、王文斌担任主教外,还聘请上海著名甬剧演员徐凤仙等授课。1983年上演由天方、杨东标编剧的现代戏《浪子奇缘》,在获省首届戏剧节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之后,又获文化部、中国剧协举办的“1982—1983年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创作奖”。1984年,甬剧第五代演员周一庭、王锦文、陈莎莎、贝文琴等在甬剧艺术培训班毕业后进入甬剧团,并开始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1987年剧团带着由天方编剧的《荡妇》、王信厚编剧的《马马虎虎》两个剧目参加省第三届戏剧节,两剧均获剧本奖和优秀演出奖,曹定英获演员一等奖。1989年,王信厚编剧的《秀才的婚事》和天方编剧的《爱情十字架》均获省第四届戏剧节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石松雪、杨柳汀、卓胜祖获演员一等奖。次年,以上两剧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双获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同年,由苏立声、余盛春编剧,王犁导演,陈莎莎主演的3集清装甬剧电视连续剧《田螺姑娘》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市甬剧团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一级剧团。甬剧作为地方戏和小剧种在全国扩大了知名度,为新时期甬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甬剧在创新与发展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宁波当地剧作者的剧本创作形成高峰,涌现出一大批反映当代生活、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新作,如《罗科长下岗》、《邻舍隔壁》、《宁波人在香港》、《风雨一家人》、《好母亲》和大型音乐剧《桑兰》等。其中创作于1995年的《罗科长下岗》获省第六届戏剧节优秀剧本奖等4个奖项,并获1995年浙江省、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创作于1997年的《宁波人在香港》参加省第七届戏剧节,获优秀剧本奖等9个奖项;创作于1998年的《风雨一家人》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创作于1999年的《桑兰》、《好母亲》,在双获市1999—2000年度“优秀文艺作品奖”后,又双获市“五个一工程”奖。为争取更多甬剧观众,剧团既送戏下乡,又勇闯市场,在全省各地农村巡演,还赴上海、香港等地演出《天要落雨娘要嫁》、《风雨一家人》、《人生起跑线》、《桑兰》等。《桑兰》先后演出逾500场,创单剧演出场次纪录。为使甬剧传统优秀剧目发扬光大,剧团录制了首部甬剧卡拉OK带和CD光盘,收录了《半把剪刀》、《亮眼哥》、《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剧目中的优秀唱腔。随后,又将《天要落雨娘要嫁》、《风雨一家人》、《阿寿哥》、《荡妇》等摄制作成VCD并公开发行,推广和保存了甬剧精品。90年代中后期,在甬剧唱响“主旋律”的影响下,群众业余演唱甬剧形成热潮,市戏剧家协会先后举办两届甬剧票友大奖赛,促进甬剧的流传和普及。但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地方戏曲逐渐衰落的局面仍难逆转,与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的繁荣相比,甬剧仍未真正走出低谷。
  进入21世纪,甬剧在艰难的探索中前进。2001年,由市甬剧团国家二级演奏员(主胡)董阳焕历时30余年编著的《甬剧音乐》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对甬剧音乐的渊源、结构旋律及甬剧唱腔的音域、运气等方面进行理论阐述,并收录大量甬剧不同时期代表性剧目的优秀唱段,填补了甬剧音乐史研究的空白,对甬剧的传承发展与改革提高具有促进和参考作用。为打造新的甬剧精品,走“都市化”和“现代化”道路,2002年聘请上海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中央戏剧学院著名导演曹其敬等,根据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创排了新甬剧《典妻》。该剧在戏剧内容上,强化原作女主角“妻”悲剧性命运的社会因由,赋予当代人的文明意识和审美理念;在表演形式上,一改“滩簧戏”重唱轻做、不讲究身形动作的传统,引进现代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讲究典雅、唯美、规范,“为地方剧种如何在新时期走出一条新路子提供了借鉴之处”(《人民日报》评论语),“全方位的更新使甬剧艺术脱胎换骨,审美上也达到了新高度”(《解放日报》评论语)。《典妻》获省第九届戏剧节新剧目大奖,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九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浙江鲁迅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全国戏曲最高学术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主要演员王锦文获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4年4月,《典妻》剧组出访欧洲,甬剧第一次走出国门。
  甬剧的艺术特色
  以演现代戏见长从“串客”时期的“七十二出小戏”,到上海的“宁波滩簧”、“改良甬剧”,再到解放后宁波的“新甬剧”,甬剧题材主要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情状,以普通民众为主人公,很少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甬剧具有的平民意识,使它只表现普通民众的生活,没有对帝王将相的描写。即使是那些近代戏、清装戏,也应属于“现代剧”的范畴。甬剧向其他剧种、其他艺术学习借鉴,迅速提高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吸收快,创新快。与其他历史悠久的剧种如擅演历史剧的京剧、豫剧等相比,更趋通俗化、大众化,内容更适应市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水准。甬剧作品的题材大都具有新闻性和趣味性,生活气息、乡土风味浓郁。早期传统剧目对于妇女婚姻生活的不幸遭遇,以及都市商埠的淫风陋俗,形形色色小市民的勾勒,具有独到之处,但亦存在人物程式化、类型化倾向。
  表演“活灵活现” 甬剧表演既有话剧的成分,又有传统戏曲的内涵,因此被人们称作“话剧加唱”。表演来自生活,善于表达人物内在的感情,又十分注重在人物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基础上追求艺术真实。表演风格上,“串客”时期大都具有“插科打诨”的场面,十分夸张和幽默。“改良甬剧”时期大量上演西装、旗袍戏,内容反映城市人民生活,风格渐趋细腻和含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代甬剧艺术家的努力探索实践,逐渐演绎成现代甬剧既夸张又含蓄的表演特色,同时,在形成以话剧表演为主的演剧路子基础上,吸收多种戏曲的表演手段并有机融合,在表演实践中不断和谐统一,建立起了甬剧艺术自身的表演体系。
  角色分工不严格固定 甬剧一般无角色制。早期“串客”角色只分生、旦、丑,演出以“丑角”为主;生、丑有专门的称呼。一般“小生”称“清客”,“丑角”称为“草花”,而“小旦”仍叫“小旦”。“清客”又可分“正清客”与“小清客”。“正清客”一般扮演30岁以上的角色,“小清客”扮演30岁以下的角色。“草花”也分“正草”和“帮草”两类,其中“正草”以演“丑角”为主,“帮草”一般只演次要角色。“旦角”亦有“上旦”和“下旦”两类。扮演已出嫁的妇女为“上旦”,扮演未出嫁的姑娘称“下旦”。“宁波滩簧”时期,角色基本沿用“串客”时期的表演。直到“改良甬剧”时期,上演时装戏和清装戏,甬剧才有大致的角色行当分工,在原生、旦、丑的基础上增设老生、老旦,但常不严格,不固定。解放以后,甬剧的角色基本上向话剧学习,依人物性格而定,每个演员仅有大致戏路。
  舞台美术由简到繁 服装上,早期“草花戏”中一般丑角头戴白帽罩,上穿大襟衫,下围竹布裙;有的则戴毡帽,穿蒲草鞋。在一些“清客戏”中,文人多着长衫,戴红顶子的瓜皮帽,穿“双根梁”鞋。老生戴红缨帽,穿外套;老旦扎包头,梳羊角尖,穿清装上衣,下系长裙。20世纪30年代末,旦角始穿旗袍和“摩登”高跟鞋,有的还穿戴其时的流行服饰如晚礼服等登台演出。演员服装基本上不讲究人物角色的生活年代。直到“改良甬剧”时期,演员才真正开始注意服饰的舞台效果。解放后,始重视服装造型及服装用料,不仅宽窄适当并按体型裁剪。官服裤子、内箭衣、红缨帽的用料更为轻柔考究。女性服装则大都用绫、罗、缎、纱、纹料,多取织锦暗花,并予以高开衩,使之显露女性身段曲线;有的还适当减狭阔边,配以百褶裙。初时演员的化妆和道具十分简单,丑角只用白粉画鼻梁,手拿竹篮或肩挑货担;旦角化妆除戴头面外,一般仅用水粉,而眉毛多用毛笔描画修饰;条件简陋的甚至仅以红纸沾水涂敷脸面,又以镬底灰作煤黑。一般都手拿手帕。老生则以描绘、粘贴来代替髯口,以表示皱纹和胡须,手里的道具仅一把芭蕉扇而已。直至“四明文戏”时期,旦角才始用铅粉打底,以块状胭脂涂唇晕脸。50年代后,甬剧化妆开始用上油彩。因现代戏剧情之需,原本只为起装饰和衬托作用的道具,成为戏剧矛盾展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初时甬剧,不设布景。40年代至解放前,出现机关布景,如《田螺姑娘》中的“水缸出人”、“螺壳爆炸”等。其时“最负时誉的民间画师是王云林,所绘景物,追求立体透视,尤其是一些器皿杂物,四米以外,几可乱真”(许滔《甬剧舞台美术》)。解放后,甬剧舞台美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更加重视布景灯光和音响效果的综合运用,逐渐形成了虚实相间、以实为主的舞美特点。有较大影响的布景设计作品是1964年李荣根、周东昭设计的甬剧现代戏《老冤家》。此剧采用小型景片局部迁换,通过无缝纱和多层次的色光(当时还没有投影幻灯)来展示天幕远景、近景和中景,部分树枝、花丛、粉墙,用纸扎、堆塑、三合板粘合。这些布景在灯光的配合下效果逼真。其他较有影响的布景作品有周东昭设计的《天要落雨娘要嫁》、《半把剪刀》、《亮眼哥》,张咪康设计的《爱情十字架》,周本义设计的《典妻》等。其中《天要落雨娘要嫁》获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优秀设计奖,《爱情十字架》获省第四届戏剧节舞台美术一等奖,《典妻》获第十五届“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舞美奖”。
  语言幽默,唱腔丰富 甬剧语言、唱腔极富特色,民间语汇丰富,多用俚语俗语,比喻风趣逗人,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如“荷花开来出莲蓬,吃发螂手柯白刀做厨工,灶堂里厢烧火娭姆是毛毛虫,一日到夜‘扑笃、扑笃’打瞌盹”、“赌场里头莫去张,人家铜钿莫看相”。又如“阿拉屯在城隍庙隔壁,雷雨落了七日,脚梗饿得笔直”。唱腔与语言十分契合,不仅琅琅上口,而且节奏紧、速度快、变化多,尤其是大段无伴奏清板,有的一段竟达一二百句。甬剧虽无大型曲牌和成套锣鼓经,但曲调十分丰富,据徐凤仙《甬剧探源》整理共有92种。其中来自民间的曲调如马灯调、紫竹调、杨柳青、一匹绸、七朵花、九连环、十八摸等计80种,来自传统曲牌类的曲调如傍妆台、将军令、万年欢等计12种。音乐属“滩簧腔”中的“花鼓滩簧”类(或称后滩),是板腔体曲调与曲牌联缀体的混用,其结构主要由基本调、四明南词调、二簧和民歌小调4部分组成。根据板式和速度变化,基本调又可分为“老基本调”、“新基本调”和“流水”三类。“串客”早期中有“老基本调”。至“改良甬剧”时期因上演西装、旗袍戏,剧中所描写的人物大都是多愁善感的少爷小姐姨太太之类,原有的快节奏“老调”已无法表现剧中人物较复杂的思想感情,于是便有贺显民等一批甬剧改革的先驱们兼收并蓄而创造的“新基本调”。解放以后,甬剧主要演出现代戏。为更好塑造人物形象,宁波、上海的甬剧团先后重新启用“老基本调”。这样新、老调结合,形成了现代甬剧的音乐风格。一些近代戏、清装戏仍以唱“新基本调”为主,但“四明南词调”、“二簧”和“民歌小调”等,则一直沿用至今。
  乐队体制中西混合 甬剧乐队的体制亦随着甬剧的发展而发展。“串客”时期,乐队伴奏只有一副鼓板、一把板胡和一面小锣。“四明文戏”时期,乐队人数增至5人,添加了琵琶、小三弦。“改良甬剧”时期,曾同时启用民乐、西乐两个乐队。伴奏唱腔的民乐队一般有7人,主要乐器有二胡、反档二胡、箫、琵琶、扬琴、小三弦、鼓板。西乐队则用小提琴、萨克斯管等演奏当时的“流行歌曲和乐曲”作为配乐。解放后,甬剧乐队配备更趋科学合理,乐队演奏员增到8~10人,主要乐器有鼓板、主胡(二胡)、小提琴、反档二胡、扬琴、柳琴、琵琶、小三弦、箫、大胡、笛、唢呐等。现宁波市甬剧团乐队为小型中西混合乐队,演奏员增至12~14人。主要乐器增加了西洋乐器长笛、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在一些现代戏的演出中还常会临时增加一些富有时代色彩的新乐器,如双排键、电吉他、电倍司等。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彩霞
相关人物
徐凤仙
相关人物
贺显民
相关人物
黄君卿
相关人物
徐秋霞
相关人物
曹定英
相关人物
杨柳汀
相关人物
王锦文
相关人物
王桂卿
相关人物
小达子
相关人物
于菊纪
相关人物
宋翔记
相关人物
荀慧生
相关人物
周信芳
相关人物
韩燕明
相关人物
施银花
相关人物
屠杏花
相关人物
赵瑞花
相关人物
筱丹桂
相关人物
姚水娟
相关人物
徐玉兰
相关人物
毛佩卿
相关人物
汪秀贞
相关人物
顾凤卿
相关人物
叶桂春
相关人物
俞少泉
相关人物
任君玉
相关人物
刘悲笑
相关人物
胡秀娥
相关人物
倪月娥
相关人物
柯武松
相关人物
徐立娣
相关人物
章武春
相关人物
马德芳
相关人物
杜通尧
相关人物
黄阿元
相关人物
李阿集
相关人物
王宝生
相关人物
张德元
相关人物
陈凤英
相关人物
项翠英
相关人物
张莉莉
相关人物
金玉兰
相关人物
沈桂椿
相关人物
王文斌
相关人物
孙荣芳
相关人物
黄再生
相关人物
余盛春
相关人物
汪莉萍
相关人物
汪莉珍
相关人物
郭兴根
相关人物
裘祖荫
相关人物
俞清根
相关人物
包赛桃
相关人物
徐雯霞
相关人物
陈蔓兮
相关人物
李捷
相关人物
筱小民
相关人物
苏立声
相关人物
陈白枫
相关人物
袁世伟
相关人物
全碧水
相关人物
沈申儿
相关人物
范亚琴
相关人物
郎友增
相关人物
石松雪
相关人物
杨佳玲
相关人物
王坚
相关人物
陈安俐
相关人物
张海丽
相关人物
陈月琴
相关人物
卓胜祖
相关人物
王利棠
相关人物
应礼德
相关人物
钟爱凤
相关人物
郑顺琴
相关人物
袁孝熊
相关人物
沈瑞龙
相关人物
杨东标
相关人物
周一庭
相关人物
陈莎莎
相关人物
王信厚
相关人物
董阳焕
相关人物
罗怀臻
相关人物
曹其敬
相关人物
王云林
相关人物
许滔
相关人物
李荣根
相关人物
周东昭
相关人物
张咪康
相关人物
周本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嘉兴市
相关地名
草市镇
相关地名
小市镇
相关地名
大市镇
相关地名
姑苏区
相关地名
金华市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
田头乡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
上虞区
相关地名
新昌县
相关地名
绍兴市
相关地名
丽水市
相关地名
象山县
相关地名
三门县
相关地名
天台县
相关地名
临海市
相关地名
松江区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包头市
相关地名
花丛镇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甬剧
相关专题
京剧
相关专题
越剧
相关专题
甬昆
相关专题
杭剧
相关专题
木偶剧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