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192 / 1011
2866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二三年左右,是兰州水烟厂的极盛时代,由于产销畅旺,获利较厚,当时开厂营业者达一百三、四十家;到一九二八年,因国民军入甘与当地军阀争夺地盘,全国各地又连年发生战争,交通阻塞,运输困难,加以税收差徭繁重,并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给水烟业带来了...
2867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兰州水烟业,在经济上虽有其一定的重要意义,但由于本身具有封建的保守性,在生产上一直是设备单陋,技术落后,长期采用手工业操作,限制了生产的向前发展。据调查制烟工人最多时共为六、七千人,年产水烟曾达到四万担左右,资本也增至八百多万两,这是按照最...
2868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经营水烟业的向有申帮、兰帮之分,申帮多是陕西同、朝人,又称同、朝帮,兰帮多是皋兰人和榆中人,又称兰州帮,也称本地帮。各帮开设烟厂,定立字号,大体分为总号、分号、支号及驻庄等层次,总号一般设在兰州,分号多设在西安、上海,支号设在南通、苏州、石...
2869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作为水烟原料的烟叶,是由农民辛勤培育出来,提供烟厂生产著名的青、棉烟丝,运销全国各地,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的。但是,烟厂在收购烟叶上,不唯不公平合理地交易,反而勾结牙行(经纪人),千方百计地欺诈和剥削农民。烟厂收购农民的烟叶、开价、付款等,...
2870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甘肃特种工艺刻葫芦,创始于清光绪年间,有王裁缝(佚名)者,首镌花草;民国初年,来银娃、王洪儒(或鸿武)等,继刻刀马人物与名胜风景,均系儿童玩具,售诸街市。及至张广建督甘时期(国民三年——十年),张提倡各种工艺,作为官厅送礼之用,于是刻葫芦复...
2871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在“海乙”制①建立以前,临夏地区的清真寺以南关大寺建立最早,相传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相继建立的有小西关寺(又名城角寺)、华寺、祁寺、王寺、下二社寺等称为“六大寺”。其后有由西关寺分出的大西关寺;下二社寺分出的上二社寺;祁寺分出的北寺和西寺。...
2872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秦怀玺先生在《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所写《孙连仲在甘、青的一鳞半爪》一文,有几个地方与事实不符,特为订正如下。
2873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贺凤梧《一九二七年的凉州大地震》一文中说: “大云寺的塔,相传是晋代张天锡所修建,清应寺的塔,名姑洗塔,相传是周敬王时的阿育王所修建(五凉志),……震后两寺的庙宇一齐倒塌,两座古塔也被震为数段。”又云“大云寺内有...
2874
封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 类型: 封底
2875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 类型: 封面
2876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 类型: 目次
2877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 类型: 版权页
2878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王维舟同志是我党一位优秀的党员,他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朴素,关心同志,很受广大群众、战士和干部的爱戴,毛主席曾给他亲笔书赠“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题词。我曾在他的身边工作过将近五年,亲眼看见过他呕心沥血、艰苦创业,...
2879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董邦参加红军长征前后的回忆的事迹。
2880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甘肃遭到了极大的荒旱,真是到处饿殍,哀鸿遍野。地主家粮食满囤不给长工吃, 经常给我喝野菜糊汤。一九二九年春天我饿得难受,心想如果这样下去,只有饿死一条路。有天趁着一位姓陈的长工上山掐苜蓿的时候,我和他商量一道去城里吃粮当兵。我们投到冯玉祥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