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舟同志在庆阳的几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854
颗粒名称: 王维舟同志在庆阳的几件事
分类号: K294.2
页数: 11
页码: 1-11
摘要: 王维舟同志是我党一位优秀的党员,他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朴素,关心同志,很受广大群众、战士和干部的爱戴,毛主席曾给他亲笔书赠“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题词。我曾在他的身边工作过将近五年,亲眼看见过他呕心沥血、艰苦创业,为老百姓办事,关心群众,热爱战士的许多动人事迹。至今回忆起来,犹如昨天发生的一样,他的音容笑貌,不时在我的脑子里浮现。
关键词: 文史 资料 王维舟

内容

王维舟同志是我党一位优秀的党员,他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朴素,关心同志,很受广大群众、战士和干部的爱戴,毛主席曾给他亲笔书赠“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题词。我曾在他的身边工作过将近五年,亲眼看见过他呕心沥血、艰苦创业,为老百姓办事,关心群众,热爱战士的许多动人事迹。至今回忆起来,犹如昨天发生的一样,他的音容笑貌,不时在我的脑子里浮现。
  (一)三八五旅是一九三七年冬天到庆阳的,当时我是个十五岁的娃娃,家里很穷,母亲在地主家当保姆。一九三八年三月在生活的逼迫下,我参加了八路军,参军后被分配到三八五旅政治部民运科工作,经常能够见到王维舟同志。到了一九四一年,我又调去给王维舟同志当警卫员,一直到一九四五年。
  王维舟同志是四川省宣汉县人,生于一八八七年。他早年就投身于中国人民的伟大解放事业,参加过辛亥革命。九二〇年他参加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不久到苏联学习,回国后参加了吴玉章同志组织的“赤心社”。一九二七年由朝鲜共产党转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革命武装斗争。
  三八五旅来到庆阳时,旅部设在庆城北关田家城,旅部下设好几个机构,有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教导营、野战医院等。那时,部队的生活、住房等方面都有很多困难,特别是部队的驻地营房,都要借老百姓的房子。在这种情况下,王维舟同志和干部战士商量,要自力更生,并亲自带领干部战士打窑洞,解决部队的住宿问题。他年过半百,精神却是那么的饱满,扛上镢头铁锨到工地和战士们一块铲土,打窑洞。有一次,教导营的战士刷崖面,他扛着镢头来到了工地,崖面上有一个马鞍形的土峁, 他看了看说:“你们离远点,让我来放鞍。”说着就拿着锹头上坡。我怕首长有危险,就拉着他的手说:“首长,你是五十岁的人了,这么陡的坡还是让我来干吧。”王维舟同志风趣地笑了笑说:“你干,你那么大点个子能干,我怕危险,难道战士们都不怕危险吗? ”说着就爬上土坡,抡着镢头干了起来,一会儿就把马鞍形的土峁放掉了。大伙儿见首长干活这样认真,劲头更大了。 就这样,在王维舟同志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冬春的苦战,终于在麻家湾、田家城等地打出了一百多孔窑洞,解决了部队住房问题。王维舟同志不论干啥,都是亲自带头,战士们都赞颂他的实干精神。一九三九年,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的军民生活非常艰苦。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发出了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王维舟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组织干部战士在旅部直属机关办起了词养场、 木匠坊、铁匠坊、豆腐坊、“八一”商店、联合厂等,以实际行动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他经常到西道坡(现在庆阳县法院所在地)联合工厂纺线,一纺就是多半夜,而且纺得又细又长,战士很佩服王旅长纺线的技术。他不仅亲自纺线,还带领干部战士开荒种地,亲自选择地块,虚心向当地老百姓请教,看哪块地能种,应该种些什么,并不占老百姓的一亩好地。因此,部队选择的地块都是群众不种的乱石滩,石头多,土质差,用锹头挖非常吃力。他和战士们商量,借来了铁钎、铁棍撬掉石头,然后一镢一镢地开荒。他还和小伙子们比赛,看谁开得地多,谁的干劲大。就这样,当年就开出了上百亩荒地,除种庄稼外,还种了黄瓜、茄子、白菜、西红柿、小葱等,秋后庄稼收成很好,果实累累,解决了部队的生活困难。
  王维舟同志不仅有一股艰苦创业的精神,而且还有一股实干精神,对干部战士教育很深。
  (二)关心群众疾苦,爱护群众,是王维舟同志的一贯品质。王维舟同志虽然担任旅长,但没有一点官架子,总是那样平易近人, 脸上时常挂着慈祥、善良、忠厚的笑容。他心肠好,性情温和, 态度和蔼,当地老百姓都亲切地叫他“王善人”。
  说起他这“王善人”的外号,还有一段来历。一九三九年六月的一天中午,我刚吃过饭,在院子溜跶,王维舟同志来到我的身边,拍着我的肩膀亲切地问:“小李子,吃过饭么?”我回答说吃过了。他就对我说:“炊事员很辛苦,现在没事,咱们下河给挑两担水吧。”我答应了一声,就跟着他挑水去了。
  当我们把水挑到城墙下休息时,忽然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个衣服楹楼的孩子在城墙上挖什么东西。王维舟同志每逢见到老百姓,不管是大人娃娃,总是热情地问寒问暖,于是他放下扁担,走到那位妇女跟前问:“老乡,你挖啥呀?”那位妇女回答家里没有吃的了,她见我们是军人,便激动地说:“你们是八路军吗?我见过八路军,八路军是好人,只有八路军才自己挑水。” 我听后正要回答我们就是八路军时,王维舟同志却接上话头说:“城墙上怎么能挖出吃的呢? ”那妇女见问,就从篮子里取出一块土疙瘩说:“就这个,这叫‘白板土’,人饿极了时咬上几口充饥。”王旅长听了难过的点了点头,他拉着那个小孩子的手说:“这东西吃不成,到我们家去。”王维舟同志和我挑着水,领着那位妇女和小孩回到了旅部后,就热情地把她们母子招呼到自己家里,倒了两碗水,让他们坐下喝,然后又叫我到伙房里取来几个蒸馍。那妇女见旅长对他们如此热情,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连蒸馍都忘了接,只是一个劲地看着王旅长。那小孩看来已经很饿了,急忙拿起一个蒸馍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王旅长坐在凳子上,抽着烟和那位妇女拉起了家常。原来, 这位妇女是莲池村里一户地主的佃户,她丈夫史华是民兵营长, 在延安学习去了,家里有五个孩子,四男一女,都还很小,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打下的粮食大部分缴了地租,时常揭不开锅,没法子就靠糠和酸枣磨下的炒面,再没法子,就捋些榆树叶和城上的 “白板土”和着吃,全家七口人仅有一床破被,生活十分贫穷。
  王旅长听了那位妇女的诉说,难过地说:“老乡,我们的政权刚建立,群众的生活还很苦,特别是乡下的农民,缺吃少穿的人很多,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逐步解决。”旅长说着写了 —张纸条,大意是:要庆阳县政府给这位妇女五斗米和一些钱,先解决无米之炊。旅长把条子写好后交给我,让我领着那位妇女去县政府办理。接着,他又把自己孩子的旧衣服取来给这个孩子穿在身上。那位妇女感激地说:“你们八路军真是好人,这孩子从生下来还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哩!请把你们的姓名告诉我,我们以后好报答。”王旅长笑了笑说:“我们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的队伍, 记住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就是了。”这妇女听后嘴里喃喃地说:“毛主席……共产党……”于是,我就领着那位妇女到县政府, 领了粮和钱。一路上,那位妇女一再要问王旅长的名姓,我告诉他说:“他是咱们八路军三八五旅的旅长,叫王维舟,四川人。” 那妇女听后嘴里反复默念着旅长的名字,连连说:“善人,真是善人! ”从此“王善人”的称呼就在老百姓和干部战士中间很快传开了。那时候的老百姓,只知道世上有善人、恶人,他们把那些为人民办好事的称善人,把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地主恶霸叫恶人,老百姓把王旅长称善人的真正含义就在这里。
  还有一件事,想起来也真叫人感动。
  那是一九三八年夏季的一天,我们警卫班的战士跟随王旅长到离城不远的一个村子,给老乡割麦子。临走前,他一再给我们叮咛:干活时一定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进村后,我们知道有一户老乡家里劳力少,忙不过来。我们和王旅长就向这个老乡的地头走去。来到地头,只见那老乡一个人在汗流夹背地割着麦子。王旅长用浓重的四川话向那位老乡说:“老乡,我们给你割麦子来了。”老乡一听喜出望外,满面笑容地迎上前来,高兴地拉着我们的手,不知说啥才好,只是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王旅长风趣地说,“还没割哩,有啥谢头呢! ”说完,就和我们一起你追我赶,说说笑笑地干了起来。
  将近中午时,我们和旅长在地头一棵大树下休息,吃着带来的干粮,喝着开水。这时,那位老乡笑容满面地从村里走来了,手里提了个篮子,里面装着十几个鸡蛋和油烙饼,忙着招呼我们,塞到我们的手里硬让我们吃。旅长一边推让,一边解释说: “我们是毛主席领导的队伍,有纪律。再说我们刚吃过干粮,还不饿。”硬是一个也没吃。那位老乡拿着馍和鸡蛋,激动得直流泪。
  下午干活时,一个战士不小心弄坏了老乡的一把镰刀。王旅长看见后,就要这位战士去赔钱。那位老乡见我们干活不吃饭, 损坏了镰刀还要赔,就说:“这象什么话,给我家干活不吃饭, 坏了把镰刀还要赔。”说什么也不行。王旅长这时又向那位老乡解释说:“八路军是为人民服务的,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是规矩。”硬是让那位老乡接了钱。老乡高兴地说:“没想到,天底下还真有这么好的人!”(三)王维舟同志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群众,想着人民,替人民说话,为老百姓办事。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有了难处就找他,有什么冤仇也找他谈。他虽然工作很忙,但总是热情予以解决。
  —九四二年的一天,我正在旅部院子里闲坐。这时,门里走进一个头发斑白、拄着拐棍的老大娘,脚步蹒跚行走艰难的向我走来,呻吟着问:“小伙子,王旅长就住在这吗? ”我问那位老大娘:“老大娘,你找他有话说,还是捎信? ”老大娘望了我一银,吃力地伸过脖子说:“我是找他来治病的。”我一看,原来那位老大娘脖子上长了一个痈疮,红肿溃烂,流着浓血。我心想王旅长工作很忙,你这老大娘真怪,治病也要找旅长,故意哄她说旅长不在。谁知道王旅长却闻声走了出来,问是怎么回事。我忙向王旅长汇报,说这个老大娘脖子上生了个痈疮,来找你治病。 王旅长一听,急忙上前搀扶着老太太走进了他的办公室,然后倒了一杯开水递到她的手中,热情地问起老大娘的病情。老大娘激动地含着泪说:“前几月我害下了这痈疮,越长越大,没钱治疗, 一直拖到现在,痛得难受呀!麻烦你们帮我治治。”王旅长听后,立即派我把老大娘领到旅部野战医院。到医院后,经大夫诊断要动手术,可医院的设备条件差,做这样的手术还不行。王旅长知道后又立即向延安中央医院发了电报,要求派大夫来为这位老大娘治疗、动手术。中央医院收到电报后不久,就派来两名大夫,其中一名还是苏联的外科大夫。经过十几天的精心治疗,终于为这位老大娘治好了病。老大娘住院期间,王旅长还多次到医院看望,送好吃的,使这位老大娘非常感激,不住地说:“王旅长,你真能为咱老百姓办事。”一九四三年,一次王旅长到华池县大凤川检査部队开荒种地情况。路过一个村子时,看见一位老乡站在西瓜地头,顿足捶胸,边生气,边骂街。王旅长急忙从马上跳下来,上前询问情由。 老乡说他辛辛苦苦种了十几亩西瓜,昨天晚上,不知哪个断了肠子的给他提了蔓,毁了瓜,他一家人就指望着这十亩瓜,这下可怎么办呢?说完哭了起来。王旅长听后十分生气,走上地畔一望, 十亩西瓜,东一堆,西一堆,瓜蔓和没熟的西瓜摆了一地。他就安慰那位老乡说:“老乡不要难过了。我们决不能让好人受委屈,我替你到区政府告状去! ”随后,我们策马来到了新堡区政府。他亲自找见区长,把这件事作了反映,并要求政府马上调査清楚,严肃处理,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西瓜,不能让坏人损害。
  当我们从大凤川回来路过新堡区政府时,王旅长又问起这件事,区长向他从头到尾作了汇报。原来,在那位老乡的村里,有一个人和他心眼不和,阐了纠纷,借机报复,毁了西瓜。区政府査清后,让那个人全部赔偿了十亩西瓜的损失,并向受害者赔情道歉。当地群众知道王旅长为老百姓吿状的事,都交口称赞。
  王旅长不但为老百姓办事,对同志更是关怀备至,暖如春风。在三八五旅里,干部与战士上下级之间,都充满了同志友爱,手足深情。有一次,旅部“八一”商店主任汪银祖同志,因年龄大没成家,思想开了小差,借故有病,卧床不起。王维舟同志知道后,亲自去看望他。汪银祖见旅长来看望他,只是哭,不讲病因。王维舟同志就积极开导说:“你有啥困难解决不了,就向组织反映,组织帮你解决。”汪银祖还是默默无言,不肯暴露思想。后来,王旅长经过调查了解,知道汪银祖有思想包袱,就再次去找汪银祖谈话,帮助他解思想疙瘩,并积极想方设法托人为汪银祖介绍对象,很快使汪银祖解除了思想苦闷,找到爱人,结了婚,工作很积极。干部战士都说:“王旅长这个‘红娘,做得好极了”。还有一次,长征老战士、旅供给部主任王世远病了,住在医院里。王旅长知道后,就亲自跑到医院看望,安慰他安心养病。后来王世远去世了,他又亲自筹办丧事,并主持了追悼会。 除此而外,他还经常给医院送西红柿,到病房照顾病人。随时和干部战士谈心,对每一个干部战士就象自己亲人一样关心,不管谁有啥事,他都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很受干部战士的爱戴和欢迎。就说我吧,十六岁参军,给他当警卫员时也不过二十岁,由于我家中生活贫困,自小没识下几个字,懂得的革命道理少,给王旅长当了警卫员后,他时常给我说:“小李子哟,乘年轻要好好学些知识哩!”并亲自给我订笔记本,给我买了铅笔,还时常手把手地教我写字认字,给我布置作业,教文化,讲革命道理,使我这个斗大的字识不了几箩筐的穷孩子,逐渐学会了看报、读书,还会写一些小文章。看到我的进步,王旅长从心眼里高兴, 不时地鼓励我。他真比自己的亲人还亲啊!(四)王维舟同志生活艰苦朴素,无论对自己还是家属子女,要求都很严格。每次吃过饭,他都要舔碗。开始,我们觉得有些好笑, 心想:“谁家旅长还舔碗哩!”慢慢地,这一件小事却教育了我,使我们感到这正是勤检持家的好作风。对于公家的便宜,他更是分文不沾。记得一九四五年,他被党中央调去担任解放成都部队的副司令员,临走时,他一针一线都没带,供给部的同志给他送来了二百元边币和十五条香烟,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王旅长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他那时共有三个孩子,大的叫庆娃(意思是在庆阳生的,可见他对庆阳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二的叫喜北,三的叫新民。他经常教育孩子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毛主席。要好好学习,尊敬老师,不要和娃娃打架,从小养成有道德、有教养、守纪律的好习惯。每次饭后,孩子们剩下的残汤剩饭,他都要让孩子第二顿再吃,有时他自己还吃孩子们的剩饭,边吃饭边给孩子们讲长征的故事,使孩子们从小受到革命教育,不但能遵守纪律,好好学习,还热心帮助别人。
  一次吃饭时,他的大儿子庆娃只喝了两碗米汤就不吃了。王旅长发现后就问:“你为啥只喝米汤,不吃馒头? ”庆娃说:“学校有几个同学,由于穷没啥吃,经常饿着肚子上课,有时还饿得哭。我要节省些馒头给这几个同学吃。”王旅长听后十分高兴,他叫庆娃吃饱,又多给装了几个馒头,让带到学校给几个同学吃。还有一次,一位同志到王旅长家里看望他,那位同志指着他住的两孔窑洞说:“这就是你家的窑洞? ”还没等旅长答话,他的三儿子新民把头一摇说:“爸爸说我们家住的窑洞都是公家的,不是自己的。”那个人和王旅长听后都高兴地笑了。
  (五)王维舟同志对党的事业一贯忠心耿耿。抗日战争时期,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遵照毛主席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积极发动群众,扩大统一战线,有理、有利、有节地打击和孤立了一小撮破坏抗战的反动分子。他亲自主持和组织了旅部民众运动科,负责组织和领导工会、农会、青年会、 妇救会、自卫军、儿童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动民众抗战救国,支援前线,号召广大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王旅长亲自带领各群众团体利用集会和文艺活动宣传教育民众,打击顽固分子和汉奸,广大民众纷纷参加我们组织的工会、农会、自卫军、妇救会。有很多青年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和游击队,壮大了抗日救国的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庆阳县还是国民党的政权机构,伪政府一小搌反动分子,处心积虑地和我们争夺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提出一切要经过他们。他们见我们组织了“民运科”,就和•我们分庭抗礼,组织了一个“社训队”,名义上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暗地里对付我们。可是他们的那个“社训队”很不受群众欢迎,参加的都是些土豪劣绅,国民党的甲长、保长、镇长和一些反动分子。 每当旅部民运科组织各群众团体集会,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时,国民党县政府就给我们捏造罪名,说什么我们的民运科“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抗日”,企图限制我们的活动。一次,庆城各群众团体集会,商量布置动员人员下乡开展抗日宣传工作,这时庆城伪镇长带了一股保安人员冲进会场进行捣乱,要我们解散组织,停止活动。一小撮反动分子的破坏行动激怒了群众,当场把他们赶出了会场,伪镇长仓皇逃窜。后来,这些家伙怀恨在心,要同我们打官司,伪县政府也为这些家伙无理辩解。王旅长知道此事后,亲自出马和他们展开说理斗争,他以抗日大局为重,民众利益为先,据理驳斥和揭露了敌人的罪恶行径,灭了敌人的威风,长了人民的志气。广大群众高兴地拍手称快,都说王旅长为我们撑了腰,鼓了气,今后再也不用怕他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了。
  (本文系王维舟同志的警卫员、退休老干部李有义同志口述,由程占功、李富、张金彤整理〉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81.2

本文记述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概括了王维舟同志在庆阳的几件事、参加红军长征前后的回忆、我在抗大学习及参加党在兰州地下工作概况、王孝锡烈士事略、梁干丞同志被捕前后、梁干丞同志之死、梁干丞烈士回忆片断、罗云鹏同志在狱中的斗争、国民军入甘及刘郁芬在甘肃的军事活动、刘郁芬与河州事变、国民军第二师入甘和刘郁芬在甘肃的统治、西北军兰州战役和进占陇南经过、我所知道的马廷贤、马廷贤在陇南的暴行马廷贤攻陷天水见闻、马廷贤部暴行目睹记、马廷贤部屠礼县追记、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伪甘肃省政府西逃及投诚经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有义
责任者
王维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