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149 / 1334
222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县境藏族聚居区发现的多例东汉砖室墓葬分析:西汉、东汉政府在境内民族地区已设基层行政机构,派遣汉民族管理民族行政事务。
222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封建社会,地方一切权力集于州、县(所、分州)衙门。民国时期,“民意”权力机构有临时议会、参议会、乡(镇)民代表会议、保民大会、户长会议。实际上议会徒具形式,其参政议政权力操纵在地方国民党少数官僚手中,广大劳苦人民群众无权当家作主。
222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封建社会,地方一切权力集于州、县(所、分州)衙门。民国时期,“民意”权力机构有临时议会、参议会、乡(镇)民代表会议、保民大会、户长会议。实际上议会徒具形式,其参政议政权力操纵在地方国民党少数官僚手中,广大劳苦人民群众无权当家作主。
222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舟曲县委员会(简称舟曲县政协或政协舟曲县委)1956年9月成立,设主席、副主席、秘书长,有2—3名办公人员。常委会下设民族、宗教、工商工作组。
222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以后,西固县人民公安、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废除旧政法制度职能的同时,紧密配合县委、县人民政府清匪、减租、减息、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威力,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222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十一年(1885)西固设立巡警总局,职员、巡丁40名。民国初为巡警所。民国15年改称西固警察所,县知事兼所长,设警佐1名,巡官2名,警兵80名。1928年,改为警察局,设局长、巡官、雇员、1〜3级警长、警士、勤务员等职。1936年,县...
222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7年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砸烂公检法”反动口号煽动下,舟曲县公安局及所属派岀所被军管。
222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7月,西固县清理积案委员会成立后,县公安局与法院干警投入清查登记解放前的重大积案工作。对国民党反动党团、军、警、宪、特人员进行登记审查。翌年春,设立总登记处和区乡登记站。
222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文化大革命”期间,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乱抓乱捕人的现象到处发生,社会呈不安定状态。
223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至解放前,县境烟毒为害,人民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社会经济逐年锐退,众多烟民由于常年吸毒,逼迫典卖田产、卖儿卖女,以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223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1年,结合镇压反革命运动,核查城镇户口,建立迁出、迁入变更等登记管理制度,并在白龙江重要渡口立节、沙川、南峪、沙湾等地亦建立户口核查制度。
223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劳动改造罪犯始于1955年,县公安局设看守所和预审股。其主要任务是看管依法逮捕人犯、已判刑的案犯和刑事、治安案件拘留人犯。已经法院判刑的人犯转送国家监狱或劳改农场服刑。
223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舟曲林业局公安局成立,在治理整顿和改革开放搞活林业工作中,协助林业局和地方人民政府维护社会治安,制止各种严重破坏森林违法犯罪活动。
223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1年7月建立西固县人民检察署,隶武都地区检察分署。1954年6月检察业务由甘南州检察院代行。
223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1年7月建立西固县人民检察署,隶武都地区检察分署。1954年6月检察业务由甘南州检察院代行。1956年4月成立舟曲县人民检察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