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刑事侦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2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刑事侦察
分类号: D035.3
页数: 2
页码: 401-402
摘要: “文化大革命”期间,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乱抓乱捕人的现象到处发生,社会呈不安定状态。
关键词: 公安工作 刑事侦察

内容

1951年12月,公安、法院机关配合县委、县政府开展“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上半年复查贪污款4.81万元。后,对贪污公款数额较大的9人判处徒刑,使干部群众受到教育。
  1955年9月,根据中央集中搜捕刑事犯的指示,县公安局全体干警从10月25日〜1958年1月25日分两阶段搜捕打击刑事罪犯。1958年,根据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关于“集中力量破案,打击刑事犯罪”的精神,共破获刑事案件20起,政治案件7起,破获历年积案率达80%。1964年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67.4%。至1966年5月,刑事案件发案数继续下降,社会秩序基本安定。
  “文化大革命”期间,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乱抓乱捕人的现象到处发生,社会呈不安定状态。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后,为尽快实现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1981年6月,根据中央决定,在全国同一时间开展对各种刑事犯罪分子的严厉打击。1983年8月,县委在传达全国和省、州政法会议精神的同时,部署在全县范围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简称“严打”)具体方法和步骤。8月23日,全县集中统一行动,逮捕一批主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各类刑事犯罪分子,并在全县开展法制宣传,动员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坦白检举,立功赎罪。
  “严打”第一战役打响后,县委进一步部署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工作。翌年5月19日在县城召开数千人旁听的公捕公判大会。依法捕判一批刑事犯罪分子。
  这次打击刑事犯罪的对象主要是:流氓团伙分子,流氓作案分子,杀人、放火、投毒、贩毒、强奸、抢劫、重大盗窃等八类严重现行犯,劳改逃跑犯,重新犯罪的劳改释放分子和解除劳教的人员以及其他通缉在案的人犯;书写反动标语、传单.、挂钩信、匿名信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包括有现行破坏活动的林彪、江青集团残余分子。
  1988年12月14日,县政府召开各部门及省、州属单位治安防范会议,部署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战役,在全县干部、群众支持下,公安机关侦查、捕获一批犯罪分子。
  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分子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自1982年2月起到1990年底,全县共捕获各类刑事犯罪分子x x x名,并按照犯罪情节、认罪态度和法律有关规定,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区别对待的政策,提请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XXX 名,收容审查xxx名,作其他处理xxx名。
  这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分子活动。得到全县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全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据统计:1990年比1987年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89.2%。
  1988年1月23日,舟曲县公安局在联防堵截“11•23”抢枪杀人案中有功,被甘南州公安局荣记集体三等功。
  1989年1月,在侦破城关一中学生黄x X杀人奸尸案中,本局刑警队与舟曲林业局公安局联合侦查,由于出兵迅速,仅用3昼夜侦破此案,及时打击了凶犯。此案的侦破工作受到州公安局的嘉奖。
  在侦破1990年7月12日发生在沙布公路冷水泉村附近一起抢劫供销货车案中,用32小时查获10余名犯罪分子。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