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治安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2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治安管理
分类号: D035.3
页数: 2
页码: 403-404
摘要: 1951年,结合镇压反革命运动,核查城镇户口,建立迁出、迁入变更等登记管理制度,并在白龙江重要渡口立节、沙川、南峪、沙湾等地亦建立户口核查制度。
关键词: 公安工作 治安管理

内容

一、户口管理
  县公安局设户籍股,配股长、副股长、干事各1名。
  1951年,结合镇压反革命运动,核查城镇户口,建立迁出、迁入变更等登记管理制度,并在白龙江重要渡口立节、沙川、南峪、沙湾等地亦建立户口核查制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户口登记制度管理处于混乱,1980年后恢复和健全户口登记制度,加强正常户口和整顿暂住人口的管理;城镇户口由公安派出所负责登记管理,农村户口由各乡负责管理;农业户口转城镇或城镇户口转农村,须经公安机关批准。
  1987年4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成立舟曲县颁发居民身份证领导小组,抽调人员办工。截止1990年底,共颁发16周岁以上公民身份证68163份,占应发证数的86.84%,完成省下达任务数67044份的102%。
  二、特种行业管理
  1983年起,县公安局对城镇旅店业、刻字业、电器修理,印刷、废品收购和录像放映业调查登记,实行治安管理。1984年重新清理整顿,并由城关派出所直接检查,依法加强管理。1988年复查后建立档案和报告制度。
  三、交通管理
  1959年,始对机动车辆采取登记管理措施。1975年7月1日,县教育系统一行7人乘坐的赴州参加朝农经验学习会的县医院一辆救护车在南峪附近公路遇车祸,一中校长刘润遇难。县公安局按交通事故作出处理。1986年锁儿头大转弯处发生一起车祸,死亡3人。1987年8月,成立公安局交通警察队,配备5名交通警察,负责全县范围内的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1989年发生3・18特大交通事故,死亡8人。全体警察闻风而动,全力抢救伤亡人员,受到甘南州运输公司奖励。
  1985年,城关派出所实行全县自行车扎号登记制度。截止1990年底,对县境1500多辆自行车进行登记。
  四、治安保卫组织
  1950年,本县乡、村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协助人民政府查清反革命,防奸、防谍,保卫民众治安。1954年底,全县建立治保组织30个。”文化大革命”中,治保组织自行解散。1978年治保工作全面恢复后,其任务转向防特、防盗、防火、防灾害事故。1983年4月恢复整顿农村治保组织。1990年底,全县有治保委员会244个,其中内部单位29个,城镇2个,农村213个,治保人员765名。
  五、消防
  1980年3月,县公安局始设专职消防干警1名。专管全县火灾案件的查处和防火宣传教育。1982年11月成立舟曲县防火委员会,并在全县物资保管部门、厂矿、企业陆续建立消防制度。配备简易灭火机具。县级各单位建立防火档案;组建义务消防队6个,成员63名。1990年县公安局成立消防股,隶属州消防支队,配备消防武警专干2名,负责全县防火工作。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