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200 / 4093
2986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昌帮药界人员等级分工明确。栈、行、店内,上有老板东家,下聘帐房先生、庄客、师傅徒弟1至6桌。庄客人数视东家资本大小而定,师傅分柜台组和制灶组。头柜多是老板忠实可靠之人,全面主持柜组业务。具体负责管牌,卖手。二柜负责计价、调剂。三柜为柜组帮...
2987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昌药界的帮规戒律,虽不见文字,但几百年来自成规矩。如带徒只带南城籍,如有违背,立受排挤,落到“买不到药卖不出药”的困境,直到破产倒闭。师带徒一律口传心授,无本本相传,以防泄密。一些有特色的饮片的炮制,视为帮内绝技,仅在南城、南丰少数几个地...
298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昌帮药界敬业,以供奉药王孙思邈为主。医药结合在此视为传统。宋代建昌军医学正余明可“为医中一时之最,”家中自建“药室”,有元代侍御史程矩夫为之题匾,名儒国子监司吴澄为之写记的美谈。元代编撰的《瑞竹堂经验方》,集建昌药精华于一炉,既有验方,又...
2989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昌帮炮制风格是:工具辅料土特,工艺取烹饪,讲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第一节工具辅料特色建昌帮刀刨齐全,特色工具多。适应切制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刨始用于明末清初,沿用至今,适应刨制长、斜、直、圆各形薄片或厚片,建昌帮“刀刨入法”...
2990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昌帮刀刨齐全,特色工具多。切药刀又称建刀、刹刀、琢刀,刀形与众不同,为全国“三把刀”之一,刀重约1.5公斤,把长约26厘米,刀面大,刀口线直,刃深锋利,吃硬省力,一刀多用等特点。故药界至今有“见刀认帮”之说。适应切制各种规格的片、段、丝、...
2991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昌帮饮片特色主要体现在形、色、气、味。片形以斜、薄、大为特征,要求以薄为主,厚薄适宜,片形相仿,大小均匀。宽窄一致,清爽整洁。长段长2-3厘米;中段约1.5厘米;小段约0.5厘米。三角片边长约1.5厘米。叶类丝片宽约5毫米。色泽以鲜艳、有...
2992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炮制工艺特色主要体现在净选、切制、炮炙三关,充分运用或借鉴了烹调学技术。重视水制,处处讲“四季水性”,“看水头”。火制、水火共制讲究文、武火候的运用,长于武火急速快炒,密闭转色,工于文火煨、蚊炙熬,擅长水、火去毒工艺,确保饮片形色气味。如煨...
2993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煨附片一、选盐附子入缸中洗净,漂7-10天,日换水2-3次,至口尝微咸,取出晾干表皮。六、待糠烬灰冷,取出。以大端陷下,内起小孔,敲之有响声为好。淡附片一、取原药材洗净,刮去外皮,加水漂5-7天,日换水2-3次。六、箩盖薄层盛装,入硫磺柜内...
2994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待糠烬灰冷,取出。以大端陷下,内起小孔,敲之有响声为好。
2995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取原药材洗净,瓷片刮去外皮,纵切为3毫米片。
2996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取原药材洗净,瓷片刮去外皮,纵切为3毫米片。二、漂5-7天,日换水2-3次,至口尝味淡为度。三、用筛薄层离地摊开晒(注意翻晒)至全干。四、将砂子炒烘热或轻松流利,倒入药片,不断翻炒至药片断面鼓起,变白黄色为度,取出,筛净,摊晾即得。
2997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取原药材洗净,刮去外皮,加水漂5-7天,日换水2-3次。二、取出摊干表皮,刨薄片。三、用米泔水漂一天,换清水再漂一天,至口尝味淡为度。四、将一无釉、缸面平整的瓦缸例扣,架起,下置一炉,缸口与炉口平齐,点燃炭火将缸烤热,缸沿下四周铺垫麻袋...
299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城民间传统的体育运动,有踢毽、举重、武术、游泳、竞舟和棋类等项目。民国时期,田径、球类、体操等现代体育运动逐步传入南城。当时,县内体育一直不被当局重视,因此发展极为缓慢。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南城县体育事业迅速发展。此外,有20...
2999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建立具体育协会,1958年改为具体育运动委员会,各工矿、机关、学校及乡(镇)也先后成立基层体育协会。1960年又成立县国防体育协会(次年并入具体委)。1984年9月,建立县老年人体育协会。
3000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全县仅在县城有一个简易的沙土篮球场,中学和重点小学有少量篮球、排球、铅球、乓乒球,单双杠等器材和沙坑、简易跑道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