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炮制特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95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炮制特色
分类号: R283
页数: 3
页码: 349
摘要: 建昌帮炮制风格是:工具辅料土特,工艺取烹饪,讲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第一节工具辅料特色建昌帮刀刨齐全,特色工具多。适应切制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刨始用于明末清初,沿用至今,适应刨制长、斜、直、圆各形薄片或厚片,建昌帮“刀刨入法”,对南方药界影响较大。其它特种工具有:枳壳榨、槟榔楔、香附铲、泽泻笼、麦芽篓、炊药坛、圆木甑、硫磺柜,猪肝色刀石、木火焙、篾烘笼等。色泽以鲜艳、有光泽等为特征。在建昌帮炮炙13法中,尤以炒、炙、煨、 蒸法工艺特色多。六、箩盖薄层盛装,入硫磺柜内熏3小时,取出,晾晒干即得。
关键词: 火制 炭药 饮片

内容

建昌帮炮制风格是:工具辅料土特,工艺取烹饪,讲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
  第一节工具辅料特色建昌帮刀刨齐全,特色工具多。切药刀又称建刀、刹刀、琢刀,刀形与众不同,为全国“三把刀”(还有樟帮的小汉刀、禹帮的满月刀)之一,刀重约1.5公斤,把长约26厘米,刀面大,刀口线直,刃深锋利,吃硬省力,一刀多用等特点。故药界至今有“见刀认帮”之说。适应切制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刨始用于明末清初,沿用至今,适应刨制长、斜、直、圆各形薄片或厚片,建昌帮“刀刨入法”,对南方药界影响较大。刀工包括“拈个、斜捉、直握、手托”4种送药切制法;刨法包括“药斗加压刨法,手按刨法、压板刨法、长斗刨法”4种。其它特种工具有:枳壳榨、槟榔楔、香附铲、泽泻笼、麦芽篓、炊药坛、圆木甑、硫磺柜,猪肝色刀石、木火焙、篾烘笼等。
  在辅料方面,有选料土特、遵古道地、制备考究、一物多用的特点。其中尤以用糠(谷壳)制药南方特色浓厚。如用糠火煨、炊、煅制药材,以蜜糠炒、炙多种饮片等用。“南糠北麸”至今仍是南北药帮辅料的一个区别点。其它辅料如白矾、朴硝、童便、米泔水、硫磺、砂、豆腐浆水等均用有特色。
  第二节饮片性状特色建昌帮饮片特色主要体现在形、色、气、味。
  片形以斜、薄、大为特征,要求以薄为主,厚薄适宜,片形相仿,大小均匀。宽窄一致,清爽整洁。规格:极薄片0.15-0.39毫米;薄片0.4-1毫米;中片1.1-2毫米;厚片2.1-4毫米。长段长2-3厘米;中段约1.5厘米;小段约0.5厘米。三角片边长约1.5厘米。长方块、扁平块边长2.3厘米。皮类丝片宽1-2毫米。叶类丝片宽约5毫米。常见片形有:斜片(包括柳叶片、竹叶片、瓜子片)、圆片(横切片、顶头片、鱼鳞片)、直片(顺片)、马蹄片、人字片、铜钱片、腰子片、肚片、半圆片、类圆片等。
  色泽以鲜艳、有光泽等为特征。为保持饮片原色鲜艳,提倡合理干燥、多用晾晒法;注意水制温度、时间及干燥程度,合理选用硫磺熏制,达到漂白、保色、增光等目的。蒸制提倡中途不停火,及时添加沸水,不停火起甑,以及仓贮先进先出、计划加工等原则。为赋新色,炒制善用武火快炒,有离火炒和出锅后密闭转色等工艺。蒸至一定时间,有停火留甑内密闭焖法和反复蒸焖法。
  气味,以药味纯正、香气浓郁为特征。善用米泔水漂、长流水冲、热汤泡、药汁或液体辅料制,以及微炒、热砂炒、日摊夜露等法去除特异气息,矫正或降低含毒副作用的异味。妥善处理芳香易挥发、易溶水走味类药及果实种子类药。选用陶器、糠火炊药,保留和发挥固有气息,使制品气味纯真味厚。
  第三节炮制工艺特色炮制工艺特色主要体现在净选、切制、炮炙三关,充分运用或借鉴了烹调学技术。
  重视水制,处处讲“四季水性”,“看水头”。有“冬水善夏水煞”,“少浸多润莫伤水”,“三分刀功七分润功”,“切药个徒弟,润药个师傅”等行话。火制、水火共制讲究文、武火候的运用,长于武火急速快炒,密闭转色,工于文火煨、蚊炙熬,擅长水、火去毒工艺,确保饮片形色气味。在建昌帮炮炙13法(炒、炙、煨、煅、蒸、煮、蚊熬、淬、霜、曲、芽、复制和其他制法)中,尤以炒、炙、煨、 蒸法工艺特色多。如煨附子保留了唐代“糖灰火中炮炙”的煨制法,在国内别具一格。又如炊法,既得陶坛砂罐忌铜铁之便,又以糠火烧4边,有文火慢煮之功,使饮片纯真滋补力胜。常见建昌帮特色饮片有:煨附片、阴附片、阳附片、淡附片、姜半夏、明天麻、贺茯苓、童便制马钱、山药片、泡南星、醋郁金、炒内金、炊熟地、酒白芍等。
  第四章特色饮片制法选煨附片一、选盐附子入缸中洗净,漂7-10天,日换水2-3次,至口尝微咸,取出晾干表皮。二、选避风处砌一围灶,地面铺一层糠灰。三、将附子尾端朝下插入灰中,一一靠拢排平。四、上盖一层生姜薄片,再盖两张草纸,纸上铺一层糠灰,灰上盖少量稻草,再平铺定量干糠(每100公斤附子,用干糠80-100公斤)。五、用稻草从4角点火引燃,约煨2-3天。六、待糠烬灰冷,取出。以大端陷下,内起小孔,敲之有响声为好。七、入甑内不停火蒸8-10小时,至口尝无或有麻味表面有光泽时起甑取出,日摊夜闷至六成干,切0.4-1毫米薄片或1-2毫米中片即得。
  阴附片(雄附片、雄片)一、取原药栈如上洗、漂晒干,入容器内。二、加入定量生姜汁(每100公斤附子,用生姜25公斤榨汁),闷润1-2天,透心为度。三、入甑武火蒸8-10小时,至熟透,口尝无或微有麻舌感时起甑取出。四、日摊夜闷至七成千,切或刨直薄片,晾干即得。
  阳附片(漂附片)一、取原药材洗净,瓷片刮去外皮,纵切为3毫米片。二、漂5-7天,日换水2-3次,至口尝味淡为度。三、用筛薄层离地摊开晒(注意翻晒)至全干。四、将砂子炒烘热或轻松流利,倒入药片,不断翻炒至药片断面鼓起,变白黄色为度,取出,筛净,摊晾即得。
  淡附片一、取原药材洗净,刮去外皮,加水漂5-7天,日换水2-3次。二、取出摊干表皮,刨薄片。三、用米泔水漂一天,换清水再漂一天,至口尝味淡为度。四、将一无釉、缸面平整的瓦缸例扣,架起,下置一炉,缸口与炉口平齐,点燃炭火将缸烤热,缸沿下四周铺垫麻袋。五、取湿润的薄附片逐片由上至下紧贴缸面,贴烤,至七八成干时附片自行翘起脱落,收起。六、箩盖薄层盛装,入硫磺柜内熏3小时,取出,晾晒干即得。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