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93 / 1334
1381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初,散居在夏河地区的藏族各部名义上归清王朝统治,实际上多受青海蒙古厄鲁特部控制。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青海蒙古罗卜藏丹津亲王挟蒙番数十万众举事反清。
138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初,夏河地区分属甘肃西宁道循化县及兰山道临潭县。民国15年(1926年)10月,甘肃省政府以宁海军恃强凌弱,荼毒拉卜楞藏族人民,决定拉卜楞地方脱离西宁道,设拉卜楞设治局。
1383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于同年10月至1953年11月,将民国时期设置的7个区、14个乡镇陆续调整划分为7个区、28个区属乡、3个直属乡。各区以序数命名,各乡则以序数或地理名称分别命名。
1384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城位于县西北部的拉卜楞镇,东经102°31′北纬35°12′海拔2931米。从1928年设县时起,一直是夏河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到1990年底,城区共有2507户、102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98人。
1385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城位于县西北部的拉卜楞镇,东经102°31′北纬35°12′海拔2931米。从1928年设县时起,一直是夏河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到1990年底,城区共有2507户、102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98人。
1386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下辖镇主要有:合作镇、拉卜楞镇等。
1387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下辖的乡主要有:桑科乡、九甲乡、甘加乡、达麦乡、王格尔塘乡等。
1388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全境处于秦岭一一昆仑纬向构造带,在地质上属于西秦岭地槽中的一个分支——北秦岭海西褶皱带,形成于古代志留纪以前。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先后发育生成祁吕弧构造、秦岭纬向构造,河西系三大褶皱构造体系及一些特殊的断...
1389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全境处于秦岭一一昆仑纬向构造带,在地质上属于西秦岭地槽中的一个分支——北秦岭海西褶皱带,形成于古代志留纪以前。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先后发育生成祁吕弧构造、秦岭纬向构造,河西系三大褶皱构造体系及一些特殊的断...
1390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全境处于秦岭一一昆仑纬向构造带,在地质上属于西秦岭地槽中的一个分支——北秦岭海西褶皱带,形成于古代志留纪以前。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先后发育生成祁吕弧构造、秦岭纬向构造,河西系三大褶皱构造体系及一些特殊的断...
1391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处于甘南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以土门关为界,以北为黄土高原,以南为明显的高原地貌。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00-4200米之间,总的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部倾斜,最高点为甘加达尔加山主峰,海拔4636米,最低点在...
139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境内河流纵横,溪泉遍布,北、西部为大夏河水系,南、东部为洮河水系,众多河流汇入黄河,是黄河上游流域之重要支流。
1393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气候属寒冷湿润类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因地形起伏,山大沟深和大小不等的盆地,造成了气候复杂多变。气温的地理分布东北高,西南低,生长期相差50天左右。
1394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气候属寒冷湿润类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因地形起伏,山大沟深和大小不等的盆地,造成了气候复杂多变。气温的地理分布东北高,西南低,生长期相差50天左右。
1395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日照时数年平均为2300-2400小时,最多年(1963年)2592小时,最少年(1975年)2093小时,地理分布是西多东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