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38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镇
分类号: D035.5
页数: 5
页码: 132—136
摘要: 夏河县下辖镇主要有:合作镇、拉卜楞镇等。
关键词: 夏河县 乡镇

内容

合作镇
  位于夏河县东南部,东经102°54′,北纬35°59′,是自治州首府所在地,镇人民政府驻人民西街,距县城71公里。
  镇区地处椭圆形盆地之中,四周环列低浅山丘。盆地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公里,狭1公里,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海拔2936米。地势自南而西北倾斜,央曲河南北流纵贯镇区。阿尼念青山(太子山)高耸于东北群山之巅,岩骨裸露,盛夏犹雪;南山林区峰峦起伏,堆黛叠翠,景色宜人。合作,原名“黑错”,1955年6月,取其谐音及民族团结之意,易名“合作”。
  旧居民区俗称“加科”,位于盆地东北的东周山“神林”西侧山脚下,距黑错寺约250米。居民区内,两条狭窄的街道南北并列,以东西位置分称上下街。居民不足200户,以祖籍河州、临潭旧城的汉回族居多。民国17年(1928年)“河州事变”爆发后,战乱迫使他们由故乡迁到了此处。加科居民,均受寺院统治,其事务由寺院派定头目4人管理,汉回族各2人。出于地利,黑错加科是县内仅次于拉卜楞的集贸市场。街市中,共有数十家商铺,每月有集市三次,分别为农历初八、十五、二十九日。每逢墟期,周围几十里内的藏族群众及河洮客商便纷纷来此交易。交易品以粮食、土特产、日用品为大宗。
  合作新街区的建设,始于1955年。1956年自治州首府由拉卜楞迁来此地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经过多次规划,累年施工,到1990年末,合作已形成了北起州石油公司加油站,南及州人大职工福利区,东至绍玛村,西抵早子垭口,南北纵长7公里,东西横宽1.6公里的建成区。它以宽20米、铺设柏油路面的腾志街为主街,以盘旋路口的羚羊雕塑为中心,10余条街巷纵横交错,大片高楼耸立,处处绿树成荫。繁华、整齐、干净的街区,与边缘地带的青青草地、层层梯田以及远近散落的藏族村庄、绿绿山峦、皑皑雪峰相映,呈现岀景象独特的“羚羊城”风貌。
  合作,是全州经济建设的基地,又是全州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
  这里集中了州属砖瓦厂、肉联厂、乳品厂、皮革厂、地毯厂、汽车修理厂、水箱厂、粮油加工厂、五金厂、火柴厂、制药厂、奶牛厂、建筑工程公司等10余家工业企业,其中州乳品厂生产的《燎原》牌奶粉、沙棘果汁颇受省内外消费者青睐,州皮革厂生产的皮革制品远销东北等地,州制药厂生产的各种中成药以货真价实而享有盛誉。
  合作是全州最大的物资集散地"由内地调入州内的物资流潴此地后,再分流各县;州内所产的羊毛、皮革、木材药材等也多由此运往内地。有利的客观条件,促进了合作商业经济的发展。腾志街两侧,国营、联营、个体商户店铺林立,粮油、肉食、蔬菜干鲜果品、家用电器、日用杂货、工艺美术、民族特需品等各色商品应有尽有,旅店、饮食、服装加工等服务性行业颇具规模。80年代,江浙闽川青诸省人等随着改革开改的浪潮,不断涌入合作地区,更为这里的商业繁荣注入了一股活力。
  镇人民政府下设公安分局、法庭、合作镇中学、合作镇小学、合作税务所、农业银行合作营业所、工商所、邮电所,并有建筑、运输、民族用品加工等乡镇集体企业。1990年末全镇共有农业人口759人,耕地65亩,种植青稞、燕麦、豌豆等农作物及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年,共播种粮食作物48亩,总产量4.80吨;油料作物17亩,总产量1.30吨。年底各类牲畜共存栏334头(匹、只)。
  横踞八宝山之阳的合作寺院,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过去与青海隆务寺关系较为密切。合作寺原有建筑规模宏大,计有红白二经堂、弥勒佛殿、观音殿、护神殿、转经堂、金刚庙及各活佛囊欠、僧舍等,尤以其高近40米的红色“九层楼”建筑闻名于安多藏区。“文革”期间,合作寺院一度被毁,现正陆续修复。
  拉卜楞镇
  位于县城城关,曼达拉山耸立于东南,觉姆山雄峙于西北。镇区海拔2931米,地势高峻,气候潮湿寒冷,年均气温2.6C,年均降水量458毫米。冬春多风,最大风速29米/秒。
  拉卜楞地方原名“扎西奇”,意为“吉祥右旋之泉”,以地有泉呈右旋状而得名。扎西奇地方,原为甘加部落“冬窝子”,清初为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所据,并在其地兴建了恢宏的亲王府。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甘加千户将扎西奇地方献于嘉木样建寺①。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扎西奇寺建“拉章”即嘉木样府邸。当地群众出于对大师的尊崇,便将“拉章”冠于寺名之前。久之,“拉章”转音为“拉卜楞”,并被用来指称寺院、寺院附近的街区和村庄,广义上又泛指拉卜楞寺所属教区。
  镇区的形成,始于塔哇。据传在清乾隆末年,第二世嘉木样为使僧侣们的食粮有保障,特从农区请来几户人家,让他们在寺院附近开荒种粮。不久,这几户人家便定居在今下塔哇一带,史称“阿哇群仓周”即“最早定居的六户人家”。此后,又有六户“香德”即种田者定居于今上塔哇地方。随着拉卜楞寺声望日隆,上、下塔哇住户也渐次增多,并出现了作为交易市场的“丛拉”。清末民初,拉卜楞寺开放塔哇,允许各族商人入居经商,于是内地回汉商贾渐入拉卜楞,部分人长期定居于塔哇,塔哇范围由此得到扩大。到民国17年(1928年)前后,随着县政府的设置、“河州事变”的爆发,大量回、汉族人等涌入拉卜楞,塔哇住户猛增,居民区迅速扩张。民国27年(1938年)时,已形成了以塔哇为中心,东起曼可尔,西至寺院,南及河南居民区的城镇雏形,居民多从事商业、手工业。据有关记载,当时的塔哇,堪称繁华,仅在上下塔哇就有商号百余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上塔哇。县政府、学校等则设于下塔哇。到1942年大夏镇设立时,一个以发达的商业、手工业为特色的城镇已经形成。1947年,示范镇镇公所下设6保、59甲,全镇共425户,2199人,内中商业户、手工业户居多,商号作坊主要分布于街道两侧、塔哇上下。街区除县政府、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外,另有金融、司法诸机构及邮局、图书馆、学校、医院等设施,建筑以塔哇、寺院周围及河南居民区较为集中,余则散处。
  1953年10月,拉卜楞成为甘南藏族自治区首府后,街区人口逐年增加。1956年7月,自治州首府迁往合作,街区人口锐减。此后,人口总数又持上升趋势。到1990年底,拉卜楞镇共有2507户,102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98人。非农业人口中,多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其余为从事商业、民族特需品和畜产品加工业、饮食业等行业的城镇居民。
  拉卜楞镇的经济发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邻近内地和拉卜楞寺的宗教影响,早在四十年代,拉卜楞已是甘肃西南部仅次于临潭旧城的物资交流集散地,当地居民长期保持着以经商为业的传统习惯。在此基础上,解放后数十年来,已逐步形成了以商业、畜产品和民族特需品加工业为主,以饮食服务业为辅的经济格局。1985年底,在拉卜楞工商行政管理所登记注册的集体、个体工商户共有364家,经营范围包括食品、衣着、日用品、文化娱乐用品等类,年营业总额为266万元。民族特需品、畜产品加工业产品主要是奶钩、耳环、戒指、手镯等金银饰品,铜灯、铜勺、铜壶等铜器,藏刀、锨、镰、马镫、打狗棒等铁器,木碗、木质包铜经筒等木器,以及靴帽、皮袍、鞍辔、酥油、曲拉、酸奶等产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拉卜楞匠人精心制作的金银饰品。集体、个体户开设的饭馆、小吃店、旅店、照像馆、理发店、发廊等一应俱全,比比皆是。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当地居民开办的舞厅、“卡拉OK”厅、录像放映点、台球室等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镇区的各个角落。此外,还有众多居民从事建筑业、运输业,从中获取了可观的利润。
  1985年3月2日,国务院批准夏河县对外开放。同年5月1日,拉卜楞寺正式对外开放。由此,拉卜楞成为全省旅游热点,中外游客接踵而至。夏秋之际,车流如潮。寺院内外、街头巷尾,东西方诸色人等熙熙攘攘,奇装异服与传统的民族服饰、红色袈裟交织,金发碧眼的异国游客与仆地“磕长头”的藏族朝拜者相伴,绘出了一幅对比强烈的时代画卷。长街上下,喃喃颂经声、隆隆“古拉”转动声、店主和小贩的叫卖声、南腔北调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奏出了一曲充满魅力的时代乐章。新兴的旅游业,已成为拉卜楞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繁荣。
  全镇共辖6个居民委员会,镇有工商所、税务所、公安派出所及镇办福利厂,另建有文化站、录像放映点等文化设施。1990年,镇办福利厂完成非生产性投资额15万元。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地名

合作镇
相关地名
拉卜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