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190 / 4093
2836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六五”期间,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农村普遍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稳步进行,全县国民经济开创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计划执行情况良好。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761.57万元,比1980年增长66.3%;粮食总产量达4...
2837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后,为适应改革、开放、搞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县物资部门转变经营方式,实行计划供应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营方针,逐步缩小计划供应的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至1985年,除钢材、生铁、水泥、烧碱、纯碱等物资仍实行计划供...
283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逐步开始对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有升有降地调整了纺织品价格、客货运价等。1985年,放开猪价,取消派购,实行议购;调整农村粮食购销价格政策,取消统购,实行合同订购。在价格调整中,国家给职工提高工资,实行肉价补贴;对物价...
2839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县直各部门、单位相继组建内部审计机构或配置内审人员。至当年6月底,有设立了内审机构的主管部门1个,配置了1名内审人员的部门或单位98个,其中专职审计员1名,兼职审计员100名,逐步形成全县性的审计体系和网络。当年,县审计局重点开...
2840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全县具有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共34人。其中:县统计局有统计师2人,统计员1人;农村调查队有助理统计师1人,统计员4人;县内其它企事业单位有助理统计师3人,统计员23人。
2841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2年,恢复县工商行政管理局。1977年,县工商局对全县工商企业进行清理、整顿、登记、发证,恢复合作商店,增加集体企业,发展个体商业。1982年后,国家对工商企业登记管理先后颁布了《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规定...
2842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文化大革命”中的1967至1972年,工商局被撤销,工商企业登记管理处于停顿状态。商业方面,片面强调“大而全”和集中;工业方面,过分强调本地区、本部门的需要,对建设新厂和各厂家生产经营项目缺乏有效的工商行政管理;个体工商企业被当作资本主义...
2843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集市贸易迅速恢复和发展,定期墟由1972年以前的16个扩大到35个,传统的庙会也全部恢复。1979年,仅城关市场平均每天赶市的就达5000余人次,商品品种在250~300种之间,在自由市场消失多年的猪肉、粮食、豆子...
2844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至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前,南城对经济合同的管理,主要是督促私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完成国家的任务。其手段有工商行政管理监督、公证监督和银行监督。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秩序极为混乱,...
2845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期,商标管理主要是对私营企业的滥用、仿冒、不健全或有不良政治影响的商标进行整顿或撤销。1957年以后,由于国家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过分强调计划经济、计划调节 ,排斥市场,因而商标工作也被忽视。1978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商...
2846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左”的影响,人们视广告为“资本主义”而予以排斥。1979年以后,随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加强,广告业务日益被生产经营单位所重视,国家也正式确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广告业务的管理机关。1985年,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全...
2847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期,少数不法商人违抗政府法令,抢购物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县工商部门一方面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对不法商人予以打击,加强市场管理和金融管理,一方面结合“三反”、“五反”运动,惩处了一些投机商人,保持了市场稳定。在国家三年经济...
284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县内度量衡的标准不能划一,不仅与邻县有异,县内城乡之间也不尽相同。如新丰一带使用的斛,以4升为l斛,而县城却以6升为l斛。清光绪34年,清政府规定度以尺为主单位,量以升为主单位,衡以两为主单位,县内交易中除金钱外,毫以下不用,但因推行...
2849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城素称礼乐之邦,又号文献之府。封建时代,教育颇负盛名,人才辈出,莘莘多士,历代开科,常居前列。宋绍兴三十年内,共开10榜,乡人举进士者竟达百人。明代举进士30人,清代举进士99人。清光绪二十四年创立南城高等小学堂,光绪二十八年兴办建郡中学...
2850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一节行政机构民国元年,照旧设劝学所,主管教育行政。所内设视学一人,兼充学务总督。民国2年,劝学所奉令裁撤,另置学务委员管理教育事务。民国5年恢复劝学所,设所长和劝学员各一人,佐县知事办理教育行政事务。民国6年,成立学务委员会,设正、副主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