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805
颗粒名称: 七、“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年)
分类号: F211
页数: 1
页码: 282
摘要: “六五”期间,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农村普遍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稳步进行,全县国民经济开创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计划执行情况良好。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761.57万元,比1980年增长66.3%;粮食总产量达40033.53万斤,首次突破4亿斤大关,比1980年增长46.2%;社会商品零售额达6737万元,比1980年增长75.3%;农民人平收入达447.4元,比1980年增长148.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
关键词: 国民经济计划 五年计划

内容

1980年7月,县计委在全面分析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草拟了发展南城国民经济的五年和十年计划。1983年,根据党的“十二大”和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制定的发展经济的宏伟目标、重点以及步骤,根据省、地对南城县“六五”计划的有关指标的安排,重新进行了修订。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八字”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妥善安排好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计划本身也进行了改革,在国家统一计划的前提下,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计划体制,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调节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同时,在计划内容上增加了社会发展的有关指标。
  “六五”期间,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农村普遍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稳步进行,全县国民经济开创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计划执行情况良好。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761.57万元,比1980年增长66.3%;粮食总产量达40033.53万斤,首次突破4亿斤大关,比1980年增长46.2%;社会商品零售额达6737万元,比1980年增长75.3%;农民人平收入达447.4元,比1980年增长148.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