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19 / 171
27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邮电业机构发展情况。
27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邮驿自明代始有载籍可考。明初,河州至青海归德间设有三岔、斜沟、讨来、保安、边都、清水(今夏河清水乡)6驿站,如内地驿丞,例给印信站马,应付往来公使。万历二十年(1592年),总兵官尤继先统兵西征,“以军装资累,番站递送,自是番疲于役,并...
27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0-198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邮电分支机构稳步发展。夏河完东滩、迭部白云邮电所升为邮电支局,夏河阿木去乎、舟曲角儿桥邮电支局降为邮电所。增设甘南(合作)东街,舟曲博峪邮电所。撤销夏河阿姨山,临潭石门、龙元,迭部益哇邮电所。
27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甘南邮政经办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后改为印刷物贸易契、书籍)、新闻纸、货样等类。各类函件均可按挂号或快信交寄。1913年1月1日,甘肃境内驿站裁撤,衙署文件由邮局寄递。至1949年8月1日,境内临潭、卓尼、西固(今舟曲)、夏河等地开办...
27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汽车邮路可分为自办邮路和委办邮路两种类型。凡委托外界、外单位汽车运送邮件的邮路属委办汽车邮路;由州属邮电部门自备汽车运送邮件的属自办汽车邮路。
27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甘南邮政经办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后改为印刷物贸易契、书籍)、新闻纸、货样等类。各类函件均可按挂号或快信交寄。1913年1月1日,甘肃境内驿站裁撤,衙署文件由邮局寄递。至1949年8月1日,境内临潭、卓尼、西固(今舟曲)、夏河等地开办...
27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邮件的投递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窗口投递,由邮电局、所的营业人员在营业窗口投递保价、特挂函件及包裹等邮件;一种为按址投递,由邮局投递员(中华邮政以前称信差)将窗口平、挂信函及报刊等邮件,按信封封面所写收件人住址上门投递。
27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78年1月1日起,甘南藏族自治州局所属各县无线电路全部开通,重新组成省至地(州、市)和地(州、市)至县的省内无线通讯网络。1978年10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实行新的无线电管理规则,将原来由各省邮电管理局核发的无线电呼频的工作,...
27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28年,在夏河县新街北口设立电报局,为州内开办电报业务之始。随之又先后在临潭(今新城)、卓尼、临潭旧城、西固(今舟曲)等地也设电报局办理电报业务。
28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途电话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步伐,不但在电路数量上有较大的增长,主要在长话交换技术上采用新设备、新技术,长话接续由人工、半自动逐步向全自动过渡,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长途...
28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甘南州商品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通信的需求更加迫切,装机用户大量增加。至1988年底,市话用户已达921户,机器设备呈超负荷运行状态。由于设备容量不足,致使大量用户的装机要求不能满足,对市话设备进行...
28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甘南境内夏河、临潭、西固曾先后设置“环境电话”,延伸至重要村镇的“乡村电话”成为农村电话之始。
28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粮油发展情况。
28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在历史上就是粮食调入区。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粮食供求矛盾相当突出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创造条件,全面开展粮食征购、销售、调运、仓储、粮油加工等,并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大抓粮油议购、议销、粮油食品生产等多种经营,逐步形成粮食工作的“一...
28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境内农业区古代的田赋粮征购事宜由县衙管理。清时在临潭、舟曲两县设户房。卓尼、迭部两县辖民原本向各自部落头人纳贡,明、清室民国则转向杨土司衙门纳粮进贡。民国初沿用清制,1925年改户房为二科,1926年将二科改为财政科,1941年成立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