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6531 条 431 / 436
645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农村生产水平很低,农民生活贫困,粮食亩产只有150斤,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和地租、高利贷后,农民所剩也就无几了,往往是“镰刀挂上墙,家中没有粮”,贫苦农民中欠债户达到85%。
645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储蓄存款的增长是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标志。1978年以来,景德镇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1978年为0.1819亿元,1980年为0.3294亿元。1985年为1.28亿元。1985年比1980年增长3倍多,平均每年增长31.83%,是...
645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男曰娶亲,女日出嫁。旧时婚姻,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有少数自由恋爱者。但同样要有媒有聘,礼俗繁琐,手续颇多。
645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男曰娶亲,女日出嫁。旧时婚姻,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有少数自由恋爱者。但同样要有媒有聘,礼俗繁琐,手续颇多。
645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丧葬,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俗礼颇为复杂,其主要者为: 送终一般指老人在其弥留之际,儿孙便临床送别,俗称送终。死后,由亲属为死者更衣梳头,并将尸体移于堂前门板上,覆盖以白布。灵前点灯焚香,烧化纸钱并向亲友“报丧”(即报讣)。亲友闻讯,...
645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喜庆习俗,名目甚多,祝寿类的有:一种是做生日,包括婴孩的周岁、儿童的10岁,青年及成年中也有的逢10即做一次生日者;另一种则是做寿,年60年以上者,逢10必做一次寿。还有属于其他喜庆类,如生育、入学、毕业、参军、建房(乔迁)等等,因人因事而...
645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禁忌旧时景德镇市城乡禁忌很多,诸如:妇女不准进窑场(陈坯烧窑之场所);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切煎炒;农历七月半晚上大人和小孩不准出门;寡妇再嫁不能带火走,更衣只能在祠堂或茶馆里;居丧者次年正月不能外出向别人拜年,清晨在外面不能拣小孩用品(手...
645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节令很多,有春节、元旦、元宵节、清明、立夏、端阳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小年、大年等等。建国后,规定了一些新节日,也适当保留了一些传统节日,但仍有一些旧时节日仍在群众中流传。
645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节令很多,有春节、元旦、元宵节、清明、立夏、端阳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小年、大年等等。建国后,规定了一些新节日,也适当保留了一些传统节日,但仍有一些旧时节日仍在群众中流传。
646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许多道德风尚。50年代,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邻里吵架、斗殴事件极少发生。旧时宗族械斗恶习已绝迹,家庭成员能互相关心、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在道德新风的影响下,破除了旧时婆媳关系的紧张状况,尊婆...
646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1963年,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的历年3月,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拾金不昧,街头做好事现象尉然成风。各中、小学还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学校“火炬”学雷锋小组,从1979年成立以来,在“学雷锋、创三好、树新风”活动中取得了丰...
646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佛教、道教传入景德镇地区较早,晋代建有佛教的显教寺、道教的双溪观。当地群众多信仰佛教。据史料记载,到清代止,景德镇地区有庙宇道观125处。
646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晋太康元年(280),有屈蔺真人在河东开山立双溪观,为景德镇道教起源,宋宣和中敕赐匾额为大清源观。据史籍记载,唐、宋、元、明、清各代建道观共12座。民国期间,道教于景地已趋没落,一些道观被挪作他用。
646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晋太康元年(280),有屈蔺真人在河东开山立双溪观,为景德镇道教起源,宋宣和中敕赐匾额为大清源观。据史籍记载,唐、宋、元、明、清各代建道观共12座。民国期间,道教于景地已趋没落,一些道观被挪作他用。
646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斗姆宫道观斗姆宫座落在景德镇西市区茅墩桥南侧,始建于民国时期,1982年复建。供奉斗姥、观音、东岳大帝、华佗等神,是景德镇市唯一的道教开放宫观,由湖北全真龙门派27代道臣张高明创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1974年迁移建于现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