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2572
颗粒名称: 宗教志
分类号: D635.56
页数: 12
页码: 2275-2284
摘要: 佛教、道教传入景德镇地区较早,晋代建有佛教的显教寺、道教的双溪观。当地群众多信仰佛教。据史料记载,到清代止,景德镇地区有庙宇道观125处。
关键词: 宗教工作 景德镇市

内容

佛教、道教传入景德镇地区较早,晋代建有佛教的显教寺、道教的双溪观。当地群众多信仰佛教。据史料记载,到清代止,景德镇地区有庙宇道观125处。
  景德镇为八省通衢,历史上以产瓷、茶闻名,商贸发达,人来货往交流繁忙,人文习俗、宗教信仰也伴随着传播。人们祈求平安健康,期盼事业兴旺,纷纷信仰各宗教,使得各种宗教相继在景德镇发展。
  青花瓷的出现,扩大了与阿拉伯地区的贸易,也受到波斯文化的影响。明宣德年间,我国西北地区回民为经营瓷器,迁徒来景聚居,建造了清真寺。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斯(汉名殷宏绪)来景德镇传播天主教,他是第一个将景德镇制瓷技艺秘诀传到欧洲的人,迄今欧洲世人皆晓。而后天主教、基督教各教派组织相继于景德镇建造教堂,在抗日战争后期较为兴盛。
  新中国成立后,各宗教活动维持现状,“文化大革命”时受到冲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各宗教组织恢复活动,广大群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宗教界发扬爱国精神,为社会公益事业和“四化”建设作出了贡献。第—章道教
   第一节道教源流
  晋太康元年(280),有屈蔺真人在河东开山立双溪观,为景德镇道教起源,宋宣和中敕赐匾额为大清源观。据史籍记载,唐、宋、元、明、清各代建道观共12座。民国期间,道教于景地已趋没落,一些道观被挪作他用。1945年,乐平籍道人张高明,曾师拜湖北全真龙门派26代道臣张崇心,为回家乡弘扬道法,与同门师爷张志发来景,在景德镇十八渡上道虎头山上,始创斗姆宫潜心修炼。后广结善缘,得居士香客乐助,道教法事渐兴。建国后,景德镇市存道观5座。1965年整顿寺庙时,道观均被改为他用。原有道人7人,道姑6人迁往斗姆九皇宫,后因道人道姑有矛盾,曾多次改迁,最后迁至河西桥搭棚居住,并改业以种菜为生,仅存道徒3人。“文化大革命”中,被作为“四旧”毁掉。1982年,众居士弟子捐资重修斗姆阁,现有教徒约2000人。此外,建国前,景德镇民间尚有以“超度亡人”、“祭祀孤魂”、“赶鬼驱邪”为业的道士二三百人,他们与贵溪龙虎山道教有渊源关系。凡从事此职业者都得有龙虎山世袭阴阳宫授予的信和签署开业的许可证,并须从师学习经文和一套道教活动的技能。建国后,这批人全都改行从事生产。
   第二节道观
  斗姆宫道观斗姆宫座落在景德镇西市区茅墩桥南侧,始建于民国时期,1982年复建。供奉斗姥、观音、东岳大帝、华佗等神,是景德镇市唯一的道教开放宫观,由湖北全真龙门派27代道臣张高明创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1974年迁移建于现址。
   第二章佛教
   第一节佛教源流
  佛教传人景德镇较早,三国吴时,浮梁有双峰寺,晋代有显教寺,在浮梁县城的南隅,已废弃。清时为先农坛。古人有“晋代风流尽徘徊、木影重”之句。
   北魏年间,浮梁县建有高际庵(旧称高际禅寺),规模较大,占地达500平方米以上,唐、宋、元三朝均有不少文人来寺并留下诗句刻碑文。
   唐天宝十二年(753),僧用创能仁禅寺;元和七年(812),僧珐创隆安寺;大中年间(847-860),僧幽公创宝积禅寺,宋僧佛印修戒于此;大中七年(854),僧普创建青峰寺,寺在浮梁县城东隅青峰山。该寺元末毁,明洪武年重修。宋乾德元年(963),僧崇首创黄山禅寺,寺庙座落在浮梁县鹅湖镇天保宋村的黄山。元代末年(1368),兵焚。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万历年间扩建,更名为皇山寺。
   宋真宗(998—1022)时,僧秀松在镇市都创建景德寺,元毁。明洪武二年(1369)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修。宋景德年问,僧秀松禅师在市南山建居云寺(后称南云寺),尔后,古寺毁于兵焚。
   宋有万寿寺(今景德镇市蛟潭区内蒋村万寿山),寺前小溪山上还留存北宋名士王仲舒、金君卿游览时留下的题字摩岩石刻。
  宋绍兴九年(1139),僧敬在市东南湖田村南河南侧石门山建石门寺;绍兴十年(1140),僧绍溪在里仁都肠府山建呖府寺。元末毁,明洪武元年重修。
   明洪武间在长芗都建禅师庵,在里仁都(今莲花塘)建五龙庵(此处旧称“和尚坞”)。
   清道光十二年(1832)《浮梁县志》记载的寺庙计125处,仅隋、唐、五代时期兴建的就有16座。
  清末民国期间,景德镇境内曾建过一些寺庙,均属民间信仰。诸如镇上的仙娘庙(1901年建)、华陀庙(1915年建)、杨泗庙(1915年建)、老关帝庙(1921年建)、财神庙(1930年建)、王灵官庙(1938年建)。境内实际住有出家人的庙宇仅二、三十处。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时有寺13所,庵3所,其中住有和尚3人、尼姑3人、居士21人、斋公5人、斋婆4人、信徒63人。1965年整顿寺庙后,仅保留佛教禅师庵、老关帝庙及道教斗姆宫3处,僧、尼剧减。“文化大革命”中,所有道观寺庙全部停止活动,许多庙宇被拆毁或改作其他用房,僧尼被赶出寺庙,信教群众也受到冲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宗教政策逐步开放。1981年5月,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肠府古寺对外开放,为景德镇市佛教活动场所。1982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文件后,宗教工作出现新的局面。1984年6月,省人民政府确定颐府古寺为全省重点寺庙。
   第二节寺庙
   高际寺高际寺,旧称高际庵,位于浮梁瑶里,始建于北魏年间。
  在高际寺前一里处有一座石板桥,名“一心桥”。桥边有一座3层结构的六角亭,亭内有宋代名人黄庭坚、范成大、朱熹和元代代州司马陈东等人诗词刻碑。过了一心桥,到达仰天台,高际寺就在眼前。这里苍松吐翠,林壑幽美,奇峰怪石,栩栩如生,层峦叠嶂,紫烟袅袅,流泉飞瀑,风光如画。在西侧坡上,建有一座佛塔,此塔建于唐朝,高约17丈。此塔分5面,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
  高际寺有3堂6室,背北峰,朝南山口。正殿供奉释迦牟尼像,二进大堂为传经房和贵宾休息处,后进为住持和长老的禅房。大院左边是寮房,右边是斋堂。后院是客房,客房院内有异树奇花和一口小水塘。出后门,上行108米,就到东塔之下。此塔全用片石米浆和石灰砌成,上有南宋进士杨万里(1127—1206)用竹竿捆芦苇沾泥浆书写的四个大字:“高际禅寺”。
  宝积禅寺宝积禅寺座落于浮梁旧城北去3华里处。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该寺原名冷泉寺,在浮梁县三里都马兰山下,因被洪水冲毁,故于唐大中年问(847-859)由名僧幽公迁至今地重建,取名宝积寺。其意有两种说法,一为宝山临近昌江,河滩金沙遍地,故名“宝积”;又为于兹禅师言道,佛以启迪智慧为“宝”,沉淀灵根净化人生为“积”,其寓意两者皆有之。
   宋庆历三年(1043),年仅12岁的林丁原在此出家为僧。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他应召人京,觐见神宗皇帝,并以他非凡的谈吐、广博的见识和对佛经义理的宣释,深得皇帝和各位大臣的叹服,神宗当即称他为“僧中之魁”,赐其法号为“佛印”,把高丽国进贡来的磨衲金钵赏赐给他,还敕封宝积寺为“佛印道场”。
   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修宝积寺时,在寺后建了一座“三贤堂”,祀奉佛印、苏轼、黄庭坚。宝积寺因佛印而成就了一段历史上的辉煌。然而自元以后,累建累毁,至今只剩孤碑遗迹。
  1985年,宝积寺正在恢复重建之中。当地政府致力于开发旅游资源,使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得到很好的交融、挖掘和保护,使之为社会和人类服务,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肠府古寺肠府古寺座落于景德镇市昌江西畔的肠府山四图里段东麓山谷。据清道光十二年《浮梁县志》记载,呖府山古称阳阜山。也有传说,大禹治水后,驻足结庐于此,炼丹修行,功成飞入天庭。玉皇敕封其为“砀府真君”,故后人以“呖府”二字冠其山,谓其寺。
   据说在唐代,四川云僧在呖府山建寺庙。北宋庆历二年(1042),浮梁进士金君卿到寺中道览,并吟诗留念。
  据史记,宋绍兴三年(1133)秋,抗金名将岳飞自江州(今九江)取水道入朝,浮鄱江,渡昌水,驻于肇阳石壁之下,为呖府古寺题下楹联一副:
   “机关不露云垂地;心镜无瑕月在天”。
   当时山僧朗日为感激岳飞,款待3天而去,从此以后,古寺香火更旺。
   宋绍兴十年(1140),僧人绍溪募化十方,在旧址南侧建起一座小庙,仍名“呖府寺”。
   元朝末年,寺毁于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兵焚中。明洪武元年(1368)在毁址上重建此庙,继而又毁。
  清朝,僧人重建此庙,正名“呖府古寺”,其名沿续至今。凡以后所造建的寺庙与原始庙址均相距三百余米。原庙为“内”寺,现庙为“外”寺。“内”寺有清泉一泓,终年不竭,名曰“祥云泉”。清朝中期,肠府古寺残景悲凉,一落千丈。嘉庆二十二年(1818),诗人郑廷桂的诗记叙了古寺废墟,诗云:
   “机关不露云垂地,心镜无瑕月在天。
   闲诵岳王楹帖句,吻山寺废几何年”
  解放后,古寺由佛教僧众和居士护持,香火不断。“文化大革命”中,古寺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1981年5月,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肠府古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1982年7月(农历6月19日),首次举行观音法会。1984年6月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寺庙。现保存的是民国初年的一幢一进三开间的类似民居的建筑,门楣上墨书“肠府古寺”四个大字,大殿供奉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弥勒等菩萨像。
   观音阁观音阁,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位于里仁都石棣山层崖上,山崖下为昌江,背东朝西,下有一亭,西有短墙,阁前祀观音大士。清乾隆帝曾畅游观音阁,钦赐观音坐正殿,文昌坐后殿。由阁的左边进去是外客厅,客厅后面是方丈室。方丈室的右面,有石阶环绕而上,直到得月台。台前全用石板铺地,靠西面围有石栏杆。再往上就是大雄宝殿,里面塑有如来佛像,清嘉庆时重修,并建文昌阁。
  民国初年,住持僧观莲法师募化景德镇“三帮”(徽帮、都帮、杂帮)商人和城乡信士子弟捐资重修,于民国5年(1916)春动工,民国6年8月竣工,建成3层楼阁“宝山楼”。
  1972年,因新建青塘电厂公路,殿宇被毁十有八九,最后只剩一座观音殿。
  景德寺景德寺座落在景德镇市昌江西岸的凤凰山上。史书记载宋真宗笃信佛道二教,即位时在全国各地大肆修建庙宇寺院,多处寺院都钦赐他的景德年号作为寺院的名称。所以当地相传“未有景德镇,先有景德寺”这一说法。
  据清道光十二年《浮梁县志》记载,景德寺始建于宋真宗景德年初(1004),原寺位于景德镇市小港咀工农街(今陶销仓库),由当时的僧人秀松禅师开创,规模宏大,兴盛一时。当时江西刺史王十朋慕名来寺参观后题诗:
   十里林郊山四围僧迎刺史启禅扉
   莫从宦海扬帆去还指乡园信马归
   民隐须陈怀夜漏圣恩未报愧朝衣
   斯来触我梅溪念何日红尘隔翠微景德寺元时毁于火,明洪武二年(1369)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由景德镇刘希圣善士护持。时至新中国成立时仅存一座天王殿,其余殿堂只存遗迹。
  南云寺南云寺,古名居云寺。由宋高僧秀松禅师于景德年间启建,距今一千余年。据传,当时景德镇南山(南云寺今址)山松秀丽,鸟语花香,一年四季,风景宜人,禅师乃选此建寺,并留下“景德皇帝景德泉,天下清名天下享”之偈语,从此景德瓷器蜚声海内外。尔后古寺毁于兵焚。
  20世纪90年代,有景德镇信士于居云寺旧址前后启建了“三佛殿”、“观音殿”等寺院殿堂。
   第三章天主教
   第一节天主教源流
   “天主”一词是明末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仰之神的译称。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斯(Pered'Entrecolles),汉名殷弘(宏)绪,来景德镇传教,在景德镇居住达7年之久。他除了布道传教外,还搜集了大量有关景德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等各方面的情报,尤其是对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和市民生活作了详细的记述,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9月1日)以书信方式向法国耶稣会寄去汇报书简《中国陶瓷见闻录》,据殷弘绪(公元1712年9月1日)写给法国耶稣会的第一封信中记载:“迄今,景德镇已经有一所由布洛尹西亚侯爵(Lema-rauisdeBroissia)捐资而兴建的教堂,教徒众多,而且每年都在显著增加……。”这是景德镇建造年代最早的教堂,地址是否是现今天主堂有待考证,其他传教士和信徒具体情况不详。第二封信写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月25日)《中国陶瓷见闻录补遗》。殷寄去的两封信得到法国教会高度赞赏,对欧洲陶瓷生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
  清代戊戌变法后,法藉传教士田烈诺神父来景德镇传教,并购得镇郊程家山下房屋100余栋,土地几十亩(今中华北路305号一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建造安多尼教堂(即今天主堂),田神父1901年调乐平传教。以后景德镇天主堂由美藉神父徐斯美主持,发展了不少教徒,并在天主堂对面建造圣母堂。景德镇的天主教隶属于赣北教区(余江),先后还有法、美、意大利藉神父来景德镇主持教务,也有过中国藉神父协助。1940年前教会在天主堂内创办真一小学,1951年更名为新华小学,不久并人公立第五小学。1952年,外藉神父离镇回国,景德镇市先后有涂海舫、傅维霖、全金标、陈普选主持过教务。那时教徒有318人,但经常做礼拜的仅1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了活动,80年代才恢复活动。1981年5月成立“三自”爱国小组,成员5人,活动地址一处,有教徒102人。
   第二节教堂
  天主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外国教会出资购置房屋100余间、土地几十亩,以及背后的圣山两座,兴建大教堂(今中华北路305号),和许多小厅堂及四合院住宅、花园、圣山等。教堂外貌和内部装饰均仿西方教堂哥特式建筑式样,尖屋顶,门面采用红砂石砌面,内为麻石,气势雄伟。教堂里有圆拱顶,正面用各种彩色玻璃块镶接的大窗,教堂可容纳800余人。教堂里一直有外国神父居住,直到景德镇解放才回国。“文革”期间,天主堂的安多尼“大经堂”被市房管局接管,改作他用。其他房屋和圣山等场所被市第一医院和市卫生防疫站使用。
  圣母堂1901年由美藉神父徐斯美主持,在天主堂对面(今中华北路216号)置地建造圣母堂。占地面积2740平方米,二层楼房,外墙也多用红石、麻石砌筑,圣母堂内有圣母玛丽亚瓷雕像,院内设育婴堂。景德镇解放后,被市卫生局改作宿舍。
   第三节天主教活动
  天主教的教规、教条森严,信徒一定要崇拜天主(上帝),要尊玛利亚为“圣母”,要遵守“十诚”、“四规”。教内有“领洗”、“坚振”、“告解”、“圣体”、“终付”、“神品”、“婚配”、名曰“七圣事”。教堂每日有早课经,下午念玫瑰经,星期日念弥撒经。一年中有四个大占礼(节日):耶稣复活占礼、圣神降临占礼、耶稣圣诞占礼和圣母升天占礼,届时教徒都要前往教堂参加做大礼拜活动。同时还严禁神父、修士、修女娶嫁,信教的要领洗,领洗的叫教徒,没有领洗的叫“保守”。
  天主教爱国会团结教职人员和教徒,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反对境外敌对势力干涉教会事务。在教会内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提高教职人员和教徒的政治思想觉悟,广大教职人员和教徒明确爱国爱教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理解只有爱国才能真正爱教;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是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和保护宗教团体合法权益。
  教会认真学习中国天主教“三个规章制度”,积极推进民主办教过程,逐步形成教会在重大事宜上集体领导、民主管理、相互协商、共同决策的良好机制。每天能够有序地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并发展了浮梁县小沅村的宗教活动场所。
   第四章基督教
   第一节基督教源流
  景德镇的基督教是指公元16世纪以后从天主教分裂出来的“新教”。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中华基督教内地会传人景德镇,由英藉传教士祝康宁主持建造耶稣堂。1913年中华美以美会派王善治牧师在景德镇布道并置地建造福音堂。1917年圣公会传人景德镇,1927年在公馆岭建造圣公会教堂。抗日战争时期(1938)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传人景德镇,但为时不长。上述教派组织均由外籍牧师和华人传教士来景德镇租房设布道点,讲经布道,发展信徒,培养传教人员,然后兴建教堂(或设分堂),办学校,免费学英语,搞慈善活动等方式。从城区到农村,先从城市贫民阶层手工业者、工人、农民、小商贩中传教发展信徒,进而到西医、教职员知识分子和工商业主中发展信徒。教牧人员大多由总会或教区派遣,内地会由总会派外籍牧师来主持教会,中国传教士协助,圣公会由总会或牧区派中文、外文会长来主持教务。教会所需经费均由英国、美国差会拨给,抗日战争后,经费来源减少,少量由信徒捐赠。教会设立执事会,负责教会各项活动开展,圣公会还设立校董会和司库,管理教会和教会学校的财物。抗日战争前后,是景德镇基督教较盛时期,有耶稣堂、福音堂、圣公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宗教活动场所,信教人员渐增,全景德镇约有1000人。三个教会组织订立爱国祈祷日(每周五),联合进行礼拜,组织难民和贫困教徒生产自救,发动社会募捐奉献等慈善活动。1949年4月,景德镇解放后,各教派基本维持现状,仍属差会管辖,外籍传教士陆续回国,均由中国牧师主持教务,并分别成立“三自”爱国小组。1958年成立市基督教“三自”运动委员会,推选张秉炎为主任委员,同时被推选为市政协委员,继后历届市政协中均有基督教代表为常委或委员。教会开始沿着“爱国爱教”、“自治、自养、自传”的方向发展,市基督教三个教派组织联合礼拜,教徒统一在市福音堂进行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政策受到践踏,宗教活动停止,教堂及所属房屋被占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逐步退还被占用的教堂和房产,开始恢复礼拜。教徒增到2234人,同时,恢复成立景德镇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第二节教派组织
  内地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内地会上海差会派遣美国人爱传教士(女)带领布道团进入景德镇传播福音,并买下城区前街珠弄口一染布坊(今中山南路88号)作为布道点。1901年派遣英籍传教士祝康宁和华人牧师王则久(又名王永年,余干人)来景德镇地区开展传教事业,并由英国差会拨款在染布坊地基上兴建教堂,由王则久具体经办,落成后名叫耶稣堂。王牧师在耶稣堂传教十八年,以后差会派吴仪光牧师(都昌人)来景主持教务。1934年差会派遣美国人饶宝慈牧师来景传教并主持教务,同时来了一位中国教士汪永泉(鄱阳人),一年后饶牧师调回,汪教士调婺源教会。1935年差会派英国人毕尔德牧师夫妇来景德镇教会主持教务。1936年教会派潘先生(余干人)夫妇坐堂布道。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差会撤离上海,毕尔德夫妇回国,景德镇内地会实行自养,成立执事会,管理教会事务。选出执事7人,即:江茂孔、于老先生、姚发姣、傅师母、王三一等,执事会由王三一负责。
   抗战期间,来景德镇传道人员还有殷修德牧师(星子人)、陆希娥牧师(都昌人)、沈炳荣、潘先生、周迁标、江茂孔等。
  1943年,王三一召集许芝彩、马仁邦、熊从灵、罗正国、周迁标、江保罗等7人组成奉献布道团,前往鄱阳田坂街、谢家滩等地布道。
  1947年,毕尔德夫妇重返景德镇传道,不参与教会管理,至1950年回国。教会派江茂孔全家坐堂布道三年,直到景德镇市解放。
  1941年到1951年,内地会一直由王三一牧师主持教务,1951年7月王牧师病逝,遂由传道员马仁邦、于金山、许芝彩、官正良、熊从灵、江先泉等人组成执事会管理教务开展活动。
  1953年,景德镇卫理公会、圣公会、内地会等基督教派联合成立景德镇市基督教协进会,在福音堂进行“联合礼拜”。“文革”期间教会停止一切活动,耶稣堂被社办企业无偿占用。
  内地会的信徒多为贫苦市民、小贩、小手工业者和菜农,文化程度较低。1949年城区内有信徒400余人,农村信徒200余人。内地会除在城区耶稣堂布道外,并在浮梁县寿安乡、兴田乡、罗家等地设有分堂3所和许多福音村,还有信徒奉献给教会的房屋、农田和菜地等财物。在1950年均归还农民。
  卫理公会又名美以美会,是美国北方基督教(新教)卫斯理宗派的教会。美国独立后,卫斯理派教徒脱离圣公会而组成独立的教会,鸦片战争后传人中国。借用该会差会机构英文名称MethobistEpiscope-Mission的缩写M.E.M的音译,中文简称美以美会。公元1939年与监理会、美善会合并,称基督教卫理公会(或卫理会)。1913年,美以美会派王善治牧师夫妇二人来景德镇布道并主持教务,由美国差会拨款在城区汪家街置地建筑一座新教堂(今中华南路343号),名叫福音堂。抗日战争前后,教徒发展到100多人,为便利教徒子女就读,在福音堂楼下开办福音小学。王善治牧师博学多才,通晓三国文字,多次编写福音宣传品印刷散发,王善治一直主持卫理公会教务,直至1950年回四川养老。
  1950年,由信徒邓怀民(西医医生)去南昌按牧返景接管教务。1953年从鄱阳教区调王镇泉牧师来景德镇福音堂主持教务。期间有蔡正鉴、王安福、方必正、于山球等协助教务。卫理会同时在浮梁罗家乡建立福音村一个,并有信徒捐赠的房屋、农田、菜地、财物等收入资助农村的传教活动。
   景德镇卫理会属赣北教区,1936年划属上饶教区,1945年抗日胜利后,再划属南昌教区。
  1953年,景德镇市三个基督教派联合成立景德镇基督教协进会,在福音堂联合进行礼拜。
  “文化大革命”期间,卫理公会停止活动,教堂楼下曾被市昌江区法院借用办公,至1980年迁出。后由信徒捐资将福音堂扩建成现在的大教堂。
   卫理公会信徒,多为城市家庭主妇,陶瓷工人、手工业主等。1949年有信徒190余人。
   圣公会是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英国。鸦片战争后,由英、美、加拿大传人中国。
  公元1917年,由总会皖赣教会派遣程子赣(一说字洛)来景德镇传教,担任会长。在景德镇彭家上弄租一房屋为布道点,并开办英语补习班。1927年皖赣教区调方镜清(一说方明镜)来景德镇任中文会长,并由美国差会拨款购得景德镇城区公馆岭(今珠山中路56号)临街房屋建立教堂,名叫“成得堂”,同时成立堂董事会,管理教会财产和财务开支。
  1933年,教会派遣张秉炎来景德镇任会长。张为湖北广济人,曾在安庆圣公会任会长兼小学校长,来景后即在教堂附近购置房屋8栋30间,占地2亩之多。于1931年创办圣公会宏道小学,张任校长。1939年,在景德镇里村租房开办宏道中学,张兼任校长,招收学生近百名。两年后因抗日战争及经济原因停办。1944年宏道中学复校,1946年并人天翼中学。抗战期间,教区派朱明斋、邓尧诚协助张秉炎主持教务工作。1945年,美国支援中国抗日的飞机因油料耗尽迫降在景德镇西瓜洲和浮梁峙滩,由教会派朱明斋等担任翻译,与两位飞行员沟通语言,把他们安全送回。1946年还代发联合国救济总署送来一批救济物资。建国前夕有教徒268人。1951年,景德镇圣公会积极响应“三自”爱国运动,与外国差会断绝经济关系,从当年2月开始实行自养,张秉炎任景德镇三自爱国运动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57年8月教区调邓延庆来市主持教务。“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教会停止一切活动。
  1978年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信徒逐渐参加活动,与内地会、卫理会信徒联合在市福音堂做礼拜。
  圣公会信徒多为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主要有工商业主、西医医师、护士和中、小学校教职员工,文化程度较高,据1950年调查,信徒有268人。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该会为推动下辖的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四省的宗教事业,发动1200名安息日信徒捐款,在江西庐山大林路637号建立一栋三层楼房,作为联合会暑期培训班所用。
  民国27年(1938),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传人景德镇,布道点设在城区麻石弄南侧瓷器街一所房屋,每周星期六做礼拜,由寇崇一主持,信徒不多。由于各种原因活动时间不长,以后其信徒均参加基督教其他宗派做联合礼拜。
  景德镇基督徒联合会1938年,由城内三个基督教会发起成立的组织,从事教会内的一切慈善事项。(一)订立每周星期五为“爱国祈祷日”、信徒们为国民祈祷平安;(二)由富有信徒捐献钱、粮、衣物等,发给贫困信徒,发放点设在耶稣堂内;(三)开办生产合作社于里村,安置难民和当地贫穷信徒,纺纱织布进行生产自救;(四)代发救济品。1946年由联合国救济总署发来一批救济物资,包括西药、简装奶粉、牛肉罐头、绒线、军毯、旧服装等,发放点在圣公会。
   景德镇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51年2月景德镇基督教各教派成立“三自”爱国小组。
  1958年,景德镇市基督教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正式成立景德镇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宗旨是团结、教育全市基督教徒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令、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办好独立自主的教会。
   “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爱国运动委员会的工作被迫停止。1978年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贯彻实施。
  1984年,景德镇市基督教第二届代表会议召开,恢复成立景德镇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推举于金山牧师任主任。
  景德镇市基督教协会成立于1980年,是景德镇市基督教教务性机构,其宗旨是团结景德镇基督徒,本着圣经教训,根据自治、自养、自传原则,办好景德镇教会,它与爱国会的关系是分工合作。此后,“三自”爱国会与基督教协会简称“两会”。
   第三节教堂
  耶稣堂是景德镇内地会基督徒集会的大教堂,座落在市区前街珠弄口(今中山南路38号),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内地会传人景德镇,以英国差会经费购得临街一染布坊,次年建筑成新教堂,建筑面积约748m‘,砖木混合结构,前栋中堂为布道场所,两侧楼上楼下房间为传道人员居住。前后幢之间约距3米宽的空地,南头靠(增修)一水池,为施行浸礼之用,北面有一花园建有男女厕所。后幢楼上为礼拜堂,能容纳300余名信徒集会。楼下设更衣室、会议室、寝室、饭厅、楼梯问,墙外建一厨房。抗日战争期间,教堂周围瓷厂及民房屡遭日机轰炸,耶稣堂幸免于毁。
  1949年以后,耶稣堂一直维持现状。1953年成立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景德镇市基督教三个宗教团体联合在福音堂做礼拜,耶稣堂被社办企业占用,“文化大革命”后期落实宗教政策,在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耶稣堂产权收归市基督教协会。
  圣公会座落在市区中心公馆岭(今珠山中路56号),是1927年由美国圣公会拨款购得临街房屋建立的新教堂,名叫“成得堂”,砖木混合结构,可容纳400余座位。楼面为三层,设有客房,为部分教会人员住所。1931年在此创办宏道小学时,有开阔的教室及教师用房,并向老弄口扩建学校操场及教室。
  1953年,市基督教各宗派组织实行“联合礼拜”。1956年,宏道小学停办,圣公会房产归属市教育局。
  福音堂是景德镇卫理公会(原称美以美会)基督徒集会的大教堂,座落在市区汪家街(今中华南路342号)。1917年11月,美国美以美会出资购地兴建的,砖木混合结构,教堂占地面积近600rr12,二层楼房,局部三层,有大、小会堂,工作问及教牧人员住所。曾在此开办过福音小学,景德镇解放后,福音堂仍保持原貌,是景德镇基督教三个团体联合做礼拜的场所。“文化大革命”期间,楼下曾被昌江区法院占用,至1988年迁出,由基督教徒捐资扩建面积一倍,并装修加固,除楼下有大、小会堂和工作间外,并在二楼扩建一个可容纳800—1000人的大会堂,是景德镇市基督教集会的主要活动场所。
   教会事业
  宏道小学1931年,景德镇中华圣公会创办宏道小学,校址在彭家上弄。1937年迁公馆岭圣公会内,张秉炎会长兼任校长。开办时课程设初小,以后设高小,并开设英语课,均是全日制。解放后市人民政府接管准予立案续办,1951年改名爱国小学,1952年2月并人公立小学。
  宏道中学是景德镇圣公会于1938年创办的初级中学,在景德镇里村租房办学,由张秉炎会长兼校长,学生近百人,后因抗日战争及经济原因停办。1944年春季复办,由潘腾任校长,校址先在天主堂,以后迁公馆岭圣公会,最后迁彭家下弄湖北书院内。1946年合并到私立天翼中学,学生有百余人。
  福音小学1915年,景德镇卫理公会开办福音女校,校址设老弄口,后迁十八桥福音堂内。主要是信徒子女就读便利,费用低廉。抗日战争后,因受空袭影响,学生不多而停办。1951年改名新民小学,1952年2月全部改为公立。
  春光瓷厂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圣公会将信徒奉献的钱筹办一瓷厂,厂名叫“春光瓷厂”,一方面解决贫穷信徒就业,一方面将瓷厂盈利供给教会。
   难民瓷厂在抗日战争期间,市卫理会开办过难民瓷厂,主要产品是纺织用瓷。第四节基督教活动
  敬拜又称崇拜,即通称做礼拜。基督教坚持每周星期日做敬拜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清晨或上午。后因信徒增多,增加午堂(下午2点)和晚堂(晚上7点)。参加者为信徒和慕道友(尚未受洗入教者),敬拜内容有唱赞美诗、诵读圣经、讲经布道、祈祷崇拜、自由奉献等。每月第一个礼拜日还有一次隆重的圣餐仪式。
   重大节日圣礼(又称圣事),有洗礼和圣餐(或称擘饼)。洗礼又名受礼,是信徒人教的隆重仪式,洗礼有浸洗和点水洗两种。
   复活节公历3月21日以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感恩节公历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耶稣降生之日为圣诞节,前晚即平安夜。
   祈祷活动抗日战争期间,景德镇基督教三会成立“爱国联合会”,确立每周五为祈祷日,为国家安康、世界和平进行祈祷。
   教会内还设有唱诗班、查经班、培灵会(灵修)、主日学、传道员、义工培训班。
   第五章伊斯兰教
   第一节伊斯兰教源流
  伊期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曾称大食法、大食法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门、回回教。明清以来,普通称回教。1956年后,由穆斯林建议,定名为伊斯兰教,在中国有维吾尔族、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群众信仰伊斯兰教。据记载,最早来景的穆斯林是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6),由河南开封等地经营瓷器的回民,其中的穆斯林在市区小桥上修建一所小清真寺,作为宗教仪式和传教的场所。他们中有的留住下来,购置宅地开办产业。最初集居于现在的市区南隅小港嘴,俗称回回花园。其中较有经济实力的为吴万兴瓷行,主要为西北回民来景贩运瓷器提供服务(即采购、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等),并按照回民习俗提供生活条件。清乾隆年间(1736—1796)由吴姓回民发起,全镇回民捐资在市董家上岭横弄置地兴建清真寺,并成立董事会管理寺产,主持财务,筹办宗教活动,而且可以决定聘任阿訇。平时由阿訇主持宗教仪式和教务。清真寺为市内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和回民集会活动的唯一场所,抗日战争时期,安庆一带迁来很多回民,信众人数有增。1949年景德镇解放后,穆斯林教的宗教信仰和回民的生活习惯得到尊重,并在景德镇市中山路南门头开一家回民食堂(由回民集资的“回民餐馆”改为“回民餐厅”,属市饮食服务公司,是集餐饮、宴席为一体的国营企业,在景德镇市众多的同行业中,它独具特色,别具风味,深受全市人民的好评)。“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停止,清真寺内器物遭到损毁。1982年景德镇市户口普查,居市回民有600多人,其中有穆斯林17人。为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经批准成立市回民事务管理小组,成员有刘自强(组长)、马鑫奎、余遐芳、杨存仁、王自成、吴丽荪、吴恩赐等7人。1983年市政府拨款修缮清真寺,并由阿訇主持教务开展宗教活动。
   据查景德镇清真寺已知座位阿訇有吴松年(1866-1931),郑余斋、王元培、杨洪恩(1937-1953)、马梦洛(1954-1958)、李建业(1959-1972)等。
   第二节清真寺
   董家岭清真寺始建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6),座落在景德镇市董家上岭横弄12号,由吴姓回民发起修建。清真寺大门为八字开土库门建筑,坐北朝南,门楣和门框均为大青石砌筑,门额为长方形,阳刻有“清真寺”三个大字;门框顶阴刻有伊斯兰文字,门内两侧有门房,穿过门房及一条南北走向通道,左侧有幢砖木结构二层建筑,为阿訇讲经和信徒做礼拜的大殿。清真寺大殿内原有9块金匾。其中乾隆御笔“开天古教”金匾居中悬挂。“回教重地、禁止喧哗”的虎头牌左右排开,庄严肃穆。文革期间,九块金匾和两块虎头牌遭到毁坏。1983年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拨款维修,将占地9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的清真寺修缮一新。主要设施有拜堂、大殿、客厅、水房、淋浴问、接待室等,大殿前有内院,还配有花圃花坛。
   塘坞路清真寺座落景德镇吕西大道西侧塘坞路4号,由国家宗教局、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拨专款和景德镇市穆斯林捐款共同修建。
   第三节伊斯兰教活动
  伊斯兰教在中国有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明显的教派区别,绝大多数穆斯林属于逊尼派。他们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各项宗教功课,在教法上也是遵守世界多数穆斯林信奉的“哈乃斐派”教法。在他们居住的地区以清真寺为中心,实行一种互不隶属又互相尊重的“教坊制度”。每个教坊是一个集团,实行三掌教制度,教坊内由伊玛目(教长)、海推布(教长助理)和穆布津(清真寺的宣礼员)三种职业宗教人士组成。清真寺有一董事会,他们是由地区穆斯林推选,管理寺产、主持财务、筹办宗教活动,而且可以决定聘任谁来任伊玛目和阿訇。大的清真寺还可管辖附近小的清真寺,有时还有一个穆夫提负责调节教坊内的民事纠纷。一般说来,他们并不主动向外人宣教传教,也不动员附近汉族入教,通婚往往是他们扩大信教范围和信徒数量的最自然方式。也并非说没有传教人士,但他们基本上是属于从属地位,主要为教坊内穆斯林服务。
  在元代伊斯兰教似乎尚无固定名称,不过自明中叶以来,“清真教”、“清真寺”已经成为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寺院专用名称。据清初伊斯兰教学者解释:“清”者指真主的超然无染、不拘方位、无所始终。“真”者系指真主的永存常在,独一至尊,靡所比拟而言。“寺”系指一般官署建筑。清真寺之阿拉伯文原名“麦斯吉德”,意为“礼拜安拉处所”,也有把它称为“白屯拉”的,意为“安拉的宅第”。
  清真寺的作用:首先是穆斯林沐浴、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其次每逢主麻日(每周星期五)、斋月(伊历九月)内、大小开斋节、圣诞、圣忌等日子,各寺阿訇都要向自己的“高目”(属民)讲“卧尔兹”(演讲经文)。再就是给满拉、海里凡讲经说教,如哈拉目(意为“安拉禁止的”。根据《古兰经》、“圣训”等经典明文禁止的行为,如吃猪肉、饮酒、吸毒、赌博、奸淫、宿娼和放高利贷等)。为穆斯林群众主持婚、丧、嫁、娶和纪念亡故先贤集会的地方。有时也为穆斯林群众排解纠纷,为穆斯林儿童和幼而失学的成年人开办经学、义学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遭到冲击,使正常宗教活动停止,清真寺内器物遭到损毁和遗失。但回民群众生活习俗得到尊重,生活补贴和回民食堂得到保留。改善了宗教活动场所条件,允许在寺内沐浴、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组织开斋节座谈会、组织走坟作“都阿”。
   伊斯兰教重大节日:阿舒拉日、圣纪、登宵夜、拜拉特夜、入斋、盖德尔夜、开斋节、古尔邦节。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圣礼
相关专题
复活节
相关专题
感恩节
相关专题
圣诞节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斗姆宫
相关作品
高际寺
相关作品
宝积禅寺
相关作品
肠府古寺
相关作品
观音阁
相关作品
景德寺
相关作品
南云寺
相关作品
天主堂
相关作品
圣母堂
相关作品
耶稣堂
相关作品
圣公会
相关作品
福音堂
相关作品
董家岭清真寺
相关作品
塘坞路清真寺座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