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越溪乡” 相关
共 19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力洋区茶院乡位于宁海县东部,总面积50.59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地势北高南低,有茶山主峰。主产稻谷,兼有其他经济作物。有初中、小学、卫生院和文化设施等。境内有唐代净土寺残址、宋代古窑址和南宋道士桥等历史遗迹。
2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力洋区毛屿乡位于宁海县东部,总面积27.8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丘陵和海积平地。主产水稻、棉花,副业发展迅速。有初中、小学、卫生院和文化设施。乡内企业产值高,其中大梁山啤酒曾获优质产品奖。
3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力洋区前横乡位于宁海县东南部,总面积65.7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面临三门湾,以种植棉花为主,兼种水稻和经济作物。有中学、小学、卫生院和文化设施。乡内企业产值较高。该地因前横山而得名,张姓于明洪武年间迁此。
4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一市区官岭乡位于宁海县南部,总面积66.21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一市港为主要水利设施。全乡以水稻种植为主,山地培育松林等经济林木。有农业中学、小学和卫生院等设施。乡内牛台村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
5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一市区越溪乡位于宁海县东南部,地处三门湾畔,总面积44.45平方公里。全乡以稻谷、棉花种植为主,兼产糖蔗、柑桔等。有初中、小学和卫生院等设施。境内有越溪巡检司遗址。乡人民政府驻地海头,为政治、经济中心。
6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一市区七市乡位于宁海县东南部,总面积45.4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全乡属沿海丘陵地区,三面环山,东部沿海滩涂是粮棉主要产地。有初中、小学和卫生院等设施。亭头-东岙公路纵贯乡境,水路可通三门湾。
7
工厂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专业部门工厂的情况。其中包括宁海县木材厂、宁海轴瓦厂、宁海福利厂、宁海光学仪器厂、宁波四明中药厂、国营宁海酒厂、宁海无线电厂、宁海印刷厂、宁海煤矿电器厂、宁海丝厂、宁海通用机械厂、宁海金属制品机械厂、国营宁海粮机厂、宁海县自...
8
山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山体的情况。其中包括山、山口、山谷、山洞等。
9
河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河流的情况。其中包括白溪、大溪、凫溪、清溪、中堡溪、五市溪、紫溪、汶溪、石门溪等。
10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发现多处古代遗物、遗址,证明原始社会即有人类生息。居民迁徙受历史事件、仕宦、流寓、游览、避隐、析居和新建设等多种因素影响,迁徙情况在明清时最为频繁,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形成了复杂的迁徙网络。
11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自然村地名分类的情况。其中包括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以姓氏命名、以自然景观命名、以地形地貌命名、以意会命名、以建筑物命名、以土壤命名等。
12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一市区位于县境南部,1986年总面积191.49平方公里,人口42429人,主产粮食、棉花、柑桔等。
13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桥头胡区位于县境北部,1986年总面积295.32平方公里,人口82707人,以农业、渔业和乡镇工业为主。
14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该县岩石以火山岩、次火山岩、侵入岩为主,各类岩石分布广泛,特征各异。 关键词:火山岩;次火山岩;侵入岩;酸性熔岩;基性熔岩;花岗岩
15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新标准海塘建设从1997年11月至2004年底,共建成118.8公里,分四期完成,总投资47687.74万元。前三期是重点,共42条101.29公里;第四期为扫尾工程,共12条17.51公里。投资主要来源于水利国债、宁波市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