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菏泽市” 相关
共 3451 条 20 / 231
286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国时期菏泽学前教育不发达,但在城里,幼儿教育也有了初步开展。1909年在教育界名流王鸿一的倡导下,创办了“菏泽保姆养成所”,培养幼儿师资,不过未办成幼教机构,成绩优者充当了小学教师。
287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幼儿教育机构纷纷建立。1949年8月,冀鲁豫行署在城里火神庙成立保育院,有教职工36人,收干部子女(幼儿)40余名。1950年地委专署正式成立幼儿保育院,招收大小两班(大班3-7岁,小班3岁以下),都是“供给制”子女。
288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1901年8月清廷令各县书院改为小学堂,1903年由王鸿一主持将重华书院改为“菏泽县立髙等小学堂”,成为菏泽县的第一所小学堂。翌年,菏泽第一、二公立小学堂相继创办。
289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1901年8月清廷令各县书院改为小学堂,1903年由王鸿一主持将重华书院改为“菏泽县立髙等小学堂”,成为菏泽县的第一所小学堂。翌年,菏泽第一、二公立小学堂相继创办。
290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废科举兴学堂后于1903年贯彻清廷制定的“癸卯学制”,其学制规定儿童7岁入初等小学堂,修业5年;高等小学堂修业4年,共9年。小学可以男女同校,也可专设女子高等小学。
291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古代社会启蒙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简称“六艺有《仓颉篇》、《博学篇》、《爰历篇》、“四书、”“五经”、《急求篇》、《千字文》、《蒙求》、《兔园册》、《太公家教》、《家范》、《百家姓》、《三字经》、《蒙童训》、《蒙童须...
292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20世纪初,在洋务运动和“戊戍变法”的影响下,清廷令地方试办中学堂。当时中学堂有三种:一是官立,以府治命名,直接受省高等学堂或提学司管辖;二是公立,经费由地方公款开支;三是私立,由私人捐款创办。当时菏泽相继出现3所学堂,即官立曹州中学堂、公...
293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20世纪初,在洋务运动和“戊戍变法”的影响下,清廷令地方试办中学堂。当时中学堂有三种:一是官立,以府治命名,直接受省高等学堂或提学司管辖;二是公立,经费由地方公款开支;三是私立,由私人捐款创办。
294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朝末年中学学堂制执行1903年清廷颁布的“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中学堂修业5年,不分高初中,也不分科。但到1909年学部规定,在中学生入学之初分文、实两科,学制仍为5年。
295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朝末年,中学的课程设置按“癸卯学制”规定,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法制及财政、体操等。
296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学堂兴起,急需大量师资, 于是菏泽第一所师范学校——曹州师范乃于1903年创办,后又陆续创办南华初级师范班、速成师范班、私立普通中学师范班等。当时的学制规定,初级师范学堂为5年,简易科为3年。
297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学堂兴起,急需大量师资, 于是菏泽第一所师范学校——曹州师范乃于1903年创办,后又陆续创办南华初级师范班、速成师范班、私立普通中学师范班等。当时的学制规定,初级师范学堂为5年,简易科为3年。
298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王鸿一在菏泽城东北刘楼首创菏泽自新学堂。主要招收社会上无业的流浪汉,教育他们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学员入校后,学校具保官府,对其过去所为概不追究。首招学员20余名。
299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市的特殊教育,仅设盲聋哑学校1处。校址座落在城东6里陈官庄东头,占地15亩,教室、办公室、伙房餐厅各6间,宿舍20间,传达室2间。
300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高等教育萌芽于1932年的实验县时期。由于条件限制,办了二三年均不见成效,遂自行停办。1946年荷泽第一次解放,在原菏泽六中校址,共产党创办冀鲁豫建国学院,准备将来办成培养高一级建设人才的高等学校,后因内战爆发而未能实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