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29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学校设置
分类号: G63
页数: 8
页码: 478-485
摘要: 20世纪初,在洋务运动和“戊戍变法”的影响下,清廷令地方试办中学堂。当时中学堂有三种:一是官立,以府治命名,直接受省高等学堂或提学司管辖;二是公立,经费由地方公款开支;三是私立,由私人捐款创办。
关键词: 中学教育 学校设置

内容

20世纪初,在洋务运动和“戊戍变法”的影响下,清廷令地方试办中学堂。当时中学堂有三种:一是官立,以府治命名,直接受省高等学堂或提学司管辖;二是公立,经费由地方公款开支;三是私立,由私人捐款创办。当时菏泽相继出现3所学堂,即官立曹州中学堂、公立南华中学堂和私立曹州普通中学堂。
  官立曹州中学堂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5月,由曹州知府丁镗创办。址在荷泽城内张油坊东街。监督(校长)由府学教授卢示戍兼任,设中、西学教习各1人,招收学生1班60人,由府属11县选送“学生实行供给制。创办初,官府对此认识不足,成绩不显著。
  1906年,由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王鸿一接任监督后,面貌改观,学生由原来的1班增为2班,待遇由原来的一切公费改为津贴补助。公元1909年又增招1班。3个班共有学生180人,教职工增加到10余人。
  这所学校在教学和思想教育上有所创新,成为鲁西南民主革命的策源地。1913年(民国2年)改名为省立第六中学。
  公立南华中学1904年在王鸿一的倡导下于科举考棚旧址创办南华中学。初招师范1班,次年又招中学1班。1910年改名为公立南华两等小学堂,除保留中学1班外,又招初等小学2班、高等小学1班。1937年大地震后停办。
  私立曹州普通中学堂1906年在王鸿一和一些留学生的倡导下,并征得知府丁镗的同意而创办。校址在江西会馆。招收中学、师范各1班,学生由各县选送。1913年合并于省立第六中学。
  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前,菏泽有2所中学办得较有影响。一为山东省立六中,一为私立南华中学。
  山东省立六中核校是1913年(民国2年)由官立曹州中学堂与私立曹州普通中学堂合并而成,时称山东省第十一中学。葛象一任校长。次年改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丛禾生出任校长,规模逐年扩大。到1922年已达13个班。1925年增设了高中班,1931年又设女生部。至“七七”事变前夕,已达16个班800余人。先后共毕业52个班,2500余人。继丛之后,先后任校长的有楚宝卿、郭俊卿、赖执中、刘丕源、田竹桥。
  当时“六中”升学率为山东之首,享有“六中〜北大〜哥伦比亚”之美誉。象何思源(原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北平市长)、张含英(水电部副部长)均是“六中”的毕业生。
  “六中”学生的政治思想也较活跃。如田位东、徐鹏翥六中毕业后都走向革命,并建立了曹州第一个党支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六中”南迁。经过一年多的流浪生活,于1938年底到达四川绵阳辛店子,编入“国立六中第三分校”。1941年由菏泽南迁的学生全部毕业六中”至此结束。
  菏泽私立南华中学1917年,公立南华两等小学校改名为私立南华两等小学。1922年又改名为私立南华初级中学,曹香谷任校长。1926年因北伐军驻扎学校而停办。1928年该校恢复,此时有初小3个班、高小2个班、初级师范1个班,学生共200余人。1929年李真卿任校长后逐渐扩大,至1973年发展为4个小学班、9个初中班,学生有600多名。
  南华中学校风很好,校训为“勤、俭、诚”。师生多为“激进派”,实行男女合校,是菏泽历次政治运动的先锋。
  抗日战争爆发,该校转入乡下。
  南华中学转入农村后,办了2个初中班。地址先后在城东北5里洪庙村、城东北30多里的大阎庄和靳楼以及城东北5里王梨庄和城东南6里赵堂。1945年学校因经费无着,被迫停办。
  在国民党游击区,许多爱国教育工作者征得国民党县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也办了一些学校。1939年,崔宪家在城西北白虎创办鲁西南联合中学, 招初中1个班、高中1个班,学生共60人,有教职员6人。不久,该校迁至黄河以北。1940年秋,楚西峰创办鲁西南二联中,招初中3个班,学生82人,有教职工12人。该校1944年秋停办。1943年秋,葛效周在城北吴店创办吴店中学(又名二联中分校),招初中2个班,学生90人,有教职员8人。1944年夏,由郭俊卿在城东15里王堂创办鲁西南三区联立高中,招高中、师范各1班,学生共100名,教职员8人。该校与吴店中学均于1945年夏停办。
  另外,原荷泽第二乡村建设师范主任斐雪峰在城东北三河寨、潘楼、高桥、探花刘楼各办初中班1个,称为 “二十二联中”。
  日伪在其统治的荷泽县城也办了2所县立中学。一是菏泽简易师范。于1941年创办,招初中3个班140人,师范2个班130人,有教职员30人;另一所是1944年春创办的菏泽县立女子中学。招初中女生3个班120人, 有教职员13名。日伪实行奴化教育, 部分师生不断有所反抗。两所学校均于1945年秋停办。
  此外,教会也在城内办了中学。菏泽天主教堂主办的荷泽私立体仁中学创办于1940年秋。址在天主教堂内,共招初中6班(男、女生部各3班)、髙中1班,学生230人,共有教职员28人。1945年停办。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于1946年10月占领菏泽,在原“六中”校址创办简易师范1所。名为师范实多为中学生。计招初中8个班、高中1个班、后师2个班,学生共450人,有教职员25人。1948年秋随国民党南迁无锡。1947年1月,耶苏堂创办菏泽中学进修班,招初中7个班,学生300名,有教职员20名。一学期后编入国民党办的“简师”初中部。进修班停办。
  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冀鲁豫行署办的边区一中和三中,影响深远。
  冀鲁豫边区一中:是1947年7月由“运西中学”与“濮范联中”合并而成的。校长巩丕鉴,初有学生5个班250人,活动于郵北一带。1944年初又招生2个班100人,1945年5月和1。月分别又招生240人和200人。1947年“运西师范”又合并于“一中”,合并后分中学、师范、艺术三部,1948年5月与“边区三中”合并,校名未改。10月迁至菏泽城内原“六中”旧址。1949年改名为平原省荷泽中学。
  “边区一中”的办学方针是抗大式的。主要培养党政军干部,几年来共培养干部近2000名。
  当时学校的条件差,教材多是教师自编,笔墨纸张学生自筹;常常是磨房当教室,门板当黑板,膝盖当书桌;树荫下、野地里有时也成了课堂; 虽是供给制,但糠菜树叶也往往吃不饱,而师生情绪很髙,常常载歌载舞。
  学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论到哪里住下,先扫院子后打水,借物归还损坏赔,在群众中有很髙的声誉。
  冀鲁豫边区三中:是1943年上半年活动在菏泽城西南张集、安陵一带的“齐滨中学”改名而成的,有学生2个班百余人。是年秋,日军扫荡,行署又将活动在湖西的“边区二中”与之合并,称“二、三联中“。此时学生6个班,约300人。1944年夏,“二中”人马又回湖西,“三中”仍活动在菏、曹边境。1945年春,又将“曹东南中学”合并到“三中”,校名未改。1945年秋,学校从曹、菏边界迁移到菏泽城里原“六中”校址,后又住现附小处。1946年秋,“三中”转移到黄河以北。1948年5月奉命与“一中”合并。
  “边区三中”是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一处抗日中学。该校学生来源有部队中的小战士、干部子弟、游击区和敌占区受压迫的青年,学生实行供给制。学校配有枪支弹药,时常作些部队后勤工作。如搞土改、征收、政治文艺宣传等。毕业后的学生几乎都参了军或被分配到党政部门工作。几年来培训干部千余名,后来多数成了一个系统或一个部门的领导人,田纪云副总理就是其中的一名。
  建国后,菏泽的第一所中学就是现在的菏泽一中(后附),1951年又成立菏泽县中(现在的“二中”,后附),1956年在沙土创办菏泽第三中学。1958年中学发展迅速,农村中学相继创建,计有:四中(辛集)、五中(晁八寨)、六中(立本屯)、七中(王浩屯)、八中(马岭岗)、九中(高庄)、十中(小留)、十一中(都司集)。以上学校均初招学生2班100人。翌年,又创建十二中(安兴)、附中。至此,菏泽有中学13处。在校学生6047人。
  1962年,菏泽县对中学进行了全面调整。首先将四中、九中、十二中改为农中;其次,将班级过多的五中、七中、八中压缩班级;其三,对教师和走读过远的学生进行了调整,从而充实了重点中学,使一般中学得以保存和巩固。至1965年,各中学均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大部分中学三年未正式上课,直至1969年才勉强复课,接着又盲目发展高中,新增了十五中(杜庄)、十六中(李村)、十七中(吕陵)、十八中(黄集)、十九中(赵楼)5处完全中学;农村各大队成立联合初中,各公社完小任意“戴初中帽子”。至此,菏泽共有完全中学17处,公社联办初中20余处,完小戴帽子初中更多。这种盲目的发展,加上“推荐和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制度,使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往往以“苗子”不正为由,不予推荐,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学教学质量下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点。
  1978年后,菏泽市委、市政府对中学教育作了调整,首先将原来的17处市直高中缩减为6处(二中、三中、五中、十中、十三中、十四中),其他农村高中一律改办成初中;将众多的农村联办初中一般压缩为每乡1所,将原来的佃户屯、杜庄中学,改为农技中学,四中改为职业中学,城内增设二十一中、二十二中,五城办事处各设初中1所。调整以后,至1986年,菏泽共有地直完全中学2处,厂办初中1处,市直完全中学6处,初级中学12处,乡镇初级中学34处,民办高中1处,总计高初中44处。其中高中70个班,在校生4227人,初中523班,在校生3.4630万人,有教职工2789人。(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1978年至1985年,菏泽的髙中毕业生有2274人升入高等学校,1628名升入高中中专,有850名初中毕业生升入初中中专,有462名高初中毕业生升入技术学校或当了民办教师。1986年菏泽市中学统计表
  一、地属中学
  二、市属中学三、乡镇初级中学(续表)
  四、民办中学
  附一:菏泽一中
  菏泽一中是1948年10月由冀鲁 豫一中迁至菏泽而成的学校。刚来时 原名未改。1949年9月更名为平原省 立菏泽中学。1952年冬改称山东省立 菏泽中学,1954年改称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文革”至1980年菏泽一中下放菏泽县管理,称山东省菏泽县第一中学。1980年,地区重新收回,复 称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该校初来菏泽,有学生7个班400余名。1950年始有高中班。至1952年,有高中5个班、初中13个班。至“文革”前,规模扩大到初中6个班,高中18个班。到1985年该校 有初中12个班,学生684人,高中20 个班,学生1146人,教职工167人。
  1978年,翻盖学生宿舍楼2座、 教学楼2座、教工宿舍楼1座。学校的管理机构健全,校风较好,升学率 很高。“文革”前的升学率经常在80% 以上。1953年高考在全国名列第二。1962年和1964年两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均居全省第一名。“文革”后的升学率也经常保持在50%以上,历年均 有深造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 生。
  该校目前藏书4・5347万册、期刊 175种。理化仪器、化学药品、生物标 本及电教设备基本满足广大师生的需 要。
  附二:菏泽二中
  菏泽二中建校于1951年3月。原 址在孔楼,翌年迁至赵楼。1953年迁 城内现烟厂南门处。当时命名为菏泽 县立中学。1954年迁现址,改名为菏 泽第二中学。
  学校初建时,招初中学生2班100人。校长由县长朱先舟兼任,教职工10人左右。1953年招收初中6个班300人。直到“文革”期间,学校一般保持18个教学班,教职工70人左右。学校从1959年开始招高中2个班。到1986年,有高中20个班、初中12个班,教职工144名。
  1986年统计,二中有房屋450间(包括教学楼1座)、图书3.56万册、教学仪器1820件、教学挂图98套、生物标本153种、化学药品192种,供电化教学用的录放机1部。二中有农场、工厂各1处,特别是工厂所产的 “灵芝精”,畅销国内外,每年平均利润10几万元。
  二中“文革”前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经常保持在70%以上;“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也逐年上升,1964年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0%。“文革”后的升学率左右不定。
  近年来二中的体育和“共青团”的工作较出色。体育中的举重、射击等项目连年在地区比赛中获冠军,考入体育院校的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区数第一。二中团委从1984—198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地先进团委。1986年在二中团委的主持下开展的“我为做一名菏泽二中的学生而骄傲”和“成才之路”演讲比赛,被省电视台录像播放。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机构

官立曹州中学堂
相关机构
公立南华中学
相关机构
山东省立六中
相关机构
冀鲁豫边区一中
相关机构
冀鲁豫边区三中
相关机构
菏泽一中
相关机构
菏泽二中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