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泰安市” 相关
共 1994 条 32 / 133
466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泰城为府治所,驿道所经,民间朝 山,行旅往来,商业较邻近各县为盛。泰城为 全县商业中心。
467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28年下半年,山东省政府驻泰倡办合 作事业,在岱庙建立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其 后,县建设局继续推广,在泰城机关、学校建 起了一批合作社,供应对象为入社社员,经营 范围小,商品品种少,仅具雏形而已。“七七” 事变后,合作社陆续解体。
468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28年下半年,山东省政府驻泰倡办合 作事业,在岱庙建立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其 后,县建设局继续推广,在泰城机关、学校建 起了一批合作社,供应对象为入社社员,经营 范围小,商品品种少,仅具雏形而已。“七七” 事变后,合作社陆续解体。
469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公司1952年,建立生产 资料经营部。1958年,改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下设批发 部1个,门市部3个,仓库3处。
470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收购的农副产品,以小麦、玉米为主 的粮食作物和小杂粮有223个品种;经济作 物主要有花生、棉花、大麻、红麻、干鲜果品、 各类苗木以及大白菜、大蒜、生姜为主的30 多个蔬菜品种。
471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供销社以支援农业生产的恢复 和发展为重要任务,从1950年春开始供应豆 饼肥料。1952年,生产资料特别是肥料的供 应量逐渐增长。
472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府设立商店,经营 军用物资,兼营少量民用商品,此为境内国营 商业的开端。
473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府设立商店,经营 军用物资,兼营少量民用商品,此为境内国营 商业的开端。
474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百货公司 建于1950年,下设支公司2 个、营业部7个。1954 年并入地区分公司。
475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国直至建国后60年代 初,境内农民以自织土布为主要用布。机织布 建国前销量不大。建国后供应量不断增加。
476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均由商贩分 散经营,通过济南、青岛、天津、徐州等地输入 输岀。
477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泰安的对外贸易,约始自五口通商之后不久。境内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均由商贩分 散经营,通过济南、青岛、天津、徐州等地输入 输岀。
478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境内出口商品主要是农畜产品。《中国实业志》记载,1933年主要商品出口量 为小麦2800吨、花生米625吨、花生油2500 吨、豆油875吨、大麻1512. 5吨、姜440吨、 山楂12600吨、柿饼37. 5吨、鸡蛋13000万 ...
479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生产境内出口商品,根据国际市场需 要,以销定产。重点扶持传统商品、畅销商品 和新商品生产单位,实行奖售兑现,技术指 导。
480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物资管理是建国后的一项新工作。建国 初期,农业生产资料由供销社经营,工业生产 资料由工业主管部门垂直供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