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业务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56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业务机构
分类号: F717.2
页数: 2
页码: 265-266
摘要: 公司1952年,建立生产 资料经营部。1958年,改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下设批发 部1个,门市部3个,仓库3处。
关键词: 供销企业 业务机构

内容

一、公司
  农业生产资料公司1952年,建立生产资料经营部。1954年,在姚庄设肥料供应站。1958年,改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下设批发部1个,门市部3个,仓库3处。1961年,大汶口转运站并入。1962年,所营五金交化业务及人员、机构划交百货公司。1964年建仓库。1966年改为济南生资站泰安分站。1972年,设配件门市部。1977年,在燕家庄设氨水仓库。1978年8月,分别设立生产资料与农机设备公司。1982年改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业务:初期经营小农具、半机械化农具、土农药、肥料等;1954年增营牲畜;1955年增营木材。1957年增营民用器材。1978年后,主营化肥、农药、药械、小农具等。
  土产杂品公司1952年,建立土产经理部。1966年,改为土产分站。1967年,改名土产杂品公司。1978年春,所营蚕丝业务分出,建蚕丝公司。1984年,又分出废旧物资业务,建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干部职工356人。下设网点:1953年,设批发部1个;1962年,设门市部4个、收购站2个;1966年,门市部和收购站移交泰山供销社。1973年,设立废旧钢铁综合利用加工厂。1976?1984年,又增门市部8个和信托贸易栈1处。初期主营土产
  杂品,兼营农副产品收购。1967年后,主营生产资料,兼营土产杂品、日用陶瓷、干鲜果品及干菜调味品等。
  果品公司1966年5月,成立果品经理部,10月扩建蔬菜果品分站。1971年并入地区果品蔬菜盐业批发站。1977年4月,恢复果品公司。1977?1983年,主要推销农民自产的农副产品和经营城区的果品销售。1984年,公司下设批发部、货栈、恒温库、加工厂及门市部3个,干部职工243人。1984年,加工厂投产,恒温库启用,经营范围逐步扩大。
  棉麻公司1968年9月,建棉花加工厂,干部职工11人,经营棉花收购和加工业务。1983年,主营棉花,兼营仓库租赁业务。1984年,增营印刷和汽车修理。同年改建为棉麻公司,干部职工76人。
  综合贸易公司1984年1月成立。下设云峰商场、泰西门市部、岱兴贸易公司,干部职工55人。主营农副产品,兼营烟酒食品及日用百货、针纺织品、建筑五金、办公用品、木材、建材、中小农具等共2500多个品种。
  物资回收利用公司1984年,由原土产杂品公司析岀设立。下属1个加工厂、2个门市部,干部职工85人。主营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调拨,兼营土产杂品、日用工业品。
  二、基层供销合作社
  1949年3月起,兴办基层社,至1951年,共办48处(内有铁业生产社),社员68155人,股金59292元,公积金6518元,干部职工339人。1950年3月起,地区供销社在山口进行“整社并社”试点。至1952年,全县基层社合并为30个,称“联村社”,下设门市部、零售店57处,社员105207人,股金1123609元(平均每股1.18元),公积金175379元。全县集镇全部建立了供销商业网点。1954年,贯彻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密切配合的方针,实现对小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基层供销社按行政区划兼顾经济区划的原则调整布局,30个联村社改组为17个区供销社。至此,基层供销社体制基本确定。
  1956年,原徂阳县的良庄、西住、临汶、西遥4个供销社和大汶口镇供销社划归泰安,全县基层社增至21处。
  1958年8月?1961年9月、1970年11月?1975年10月,两次国营、供销商业合并期间,基层社改为国营商店。
  1984年,全市基层社18个,下辖采购站、门市部等网点408个。
  代购代销店(简称双代店):随着农村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供销社于1954年开始组建农村代购代销店。1955年6月,建成固定代购代销店33处、57人。1965年增至317处、327人。至1970年,双代店发展缓慢,规模较小,一般为一人一店,由供销社给予补底金(不超过500元),并按每月代购代销额支付手续费3?6%。代购商品主要是废旧物资,代销商品主要是生活日用品。1971年起,双代店大发展,贯彻“拿岀一个人,方便一个村”的方针,推动各生产大队自建营业室,发展大型店和多人店,一般商品均能代销,不再限制,并将“双代员”报酬改为固定待遇,由供销社按每人每日1元(称“误工补贴”)拨付生产大队记工分配。是年底,全县双代店达595处、760人。许多村设三人店、四人店、五人店 (如范镇的孟家庄、谷家庄,徂徕的许家庄,山口的西太平,良庄的西庄等)。1975年和1978年,省供销合作总社两次在大汶口召开全省代购代销店管理现场会,并参观了良庄、徂徕、范镇的部分双代店。1978年10月,因县供销社办双代店成绩优异,派员参加了全国供销总社在四川绵竹召开的全国双代店会议。1980年,全县双代店750处、1197人,代购代销总额2747万元以上,支付总费用率为2.31%.1982年,双代店增至775处、1223人,其中五人店5处、四人店19处、三人店53处、二人店254处。至此,村村队队都有供销网点。双代店代销额占供销社零售总额的30%,下港公社达40%左右。1983年初,双代店有的改为村队经营,有的改为个体经营。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