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李侗” 相关
共 436 条 20 / 30
286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故里文化打造的相关机制,其中包括组成“李侗文化专家顾问团”。提质提级加快保护步伐。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政府和民间共襄盛事。
287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侗少年时期,一生不求功名利禄,一心追求儒学真谛,尽得其所传。
288
知识出处: 踏雪履痕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位大儒,“四贤”即四位有德行、有才干、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人。“四贤”这个词的出现,是在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
289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虽以儒家经典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然于佛教、道教,也无不涉猎。这与胡原仲和刘彦冲好佛、老有一定关系。朱熹拜李侗为师以后,学术思想发生了大变,不能不说是朱熹思想的重要转变。
290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侗授学朱熹的角度探讨了朱熹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李侗对朱熹的教导和方法,朱熹在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维能力,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并主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时,也探讨了朱熹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的重要启...
291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李侗授学朱熹的主要经历。朱熹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第一次拜访李侗,之后多次与李侗交流并书信往来。朱熹在与李侗的学术交流中逐渐接受了李侗的教育思想,完成了由禅宗向儒家的学术蜕变。朱熹根据这些交流和讨论编写了《延平答问》。
292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李侗教育思想的主要表现,包括力行开启蒙智的早教意识、言传身教的人格影响、注重“深潜缜密”的读书方法和师生相友的为学理念,以及倡导“主静存养”的修为习惯和“默坐澄心”的治学境界。这些教育思想具有独立鲜明的思想特征,并对地方文化尤其是...
293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李侗教育思想对朱熹的影响和贡献。李侗的教育思想具有独立鲜明的思想特征,强调力行开启蒙智的早教意识、言传身教的人格影响、注重“深潜缜密”的读书方法和师生相友的为学理念,以及倡导“主静存养”的修为习惯和“默坐澄心”的治学境界。
294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朱熹与李侗在“涵养”认识上的异同。两人都强调了涵养的重要性,认为它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认为涵养主要是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清明,从而更好地理解道理和进行实践。而李侗则更强调通过实践和读书来积累涵养,认为只有实践...
295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的饮食哲学和他在饮食中的诗歌创作,以及现代烹调所注重的色、香、味、形、质、养在《论语集注》等文献中寻找朱子饮食思想的内容。
296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李侗与朱熹的师生关系,以及李侗如何教导朱熹注重涵养气象。强调了朱熹在年轻时非常喜爱章句之学,并因此受到李侗的批评和指导。探讨了涵养气象对于道德修养和政治领袖的重要性。
297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李侗与朱熹的师生关系,以及李侗如何教导朱熹注重涵养气象。强调了朱熹在年轻时非常喜爱章句之学,并因此受到李侗的批评和指导。探讨了涵养气象对于道德修养和政治领袖的重要性。
298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朱熹在李侗去世后,走上独立探索学问之路,并通过与张轼的讨论和整理程氏遗书,领悟到了“涵养”与“格物”之间的关系。朱熹总结了二程思想,认为“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其知”是核心。朱熹强调了涵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将“敬”作为圣学的第一要...
299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的生平和在延平地区的重要经历。
300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朱熹与李侗的学术传承和交往经历,以及朱熹在李侗门下的求学过程。李侗是“闽学四贤”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对朱熹有很大的影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