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01条
析出资源
112条
图表
184条
事件
1条
专题
4条

检索条件

与 “敦煌” 相关
共 301 条 6 / 21
76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196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在莫高窟第130窟窟内,第122、123窟窟前以及第125—126窟窟前裂缝中分别发现了丝织物一批,经整理共60多件,其中北魏太和十一年时期的丝质刺绣佛画特别引人关注。
77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1900年,王道士雇人清沙时偶然发现藏经洞,大批珍贵文物重现天日,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藏经洞发现于帝国主义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时代,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大量藏经洞文物被西方各国的所谓『探险队』『考察团』掠去。
78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藏经洞是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俗称,是附属于第16窟的小窟,位于 16窟甬道北侧壁内。该窟因曾发现数以万计的古代文书和美术品等文物而得名。藏经洞出土文物与甲骨文、汉简、明清档案,被誉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这些出土文物已成为敦煌学的主要研究对...
79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一1943年),英国人,原籍匈牙利。 早年在维也纳、莱比锡等大学学习,后游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图2)。 曾任拉合尔东方学院校长、加尔各答大学校长等职。斯坦因出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
80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伯希和(Paul Pelliot , 1878—1945年),法国人,出生于巴黎一个商人家庭,早年在法国政治科学学院、东方语言学院等处学习,精通汉文,专研汉学(图4)。1899年往越南河内,学习并供职于印度支那考古学调查会,即法兰西远东学院...
81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华尔纳(Langdon Warner,1881—1955年),美国人(图6)。190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06 年留学日本,专攻佛教美术。1910年又在朝鲜和日本调查佛教美术。华尔纳曾前往伦敦、巴黎、柏林、圣彼堡等地参观过斯坦因、伯希和、...
82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大谷光瑞是日本西本愿寺法主,也是西本愿寺第二十二代宗主(图8)。大谷探险队,即大谷光瑞派遣的三次中亚探险队。
83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当瑞典人斯文·赫定、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和日本大谷探险队等在中国西北活动时,俄国人也分外眼红,积极筹备,准备前来分食。
84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有这么几个人,不论是在什么地区、什么国度,也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他们的行径都会被人们一致肯定为盗窃性质。他们利欲熏心,不仅是真正的盗窃敦煌藏经洞文物者,还是真正的将敦煌文物贩卖给外国人的卖国贼。他们就是高学历、高文化、高官位并...
85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面对敦煌藏经洞文物的发现,各级地方官员一方面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却行贿受贿,腐败不堪,这也是藏经洞文物遭劫的主要原因。
86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人们到敦煌旅游,几乎都是慕敦煌艺术之名而来,因此首先的参观景点毫无疑问是莫高窟。而当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往往许多人提出疑问:这么辉煌的艺术宝库,古人为什么会在此开窟、造像、绘画,给我们留下如此丰富的宝贵财富?
87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关于敦煌的名胜古迹。
88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据记载,莫高窟的窟前,曾经是“前流长河,波映重阁”。这条长河便是今日的宕泉,亦名大泉。宕泉河现距洞窟约200米,河道宽约 30米,因灌溉园林需要,一般只能见到涓涓细流,夏季洪水,冬季冰河,颇为壮观(图1)。泉水源头距莫高窟南约15公里,流经...
89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位于敦煌市南五公里处,夏季白天烈日流沙烫脚,故晚餐后黄昏去最佳。
90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 类型: 正文
夏秋时节,来到敦煌,当你傍晚乘着习习凉风,过党河大桥西行,漫步在郊外的田间小路上时,一座古老的土墩在清烟淡雾中若隐若现,几段断墙残垣映入眼帘,棉花吐白,玉米飘香,桃李醉人,令人心旷神怡,恍入世外桃源。这就是沙州古城遗址(图5)。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