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伊犁地区” 相关
共 71 条 1 / 5
1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就整体而言,畜牧业生产虽然在准噶尔汗国的经济活动中一直占主要地位,但农业生产作为其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也一直存在,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还不断扩大,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对此,《准噶尔汗国史》一书中说:“依靠本身的...
2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设“总统”天山南北军政事务的将军于伊犁。这时的伊犁地区不仅是新疆的军政中心,而且是重点开发建设地区之一,更是各族军民聚居的一个地区。因此,清朝政府在大力发展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这里畜牧业生产的恢...
3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如前所述,在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治理新疆之后,由于数年战乱和疾病流行,原准噶尔汗国中的卫拉特蒙古人口数量大幅度锐减,所剩不足原来的1/10。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伊犁地区的生产,清朝政府在从内地和天山南部迁移大批各族军民到这...
4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在北疆各地组织内地军民开展大规模的屯田生产,需要各种农具,初期主要从内地置办运送,成本过高,后来便在新疆开展屯田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设立“铁厂”,组织各族军民采矿炼铁。
5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在清朝驻守新疆的军队中,这时已装备火药枪(时称“鸟枪”),需要用铅制作弹丸。同时,在伊犁“宝伊局”铸造制钱,也需要铅作为原料。因此,清朝政府在新疆一些地方设立铅厂,派人开采冶炼。
6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清朝政府治理之初,新疆驻军的兵器皆从内地运送。后来,随着政局的稳定和生产的发展,新疆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兵器制造业,以保证驻军的兵器供应。根据当时新疆驻军的需要,兵器的制造主要有刀剑、弓箭、火药、铅弹和枪炮等。
7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随着整个经济,特别是农牧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民间贸易也逐渐活跃起来。这里重点谈一下这一时期以内地商民为主在新疆的贸易。
8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朝政府设“总统”新疆地区事务的将军于伊犁后,从内地迁移大批各族军民到这里驻守屯田,又从天山南部迁移6000余户维吾尔农民群众到这里种地生产,不仅使伊犁地区成为新疆的军政中心,而且很快也使伊犁地区成为新疆对外贸易和重...
9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根据那彦成的意见,清朝政府这时在驱逐浩罕商人的同时,对浩罕商人在新疆囤积的货物,特别是中国产的茶叶、大黄等进行了没收。
10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时,正处于国力强盛、财政充足的鼎盛时期,对新疆每年200余万两的协饷,都能按时拨解供应。①到嘉庆、道光朝时期,清朝政府财政虽然逐步恶化,但由于新疆的特殊情况,对协饷仍能尽力维持。对此,嘉庆皇帝在一次上谕中说:“从...
11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同治十年(1871),俄国趁新疆政局动乱之际,派兵公然侵占中国新疆的伊犁地区,并在这一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在占领伊犁期间,俄国殖民当局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采取了许多竭泽而渔的掠夺措施,对伊犁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破坏。
12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俄国原来是一个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只是在16世纪中期以后越过乌拉尔山向东向南侵略扩张过程中,才开始与中国发生领土之争。在17世纪初,俄国侵略扩张的步伐开始逼向中国的西北边疆地区,并在随后的一个时期内与这时割据我国西北地区的准噶尔汗国发...
13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俄国对伊犁地区的侵占,不仅使新疆政局更进一步动荡复杂,中国西北地区的危机更进一步加深,而且对伊犁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前后,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不但基本满足了这一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而且还能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剩余。因此在清朝灭亡前的一二十年全国政局动荡不安的大环境下,新疆却能保持了较长一个时期的社会稳定、经...
15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晚清新疆的金融状况,与同期新疆的财政状况乃至整个经济状况一样,从整体上讲,也经历了一个从混乱衰败到稳定统一的发展过程。同时,受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影响,还开始了缓慢地向近代化金融靠拢的新特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