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洮县” 相关
共 3161 条 39 / 211
571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邮电局财务收支分中央国营和农村业务(地方国营)两本帐核算。在收支方面,分收入和支出两条线,以收支差额的形式向省邮电管理局上交盈利,划拨亏损。临洮局历来亏损,1985年,中央和农话共亏损67619元。汇兑资金和报刊发行为专用资金, 分别在...
572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设备管理实行包机、包线、包电路三包制度。主要抓岗位责任制,维修作业计划,定期测试及逐盘预检预修制度。
573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期,临洮农兼商的行商坐贾日渐增多,到民国时,由地主及商业资本家,控制了城乡经济命脉。
574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临洮县城内粮食市街、北大街、灰盐市街、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布匹日杂,粮食油籽,中西医药及其他商品,各街均有,属经常集市。
575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光绪初年,临洮县商业尚不兴隆,城内商户屈指可数,仅有新荣永、庆有张等较大商号,而商品运输全藉人背畜驮,从陕西汉中、四川中坝进货。经数十年的惨淡经营,城内经济渐趋繁荣,商户增加,出现了粮食市、灰盐市、骡马市、线市、柴草市等专业市场。
576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光绪初年,临洮县商业尚不兴隆,城内商户屈指可数,仅有新荣永、庆有张等较大商号,而商品运输全藉人背畜驮,从陕西汉中、四川中坝进货。经数十年的惨淡经营,城内经济渐趋繁荣,商户增加,出现了粮食市、灰盐市、骡马市、线市、柴草市等专业市场。
577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我国对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主耍是将私营商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由初级向高级逐步过渡,而公私合营企业是实现对私商改造的高级形式。
578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集体商业分老集体和新集体两种。1956年,私改过程屮组建起来的集体企业、合作店(组,称老集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合组建的集体商业称新集体。
579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0年(1931年)部分小学教师和小而,自筹股金在城内东大街开办消费合作社 (并代销中华书局出版小学课本),但.因经営不善,三年后退股歇业。
580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0年(1931年)部分小学教师和小而,自筹股金在城内东大街开办消费合作社 (并代销中华书局出版小学课本),但.因经営不善,三年后退股歇业。
581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供销社开始经营收购业务,与湖北畜产品加工厂合作,收购并加工猪鬃、猪毛和猪羊肠衣,发往武汉销售。1951年收购小麦、豆类和油籽。
582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县社和基层社均设有业务股,县社主管全县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计划分配以及农副产品的计划收购和储存调运。批发业务由主管公司经营,零售业务由各基层社负责。县社对其组织货源、增加品种、经营管理以及开拓新的业务方面,除加强辅导外,并经常进行督促检...
583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县设户房,管理市场及商业。民国初期,仍沿清制由户房管理。民国17年(1928年),县设第二科管理商业。民国27年(1938年),中央设经济部、省设建设厅、县设建设科管理商业。
584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县设户房,管理市场及商业。民国初期,仍沿清制由户房管理。民国17年(1928年),县设第二科管理商业。民国27年(1938年),中央设经济部、省设建设厅、县设建设科管理商业。
585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县百货公司1950年元月1日西北贸易公司在临洮设立支公司,有干部7人,门市部一处,批零兼营。1955年设批发部一处,零售门市部4处。同年8月撤销,改设中国百货公司临洮县支公司。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