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75 / 1811
1111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述了宁海地区多份报纸的创刊、发展、停刊及变革历程。其中,《宁海民报》、《宁海周报》、《宁海战讯》等民国时期的报纸,分别由国民党宁海县党部、私人及县政府主办,经历了从创刊到停刊的不同阶段,内容涵盖国民党中央电讯、地方新闻及广告等。《宁海...
1112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地区的社会报纸、社会刊物以及部分学校的文学刊物。社会报纸包括科教文联类如第一医院报、宁海中学报等,以及企业公司类如如意报、宁海电力报等,这些报纸多由相关单位主办,面向特定群体免费赠送。社会刊物方面,介绍了《三门湾月刊》、《青萍...
1113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新潮通讯社宁海分社、亚细亚新闻社、六区青年通讯社和民力通讯社等民国时期的通讯社在宁海地区先后创办,但均存在时间不长。新中国成立后,宁海地区建立了县通讯站,并逐渐发展壮大。县通讯站(后改称通讯报道组)的稿件多次在《浙江日报》等报纸上...
1114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歌舞厅、音像、电子游戏机等娱乐行业在县内陆续兴起。录像放映队、台球、图书、演出等个私文化经营户相继出现,以个私经营为主体的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
1115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于1989年成立县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文市办),负责全县文化市场管理。1994年,县政府对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进行调整,日常工作由文市办负责。1995年,文市办增挂“宁海文化市场稽查队”牌子。此后,县文化市场稽查队多次获得省...
1116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宁海县的音像制品市场在1989年有30家,1995年减少至20家,2000年达到最多的154家,之后连续七年每年约80家,2010年减少至29家。图书市场(含个体书店、摊、亭、画廊及电子出版物)1989年有20家,2000年增至120家,包...
1117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的歌舞厅1989年仅有2家,2000年增至35家,之后7年中数量较少,2010年有16家。卡拉OK厅在新世纪以来数量不多,但2006年增加到29家。网吧于2003年有64家,之后每年稳定在66家。游戏厅1989年有16家,2...
1118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的印刷业、打字复印店数量逐年增长,2007年有各类印刷企业297家,复印、打印单位88家,2008年印刷业发展到400家。广告经营单位有175家,其中多家公司获得浙江省不同级别的广告信用单位称号。宁波春天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和宁...
1119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在新世纪后开始创办社会艺术培训学校,2006年全县共有7所,其中一所于2008年停办。各校均有办学许可证,培训内容多为器乐学习。其中,新瞻天美术培训学校提供书法、美术、手工制作及美术高考指导;声乐艺术培训学校教授西洋乐器、民...
1120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加强了日常管理,制定了相关责任制和工作制度,并采取了“疏管并重”的管理模式。其次,举办了各类培训,提高了经营业主的法制意识。同时,完善了监管体系,促进了行业自律,建立了政府监管、行业自...
1121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文化产业包括文化产品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文化服务业。其中,第二产业占有较大优势,特别是文化用品制造业,宁海县已被命名为“全国文具之乡”。2008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90亿元。为了推动全县文化建设,宁海县采取了多项措施,...
1122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文化大事记、局及下属单位调研文章选辑等情况。
1123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民国十五年以来的文化事件。
1124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局及下属单位调研文章选辑。
1125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历史上在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有较大影响者24人立传略,即:罗适、郑霖、叶梦鼎、舒岳群、胡三省、方孝孺、石简、徐抚九、孔墉、李云波、黄正铭、柔石、潘天寿、黄绳熙、严云、柴扉、黄正铭、胡登仁、干人俊、应野平、柴时道、胡登跳、张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