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与检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82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与检查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5
页码: 297-3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加强了日常管理,制定了相关责任制和工作制度,并采取了“疏管并重”的管理模式。其次,举办了各类培训,提高了经营业主的法制意识。同时,完善了监管体系,促进了行业自律,建立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管理体系。此外,还健全了规章制度,形成了长效机制,对文化市场管理制度进行了整理、完善和新建。在文化市场执法检查方面,宁海县出动了大量人次进行检查,取缔了无证经营户,收缴了非法出版物,有力地整治了全县文化市场的秩序。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并被评为“宁波市文化市场管理优胜单位”。
关键词: 宁海县 文化市场 规范发展

内容

1.加强日常管理,促进规范发展
  依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宁海县狠抓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专门制订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制方案》、《文化市场廉政建设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根据宁海文化市场的特点,采取“疏管并重,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一手抓疏导教育,一手抓执法查处。结合“安全生产年”活动要求,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了《宁海县文广新闻出版局“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与全县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签订了“安全责任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下发安全管理要求公开信。要求中心城区和开发区场所业主安排1至3名专职安全管理员,坚持每天巡查,确保安全。重点做好国庆、春节、寒暑期等重大节假日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新新邮版审批程序和报批资料。加强日常检查和走访,监督指导印刷企业做好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对未达标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同时,制定了《宁海县“十小”行业小音像店(黑网吧)整治与规范工作实施方案》,对小音像店(黑网吧)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与规范工作。
  2.举办各类培训,提高法制意识
  定期召开文化市场经营业主大会和理事会,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布置工作任务,增强业主法制意识,明确权利和义务,并坚持实行经营者先培训后上岗原则。今年共召开业主大会3次,理事会6次。同时还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对重大活动进行及时报道。营造氛围。配合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及时掌握专业技能,杜绝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如2009年6月份组织了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网吧业主的系统性安全生产知识培训,8月份举办了全县歌舞娱场所业主卡拉OK内容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培训班等。
  3.完善监管体系,促进行为自律
  几年来,全县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加强协作配合,已形成部门之间联席会议、信息通报、联合执法、联合培训等管理协作机制,并建立了联合执法、安全管理和未成年人保护等三个工作平台。在文化市场管理和规范中,行业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县网吧协支按照“网吧自律守则”要求,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做好“十小”整规的相关工作,印刷包装协支在“扫黄打非”:工作中有效扼制了非法出版物的出现。另外,文化市场义务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成立了县中心城区文化市场监督大组,并下设四个监督小组。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进行了充实和调整,队伍人数增至66名,每个社区的义务监督员增至3名。
  4.健全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按照《行政许可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宁海实际,对文化市场管理制度进行了整理、完善和新建,汇编了《宁海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行政执法责任制方案》、《宁海县文化市场管理廉政建设工作制度》等制度,并确保落实。在健全工作制度的同时,抓好文化市场队伍建设。专门建立和完善了管理执法人员的定期学习制度、内部考核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等。
  5.抓文化市场执法检查
  1999年,共出动检查2173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680家次,收缴非法VCD故事片4270盒,非法书刊480本,取缔无证经营户15家,有力地整治了全县文化市场的秩序。
  2000年9月16日,全县电子游戏压缩专项治理工作圆满结束,电子游戏从原来的28家压缩到现有的10家。
  7月24日,中国文化报发表《净化“文化夜市”——宁海县突击检查电子游戏和出版物市场》;28日,中国艺术报发表《为了“文化夜市”更健康》。
  从2001年开始,文化部门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每年开展对网吧的专项治理,加大对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网吧和超时经营的查处力度,不间断地开展零点执法检查;同时,加强对音像制品、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检查力度。在“十小行业”整治中,加大对“小音像、黑网吧”的检查力度,采取独立执法和联合执法相结合,突出检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拉网式检查与群众举报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集中整治。在突出稽查重点这一环节上坚守四个底线:一是宁海绝不能成为淫秽表演的根据地;二是宁海绝不能成为政治性出版物、反动淫秽出版物的集散地;三是宁海绝不能有毒害青少年场所存在;四是宁海绝不能有安全隐患的死角存在。
  2002年8月份,由县政府牵头,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对网吧市场进行治理整顿,收缴电脑223台,关闭26家“黑网吧”,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开始实施,为贯彻新条例,实施了“零点行动”,打击违规网吧。进行2次专项整治,取缔10余家无证经营的文化经营单位。
  2003年4月份,在非典防治期间,县文广局作出县城内所有公共娱乐场所、网吧停止营业的决定,这在全大市是第一个暂停娱乐场所、网吧营业的县市,得到宁波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8月,根据群众举报,在上桥村老年协会有人无证经营盗版教辅读物,后县稽查队会同工商局一起行动,消退场查扣非法出版教材36000余册,后交工商局立案处理。
  2004年出动检查1382人次,检查场所3914家,立案36家,取缔无证经营22家,收缴音像制品25507盒,收缴书刊3580本。
  2005年出动检查1282人次,检查场所3913家,立案24家,取缔无证经营37家,收缴音像制品9705盒、书刊2433本、电子了出版物1962盒。
  自2006年至2009年,文化执法大队共出动检查3398人次,累计检查了17168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立案查处58家,取缔无证经营83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13224件,收缴无证游戏机819台。
  在2009年省法制办对宁海行政案件考评中,文化执法大队的行政案件质量名列全县参评单位前列。2007年至2009年,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2010年1月—11月8日,行政执法大队共出动1020人次,检查单位1170家。立案处罚29起,取缔无证113家,收缴非法出版物2570册,收缴非法音像品6420盘,无证游戏机3台,电脑主板20块。
  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积极开展了无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乡镇街道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的卫星电视接收秩序。7月份至11月份,共组织联合执法人员72人次,收缴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小耳朵”)4只。执法大队共出动40余人次,对46家用户下达了限期拆除通知书,并对限期拆除的用户进行了“回头看”,落实情况良好。
  2010年2月,县文化执法大队被评为“宁波市文化市场管理优胜单位”。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文化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客观记述了浙江省宁海县文化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界人士了解宁海县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