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0893条
基础文献
29条
析出资源
3202条
图表
1722条
人物
1075条
机构
66条
事件
1714条
地名
83条
专题
1219条
作品
1683条
实物
10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永昌民俗祝祷奠祭文辞
永昌年鉴 2006-...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
永昌史话
骊靬探丛
永昌民俗(卷一)
永昌圣容寺
金昌文明的脊梁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
金昌史话
永昌县农村小康工程建...
永昌县志(1991~...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永昌县城关镇志(19...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
祝巍山文史论稿
诗花歌絮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补编
永昌民间故事
西路军鏖战永昌
永昌故事
美丽的北海子
永昌县农牧文史
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533
/
727
7981
永昌县城关镇婚姻习俗试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也叫做试刀面。古诗云:“三日下厨房,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新娘在结婚三日回门回来要下厨房做饭。永昌习俗都是要做长面伺候公、婆及家人,目的是测试新娘茶饭手艺和聪明才智,新媳妇也主动擀面、做饭。婆家亲邻品尝新媳妇做的试刀面做得好...
7982
永昌县城关镇生育礼俗怀孕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婚后怀孕,称“有喜”或“有身子”了、“身子不空”,是家庭的一大喜事,举家格外关照孕妇,使其饮食注意营养,并尽量满足其饮食嗜好,出入劳动适量,同时也就派生出许多禁忌来。如孕妇忌参加婚礼、丧礼,忌搬举重物,忌思虑忧伤,以利于胎儿正常发育。怀孕期...
7983
永昌县城关镇生育礼俗降生礼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婴儿呱呱坠地,对家庭来说是一桩大喜事。因此,当婴儿一降生,主人就要到亲戚、朋友、邻家去报喜。一般来说,生男生女对家庭都是喜事,一个家庭添丁加口,表明人丁兴旺,所以报喜的礼俗不分性别。生孩子除报喜外,另一项习俗是在自家门口挂出诞生的标志,农村...
7984
永昌县城关镇生育礼俗满月礼俗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儿出生满一个月,要为婴儿举行满月礼。满月礼对婴儿和产妇来说都有意义,生子满月,值得庆贺,产妇出月,也该纪念。过满月时,亲友也要来祝贺,外婆和舅舅送的礼物颇有讲究,要有圆镜、长命锁等。来贺亲友多有馈赠,一般都是婴儿的女性长辈送礼,礼品多是小儿...
7985
永昌县城关镇生育礼俗百日俗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婴儿出生一百天,要举行百日礼,俗称过“百禄子”,含有福寿双全,长命百岁之意。过百禄与满月大同小异,主人家要宴请宾客,亲朋邻里携礼来贺,外公、舅舅在百禄这天有送金、银锁的,锁上铸有“长命百岁”等字。也有送“百家衣”和“百家索”的,是用各种颜色...
7986
永昌县城关镇生育礼俗周岁礼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周岁礼是生诞礼仪的总结,是比较隆重的。这一天,亲戚朋友照样前来祝贺送礼。周岁上过去最普遍的礼俗是“抓周”,也叫“拈周”或“试儿”。方法是摆设各种象征物品如文房四宝、书籍、算盘、针线、尺子、胭脂口红等,随其抓取,以此来试验小儿将来的志趣、喜好...
7987
永昌县城关镇寿诞礼俗留须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男子留须是一种旧俗,标志着男人步入老年期,为人处事老道可靠。过去一般在45岁后方可留须,先留盖须即八字胡,60岁以上始留全须。有不到45岁留须者,人们便讥讽之谓“野胡子”。留须时,根据年龄和属相选择相宜的年份,择吉日良辰,焚香敬祖后,方可请...
7988
永昌县城关镇寿诞礼俗祝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祝寿是传统的敬老礼俗,寿礼是老年人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小孩子、年轻人只能说“过生日”,不能叫寿礼。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做寿”的,因为“尊亲在不敢言老”。 传统的寿礼有一套仪规。先要设寿堂,摆寿烛,挂寿幛、寿联,铺排陈设,布置...
7989
永昌县城关镇丧葬礼俗临终礼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临终礼俗男、女成人,中年以上有配偶子嗣而死,谓之“寿终”。由于是正常死亡,家人都按礼俗早有准备。寿衣(俗称老衣)要做好,寿材要备就(城关镇习俗,不在人死之前做好棺材)。家人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不敢懈怠,谓之送终。当死者弥留之际,要为其整容...
7990
永昌县城关镇丧葬礼俗祭奠礼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祭奠礼俗装殓寿终后,先要停屍,亦称小殓。子女请宗门长者及乡党邻里来将屍体抬放在灵床上,身上盖好被布,衣袖内装上7枚小饼和一些纸钱,称“打狗饼”和“买路钱”。俗信死者灵魂在去阴间的路上,会遇到饿狗阻路,会遇到野鬼挡路,好用来打狗、买路。口内纳...
7991
永昌县城关镇丧葬礼俗报丧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小殓后,孝子请当地德高望重,办丧事有经验的人作执事,请帮忙的东家张罗奔走,与宗亲长者商议报丧等事宜。报丧是丧家将死讯等报告亲友,以便他们及时赶到大殓前来。报丧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讣告的。民间一般以口报为主,即孝子亲自前往,对至亲以及关系特殊...
7992
永昌县城关镇丧葬礼俗成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成服即戴孝。戴孝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礼制,不许有任何差错,所以叫“遵礼成服”。成服之“礼”,即传统的五服制度,是我国周秦时代就基本定型的丧服制度。这种制度就丧葬而言,它规定了何种关系应属哪一服,这一服应该戴什么样的孝,服孝多长时间。所以孝服也就...
7993
永昌县城关镇丧葬礼俗吊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吊唁亲友接到讣闻后,要及时吊丧。因为与死者关系远近亲疏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有区别。 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其他至亲接到讣告后,要及时奔丧、吊丧。尤其是子女接到讯息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后,不顾一切地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
7994
永昌县城关镇出殡礼俗辞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出殡之前,先要辞灵。就是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及亲友们上供的糕点、糖果、茶、酒、饮料等由孝子带头和众亲友依次徐徐装入备好的食瓶(小口大腹陶瓷瓶、罐)中,装满后用红枣一枚塞口,出殡时由孝子抱着,最后埋在棺材的前头。 出殡之前,在一些礼俗程式进行...
7995
永昌县城关镇出殡礼俗发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丧礼的尾声即发引、下葬。古礼有“渴葬”、“血葬”之说,即七日之内不卜而葬,如今都遵循这一古制,一般都在七日之内。因时间太长,屍体不易保存,生者也不胜其劳。发引起杠之前,孝子将长孝收起缝成孝帽,麻辫收起系在腰间,也叫“成服”。之后全体服孝者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