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城关镇生育礼俗怀孕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091
专题名称: 永昌县城关镇生育礼俗怀孕习俗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243.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婚后怀孕,称“有喜”或“有身子”了、“身子不空”,是家庭的一大喜事,举家格外关照孕妇,使其饮食注意营养,并尽量满足其饮食嗜好,出入劳动适量,同时也就派生出许多禁忌来。如孕妇忌参加婚礼、丧礼,忌搬举重物,忌思虑忧伤,以利于胎儿正常发育。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是裂唇。孕妇不能到刚生下孩子的产妇家中去串门,认为会抢奶(产妇会失去奶水)。有关预示婴儿性别的俗信更多,孕妇喜食酸、辣食物,就有“酸儿辣女”之说;孕妇面容鲜艳说“女儿打扮娘”,面容憔悴多妊娠斑则认为怀男胎;孕妇腹大偏左或偏右,认为“男左女右”;孕妇进出门,先迈左脚还是右脚,也可判为左男右女。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聪慧的孩子,因此在胎儿出生前就有了胎教之举。胎教古已有之,古人认为:“怀子之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胎教之法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如今孕妇都喜欢用优美轻松的音乐和诗歌朗诵等进行胎教。同时杜绝淫邪,端正言行,调和性情,节制嗜欲,希望胎儿生后品行端正,聪明无邪。城关镇人比农村更重视胎教,方式方法也丰富多彩。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