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城关镇寿诞礼俗留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096
专题名称: 永昌县城关镇寿诞礼俗留须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245.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男子留须是一种旧俗,标志着男人步入老年期,为人处事老道可靠。过去一般在45岁后方可留须,先留盖须即八字胡,60岁以上始留全须。有不到45岁留须者,人们便讥讽之谓“野胡子”。留须时,根据年龄和属相选择相宜的年份,择吉日良辰,焚香敬祖后,方可请待招(理发师)剃头修面留须。留须时,主人备酒宴邀请亲友同贺。解放以后,由于提倡新的生活习俗,讲究卫生,老人一般都不愿留须,即使有留须者也多不举行仪式宴请亲友。改革开放以后,留须者又多起来,但青年人留须者却多于老年人。青年人留须都是追求时尚,标新立异,并无什么讲究,兴致所至,什么八字胡、山羊胡、圈脸胡,想留则留,想剃则剃。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