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75664 条
2021年
75664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75664 条
A 马列主义、毛邓思想理论
98条
B 哲学、宗教
125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999条
D 政治、法律
5753条
E 军事
100条
F 经济
24061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3133条
H 语言、文字
64条
I 文学
2331条
J 艺术
95条
K 历史、地理
798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3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382条
Q 生物科学
54条
R 医药、卫生
580条
S 农业科学
1101条
T 工业技术
1082条
U 交通运输
258条
V 航空、航天
2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74条
颗粒列表
共 75664 条
3
/
504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31
二、伊犁将军等官员的设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刚结束,清朝政府在上谕中说:“伊犁向为准夷腹地,加意经画,故穑事颇修。今归我版图,若不驻兵屯田,则相近之哈萨克、布鲁特等乘机游牧,又烦驱逐。”②为了保卫中国西北边疆安全和巩固在天山南北地区的主政...
32
三、“因俗而治”的治新政策措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根据新疆地域辽阔和民族众多的状况,在以伊犁将军为首的各级驻扎大臣的节制下,“因俗而治”,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行不同的治理政策措施。从政治制度来说,主要有四种:即八旗制、郡县制、伯克制和札萨克制。
33
第二节 农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政府统一天山南北后,在新疆各地设官驻军,进行有效治理,虽然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所面对的经济形势却极其严峻。长期的战乱破坏,使各地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不但官吏无多少可治之民,连各地驻军的粮食供应都十分困...
34
一、驻军官兵的屯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利用军队进行农业生产,垦荒种地,史称“兵屯”或“军屯”,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已有之。汉、唐时期中央政府在新疆进行的兵屯成绩尤为显著,在当时西域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
35
(一)绿营官兵的屯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清代利用绿营官兵进行屯田,并非新疆一地,但就屯田的规模和时间来说,新疆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
36
(二)遣犯的种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利用遣犯种地,在清代的其他边疆地区也有,但新疆不但人数最多,规模也最大。
37
(三)八旗屯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清朝政府治理后在新疆举办的八旗官兵屯田(史称“旗屯”),都集中在伊犁地区,主要是指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四营官兵的屯田和满营利用“闲散余丁”进行的屯田。
38
二、各族农民群众的生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与以上所述绿营、八旗军队及附属于绿营军队的遣犯所进行的“屯田”、即农业生产活动不同,这一时期新疆各族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活动基本特征是:土地归农民私有,耕作所需农具、耕畜等由农民自行筹办,所生产的粮食除以赋税形式向国家缴纳部分外,主要归农民自...
39
(一)汉、回等族农民群众的生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乾隆二十五年(1760),新疆兵屯正在各地举办,乾隆皇帝谈到即将举办的组织内地农民群众到新疆垦荒生产(史称“民屯”)时说:新疆举办屯田“更有深意,国家生齿繁庶,……(新疆)将来阡陌日增,树艺日广,则甘肃等处无业贫民,前赴营生耕作,污莱辟而就...
40
(二)维吾尔农民群众的生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有清一代,维吾尔族不但在新疆各民族中人数最多,而且地域分布也最广。清代维吾尔族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在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前,已经在新疆各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数百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在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
41
第三节 畜牧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在新疆,尤其是在天山北部的广大地区,有很多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地。东部的巴里坤草原,中部的乌鲁木齐地区,西部的伊犁河流域,以及北部的塔尔巴哈台地区和阿勒泰地区,自古都是我国北方各个游牧民族活动的主要场所。大量考古资料证明,大约在距今3000年左...
42
一、新设各类牧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各地新设各类牧场,尽快恢复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的畜牧业生产。
43
(一)伊犁地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设“总统”天山南北军政事务的将军于伊犁。这时的伊犁地区不仅是新疆的军政中心,而且是重点开发建设地区之一,更是各族军民聚居的一个地区。因此,清朝政府在大力发展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这里畜牧业生产的恢...
44
(二)巴里坤地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巴里坤位于天山东段的北部,海拔较高,地势平坦,水草丰美,自古就是游牧民族活动的重要地方。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便在这里设立牧场,恢复当地的牧业生产。这一时期巴里坤地区设立的牧场,按牲畜种类分,有“马厂”、“羊厂”和“驼厂”。
45
(三)塔尔巴哈台地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
类型:
正文
塔尔巴哈台“牧厂”牧养的牲畜有马、驼、牛、羊等,按用途大致又可以分为“孳生厂”和“备用厂”两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