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2603 条
2022年
12603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12603 条
A 马列主义、毛邓思想理论
7条
B 哲学、宗教
189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152条
D 政治、法律
566条
E 军事
452条
F 经济
1267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714条
H 语言、文字
9条
I 文学
297条
J 艺术
149条
K 历史、地理
6729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3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07条
Q 生物科学
18条
R 医药、卫生
107条
S 农业科学
92条
T 工业技术
391条
U 交通运输
38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8条
Z 综合性图书
14条
[
1条
k
4条
供
1条
颗粒列表
共 12603 条
820
/
84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12286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封面
12287
书名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书名页
12288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目次
12289
郯城县文化机构设置与沿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1942年4月,马陵办事处成立,设有文教科。1943年1月,马陵办事处改称县政府,保留文教科,管理全县文化、教育、体育工作。1963年,文化、教育合并为文教局。1966年下半年至1970年,文化行政机构被群众组织代替,其它文化机构基本和以上...
12290
郯城文艺界基本情况概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县文联于1990年7月设立,属正科级单位,归口县委宣传部领导,主席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德胜兼任,设专职副主席一名,先后由马杰、宋保武、刘琪瑞担任。郯城县文联虽成立较早,领导成员几经调整,但机构编制一直未予确定,也没有召开全县文代会,明确...
12291
郯城风景名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郭,总面积1312平方公里,是著名的“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郯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阜民丰,山川毓秀,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境内地貌独特,风景名胜众多,主要有马陵山、于公墓、孝妇冢和孝妇祠、郯子庙、银杏古梅园等...
12292
郯城地名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古郯之地历史悠久,郯城地名内涵丰富,地理位置乃鲁南咽喉,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乾隆二十八年重修《郯城县志》载:"南控淮津,北接琅琊为南来之要冲,实东州之岩邑”。现称山东的南大门。以此可知,在传说的“三皇五帝”划分天下为九州时,郯城地属古徐州之...
12293
郯城姓氏浅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县古时候属东夷之地。历史上徐国、郯国、=国曾分别在这里建立。春秋战国时期,这里轮番遭受鲁国、齐国、吴国、越国、楚国等诸候国的征讨统治。秦汉时期,郯城是郯郡、东海郡及徐州刺史部驻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为鲁南苏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战...
12294
郯城古代文化遗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自然景观和风物胜迹星罗棋布、丰富多彩,在各自的位置以各自不同的魅力美化着郯城,丰富着郯城,使郯城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县境内古遗址近百处,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的山岭、河滨或平原上。近年来随着对马陵山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郯...
12295
郯城石刻述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石刻,目前所能见到的实物最早为汉代的画像石,其他诸如碑碣、雕像、柱础等种类很多。本文仅就所见述其大概,力求面面俱到而又有所侧重。能使读者对我县的石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墓为双石椁呈南北向并列,出土汉画像石8石。画面中央为一猎虎图。虎首前为...
12296
郯城民间工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老的东夷文化源远流长。关于民间工艺制作出现的最早史料记载,是在明朝成化年间,随着时代变迁和历史发展至今仍保存制作工艺较为完整的有港上樊埝的木旋玩具,胜利乡沙窝村的木版年画,马头、李庄等地的挂门笺等“老三绝”。近年...
12297
郯城节日习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县历史悠,民间节日习俗繁多,在这里仅就郯城人民的传统节日习俗作一浅谈。过年是什么意思呢?第二天一早,大家安然无恙,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后来,人们为了安排农时,开始研究历法,于是对年也就有了具体规定。此后,晚辈向长辈磕头拜...
12298
郯城民间生产生活交际称谓习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人民长期以农为本。俗谚云“玩龙玩虎不如玩二亩土","七十二行,农为上行”。一般男耕作、女理家,尚勤俭、恶懒逸。解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农村妇女从繁琐的家务中解放出来,成了“半边天”。特别...
12299
郯城剧团的发展历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剧团经历了旧式京剧班、京剧团和柳琴剧团演变过程。京剧于清末民初传入郯城。学员70多人,大多为十三、四岁的儿童。在办“兴”字科班的后期,家道衰落,到举办第二期“贵”字科班时,已是资力殆尽,是由全村集资支持的。1954年底,全国进行职业剧团...
12300
郯城柳琴戏的渊源及发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柳琴戏,也叫“肘鼓子”、“拉魂腔”、“小戏”。1954年华东地方戏汇演时,经专家磋商,根据其伴奏的乐器一一柳叶琴,命名“柳琴戏”。它是鲁南、苏北、皖北、豫东一带流行的主要地方戏剧种。特别在郯城,几乎村村能演,人人会唱。相传,它是由泉源头一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